作者:唐一(富書主創(chuàng)團),來源:富書(ID:kolfrc),轉載請加微信fushulf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富書主播依文朗讀音頻 我有個朋友最近升職了,從每天碼字的小編輯晉升為公眾號主編,我們都很替他高興,想著什么時候讓他請吃飯,誰知道他卻在群里吐槽: 我現(xiàn)在每天破事一籮筐,還不如當初安心當個小編! 一問才知道,原本他還能按時下班,現(xiàn)在每晚都要加班到9點10點,不是某篇文章需要修改,就是廣告需要他跟進,甚至有時候一些活動也要他策劃。 我們幾個朋友一看就明白了,這家伙實在太勤奮太有責任心了,什么事情都攬上身,一個人就想做完所有事! 喬布斯曾說過一句話:
真正的聰明人,都以“偷懶”為榮,這并不是讓你推卸責任,而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去獲得最大的工作產(chǎn)出。 很多職場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煩惱,好不容易等來升職的機會,面對的卻是工作量激增,每天加班到崩潰; 有些職場人更慘,在公司辛辛苦苦打拼多年,還在原地踏步;別的同事準時下班,工作悠哉游哉,居然就升職了? 是時候說出真相:會偷懶,才是一個職場人的頂配能力。 “懶人”正在統(tǒng)治世界 請注意,我所說的“偷懶”,并不是讓你當職場老油條,每天想辦法混日子,而是身體懶惰、頭腦勤快。 正如美國一本暢銷書《“懶人”統(tǒng)治世界》所說的:
在這里,就不得不說說前中國首富陳大年的故事。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陳大年是誰,但他有一個外號:中國最懶老板。 他懶到什么程度?每天只工作6小時,早上10點半到公司,中午花2小時健身,晚上6點雷打不動回家,周末絕不干活。 連投資人都忍不住吐槽他:
他不僅自己懶,還帶著員工一起懶,員工上班朝九晚六,中午打一個小時太極拳,周末雙休,絕不加班。 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樣一家公司,不倒閉就偷笑了吧?但他們的成績是:只靠一款app,5年獲得全球9億用戶! 這款app就是WiFi萬能鑰匙,2011年研發(fā),2016年8月已經(jīng)有了9億用戶,月活躍度超過5.2億,日下載量甚至超過微信和QQ。 其實,陳大年一開始并沒有那么懶,曾經(jīng)他也是個勤奮的人。 陳大年21歲時跟隨哥哥陳天橋一起創(chuàng)辦盛大網(wǎng)絡,5年后成為中國首富,資產(chǎn)90億元人民幣。 在這5年里,陳大年沒日沒夜地干活,每天工作15個小時,一年只休息30來天,口頭禪是“晚上12點開始開會”。 但有一次,他在去公司加班的路上突然病倒,被送進醫(yī)院,在醫(yī)院里,父親問了他幾個問題:
陳大年一下子驚呆了,他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他一直以為,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靠自己的勤奮贏回來的。 在病床上,他細細回顧了自己的發(fā)家史,發(fā)現(xiàn)自己一手創(chuàng)辦的盛大之所以能如此輝煌,關鍵有三點:代理《熱血傳奇》、自主研發(fā)《傳奇世界》、做成了起點中文網(wǎng)。 這一切,和勤奮根本沒多大關系,真正起作用的是機遇、是選擇、是方向。 他還算了一筆賬:
于是,陳大年總結:
自此之后,他就改變了以前的工作習慣,以前10件事情,他可能會每人分2樣,讓大家全部完成,現(xiàn)在他會把大家聚在一起討論,挑選最重要的2件來完成。 正因為如此,他看到了WiFi萬能鑰匙這個項目的潛力,全身心地投入。 找準了方向,后面的路自然走起來毫不費力。 會偷懶的人,為啥能過得更好? 很多職場人都有這樣觀念:以勤奮為榮,以偷懶為恥。 他們經(jīng)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 事實上,沒有功勞,你的苦勞一文不值,職場中最值錢的不是你的努力,而是你為公司創(chuàng)造的價值和收益。 