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止山脈,印度德干高原的西緣山脈,大體與阿拉伯海岸平行。北起塔普蒂河,南至尼爾吉里丘陵與東高止山相會合,繼續(xù)南行,止于科摩林丘陵;西高止山全長1600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地勢東坡平緩,西坡陡峭,位于南部的阿奈穆迪峰海拔2695米,為西高止山最高點。 X (印度半島地形圖和西高止山的位置) 西高止山脈是1億五千萬年前岡瓦納超大陸解體時形成的大斷裂,大斷裂造就了印度西海岸陡峭的斜坡;在強烈的印度洋季風的吹拂下,西高止山脈的西坡形成一條強雨帶,平均雨量每年3000-4000毫米,局部地區(qū)甚至高達9000毫米;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使得該地區(qū)植被茂密,覆蓋著濃密的季風雨林,西高止山西坡是世界上非赤道地區(qū)的熱帶常綠林的最佳代表。 (西高止山地區(qū)雨量圖表) 西高止山在印度被稱為“大懸崖”,陡峭的山峰和高強度的季風雨,在西高止山形成眾多的瀑布,其中位于卡納塔克邦的gerosoppa瀑布落差253米,是印度最著名的一個自然景觀。 (印度西南部的慢跑瀑布,雨季洪峰期巨大水流) 西高止山脈是世界上公認的34個生物熱點地區(qū)(印度有4個,其他3個分別是東喜馬拉雅山地、克什米爾和北方邦以及安達曼群島),這里被記錄的高等植物超過4000種,占印度高等植物的27%,至少有6400種顯花植物,動物物種包括139種哺乳類動物、508種鳥類、179種兩棲類以及288種淡水魚類,特有物種超過1800種。 (阿奈穆迪峰,西高止山最高山峰,位于南部) 西高止山的森林類型大致分為兩種,西高止山濕潤落葉闊葉林,分布在西高止山脈海拔250-1000米之間,環(huán)繞著山地雨林,由柚木為主體的落葉林為代表;西高止山山地雨林,分布在西高止山脈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qū),北部的山地雨林由常綠樹種月桂、樟科為主體的森林,南部的西高止山由于受到東北季風(10-11月)的影響,雨量全年分布更加平均,雨林植被物種更加豐富,鐵力木、紅豆杉、羅漢松組成的森林以及大量的附屬植物和蘭花種類;由于南部西高止山地勢更為高聳,海拔超過1900米的地區(qū)還分布著灌木林(鵝掌柴、杜鵑花科、冬青科等)和高山草地混合植被區(qū),南部西高止山支持更多的物種分布。 (南部喀拉拉邦ponmudi山山地雨林) (Kudremukh國家公園,海拔1900米以上的高山草地與山地森林景觀) (西高止山的真菌類竹蓀花) 西高止山是南亞次大陸重要的生物走廊,對于一些季節(jié)性遷徙的陸生動物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如瀕危物種亞洲象;西高止山地區(qū)擁有139種哺乳動物,包括瀕危的特有物種馬拉巴爾靈貓、尼爾吉里葉猴和獅尾獼猴,同時也是亞洲野牛、孟加拉虎、懶熊和亞洲象等珍惜動物的棲息地;爬行類中盾尾蛇科所有家族只分布在該地區(qū);179種兩棲類,80%為西高止山地區(qū)所特有的,包括紫蛙、一些蟾蜍和蠑螈;西高止山地區(qū)所發(fā)現的淡水魚類有288種,其中12種為特有物種,鯉魚科、泥鰍的種類最為豐富;昆蟲類在西高止山已發(fā)現6000種,包括334種蝴蝶和172種蜻蜓;西高止山地區(qū)記錄的鳥類有508種,其中有16種是瀕危物種,包括棕胸噪鹛、白腹短翅鶇和寬尾grassbird等,其他鳥類如紅褐色鹟、馬拉巴爾(藍翅鸚鵡)、馬拉巴爾灰犀鳥、白腹樹鵲、白頭鵯、刺鶇鹛和白腹藍霸鹟等。 (獅尾獼猴,只分布在西高止山南部山地的兩個國家公園內,約有2500個體) (灰犀鳥) (大量的熱帶淡水魚在西高止山河流中) 2006年,西高止山地區(qū)39個自然保護區(qū)和國家公園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西高止山山脈形成的巨大陡崖和珍貴的熱帶季風雨林,為上萬個物種提供棲息地,是世界上最熱的8個生物熱點地區(qū)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