有職場專家曾總結了職場的三大特征: 結果比勤奮更重要;方向比瞎干更重要;效率比苦干更重要。 會偷懶的人,其實就是看懂了職場的本質(zhì),知道在戰(zhàn)略上多花功夫,往往能比戰(zhàn)術上埋頭苦干管用一百倍。 有這么一個例子: 公司交給小A一份工作,讓他做一份PPT,領導過幾天要在客戶面前展示。 小A接到任務,并沒有盲目立刻動手,而是根據(jù)給到的資料,細細分析需要展示的重點、客戶的喜好。 重點的數(shù)據(jù)、案例,他就多花時間收集整理,并在PPT中著重展示;不那么重要的內(nèi)容,他就一筆帶過;PPT的風格,也是按照客戶的喜好精心設計。 僅僅2天時間,他就做出了這個PPT,而且還得到了領導和客戶的一致認可。 同樣的工作,交到小B手里,小B連工作要求也沒怎么看完整,就急急忙忙開始干活。 所有數(shù)據(jù),他都要整理一遍,忙活了一個星期,還天天加班,結果做了不少無用功,效果還不盡如人意。 磨刀不誤砍柴工,工作中最怕的就是盲干,沒有方向的努力,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不僅如此,很多人所謂的勤奮,其實只是沒有效率的浪費時間,只能感動自己,卻沒法創(chuàng)造更多的收益。 我以前所在的公眾號,曾招了一個運營,別人按時下班,她卻總是加班到8、9點。 這樣的人夠“勤奮”了吧?但和她合作的同事并不喜歡她,因為她所謂的“勤奮”,只是效率低下,只能通過加班彌補。 比如公眾號的文章需要排版,其他人都會用排版工具,排得又快又美觀,她不會也不學,每天對著文章逐字逐句來排版。 別人半小時就能完成的事情,她要花兩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還影響了文章推送的時間,弄得同事也要陪她加班。 這樣的人看似勤奮,實際上是工作效率低下導致的,別人下班,她只能加班來彌補。這樣的“勤奮”,真的不要也罷。 一切為促成結果的努力都不能吝嗇 一切提升效率的方法都值得去嘗試 可以說,勤奮和懶惰,并不是兩種對立的狀態(tài),在工作中常常會交替出現(xiàn)在同一個人身上。懂得如何調(diào)節(jié)好自己勤奮和懶惰的狀態(tài),才是一個職場老手的成功之道。 我覺得領英專欄作者克里斯總結得很好: 一切為促成結果的努力都不能吝嗇;一切提升效率的方法都值得去嘗試。 沒有人可以一周7天24小時都保持全盛狀態(tài),如果不停燃燒自己,難免油盡燈枯。 真正的聰明人,往往會在事關重大的時刻全力以赴,比如項目開始和沖刺階段,這兩個階段是整個項目的關鍵階段。 項目開始時,你必須多花時間提前熟悉背景資料,了解各方的工作習慣,盡快進入工作狀態(tài);項目臨近結束時,還要反復測試各種重難點,確保項目萬無一失。 等到一切圓滿結束后,你就可以稍微放松下來,安心休息,靜待時機,以圖下次再戰(zhàn)。 如果在過程中,你看到任何工作流程的漏洞,那就要想辦法堵住漏洞,提出更方便快捷的工作流程去取代,這對公司而言減少了投入,對自己來說也是省時省力。 克里斯曾講過一個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故事:
做個會偷懶的職場人 說到這里,或許你也明白了,被很多人誤解的 “會偷懶”,其實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思維模式: 如何用最小的資源,去獲得最大的收益? 要知道,人的資源有限,欲望是無限的,想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必須開動腦筋,用靈活的辦法去達到目的。 千百年來,人類就是靠著這種思維模式,一步一步到達今天的高度:
身體上的懶惰,伴隨而來的是思維的勤奮,因為我們必須不斷問自己:
所以,與其在埋頭苦干的道路上迷失自己,不如靜下心來想一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把事情做好。 如果不想被自我感動式的努力毀了自己,那就請學會如何成為一個會偷懶的人。 就像馬云說的: 不要死工作,而要帶著腦袋工作。 富書君出新書啦 《好好生活》豆瓣8.8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