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雍正不是“篡位者”

 廣陵子圖書館藏 2019-03-17

    雍正不是“篡位者”。雖然現(xiàn)在公布出來的康熙遺詔,并非康熙手書,甚至滿文部分關(guān)于繼承人部分缺失。
    因為康熙臨終之前,當(dāng)時胤禛已經(jīng)貴為親王,而且代替康熙正在京郊祭祀。而無論是胤禩、胤禟、胤祥、胤禵都不是親王,而且胤禵在西北,雖為撫遠(yuǎn)大將軍王,但 是爵位只是一個貝子,雖然待遇上拔高了,比如康熙也把胤禵的孩子帶在身邊,但康熙晚年很多孫輩都有此等待遇,弘歷還在宮里住過半年。另外年羹堯的妹妹年氏,不是電視劇《雍正王朝》里鄔思道策劃嫁給胤禛的,而是康熙親自賜婚給胤禛的。年羹堯才不是電視劇里的包衣奴才,他是文人掌兵,屢建 奇功,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故意將胤禛與年羹堯綁到一起,這也就側(cè)面說明了康熙實際上生前是曾經(jīng)有意干預(yù)過局面向胤禛有利的方向發(fā)展的。


    反而是”因為看中弘歷再選擇胤禛”的說法,不是很靠譜。當(dāng)然弘歷上位后,必然對這方面大肆宣揚,以展示自己的“根紅苗正”。但“好圣孫”的橋段,在明朝造成過多大的混亂,這一點康熙不可能不查。

    而雍正即位后很快封了胤禩和胤祥為親王后,便很快穩(wěn)定了政局。這些都說明了雍正至少不是篡位的。

造成給人“雍正得位不正”的錯覺,主要原因有二。

    其 一,責(zé)任在于康熙本人??滴?1年(1722年),69歲的康熙皇帝在暢春園的寢宮中暴卒。死得非常突然,主要是因為痛風(fēng)不能行走,讓人用滑竿抬著他攆兔 子,著了風(fēng)寒,最終病倒。性子急,還要喝鹿血。也就是說康熙自己也沒料到自己會扛不過來。對自己的死康熙沒有太多預(yù)見。

    因為康熙生前兩廢儲位之后,未明確確定繼承人,所以導(dǎo)致了康熙極有可能根本就沒有寫傳位遺詔。當(dāng)康熙臨終前,身邊除了太監(jiān),就只有步軍統(tǒng)領(lǐng)隆科多在 場,所以隆科多的口宣遺詔得不到眾皇子的認(rèn)同。在《大義覺迷錄》里,胤禟甚至聽完隆科多傳的口頭遺詔之后,直接叉著腿狠狠地瞪著胤禛。

    其二,責(zé)任在于雍正本人?!肮咸锢钕隆庇行┦虑槭遣荒芑貞?yīng)和重復(fù)解釋的。越解釋越被人認(rèn)為欲蓋彌彰。

    因為隆科多是胤禛的“舅舅”,這層關(guān)系導(dǎo)致了不管隆科多是否真的秉承康熙旨意,都會被解讀出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出發(fā),選了跟自己關(guān)系較近的胤禛。

    而且雍正自己在《大義覺迷錄》里,自作聰明,重復(fù)了一次隆科多傳的口頭遺詔,故意加了一個在他未到暢春園之前,隆科多就傳了康熙遺詔的事情。這樣口頭遺詔就 宣布了兩次,就不符合邏輯了。更關(guān)鍵的還不在這,而在于隔了幾天之后,又“冒”出了文字版康熙的遺詔。這就讓此前的口頭遺詔的合法性再次被推上風(fēng)口浪尖。

    隆科多宣布緊急狀態(tài),封鎖九門。為了政權(quán)交接順利過渡,這本來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一步不合理,步步不合理。這事由隆科多做,就被解讀成了陰謀。

    關(guān)鍵在封鎖九門期間,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就是張廷玉。張廷玉是胤禛老師張英之子。當(dāng)時不過吏部左侍郎而已,恰恰因為值班,所以這份“遺詔”的原委,張廷玉應(yīng)該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把所有的秘密都帶到了棺材里,所以張廷玉得到了配享太廟的待遇。

    所以很顯然,這份遺詔應(yīng)該是”假”的。是胤禛為了堵住悠悠眾口,而”造假”的。但沒想到這個坑給自己挖大了。

    康熙是不可能親筆寫遺詔的,遠(yuǎn)的不說,就連順治的遺詔都滿滿體現(xiàn)了別人的意志??滴醯倪z詔,理論上也是由閣臣共同商議,下任皇帝拍板決定的帶有蓋棺定論性質(zhì)的遺詔。但是由于康熙生前沒有確定繼承人,這事就不好辦了,就不能拿出來討論了再寫了。

    所以很顯然康熙這份遺詔,應(yīng)該是出自胤禛、隆科多、張廷玉三人之間。加上緊張和意見的不統(tǒng)一,出現(xiàn)涂改、錯漏也實屬正常。

    但是后人再看《大義覺迷錄》和康熙遺詔的時候,都會發(fā)現(xiàn)很多邏輯矛盾。實際上這些坑都是雍正給自己挖的坑。

    從雍正的朱批,我們知道雍正是個耿直的漢子,只會直來直去。別人懷疑他,他就要立馬解釋。甚至將《大義覺迷錄》恨不能天下人手一本。但是很多人的邏輯是,如果你沒問題,你解釋個啥?所以”雍正篡位”的都快成了民間共識了。

    很顯然乾隆比雍正要聰明得多,他知道《大義覺迷錄》就是越描越黑。所以他即位后,就立刻禁掉了《大義覺迷錄》。然后大肆宣揚“好圣孫”橋段。

    乾隆的方法比起雍正,還是高明得多的,這樣不但為自己的合法性正名了,也為雍正的合法性正名了,而且搞得好像雍正是因為乾隆才合法。

    在清朝的歷史當(dāng)中,雍正皇帝的評價是有兩面性的,一方面,后人評價他上承圣祖,針對康熙時代中浮現(xiàn)出來的很多弊病進行了一一改進,是一個銳意進取,富有創(chuàng) 造精神的皇帝;然而另一方面,后人無法忽略他刻薄寡恩,翻臉無情,對人太薄的一面,雍正皇帝與歷史上的劉邦、朱元璋等開國君主做過很類似的行為,在臨到難 關(guān)的時候?qū)κ窒轮爻夹湃斡屑?,君臣之間幾乎親密無間,可是等到天下太平了,就棄之如敝履,甚至不惜大肆殺戮。

    被雍正皇帝打擊報復(fù)的最有名的兩位功臣,那么莫過于是年羹堯和隆科多了。年羹堯,字亮工,后來因為有功,被抬旗入漢軍鑲黃旗。曾經(jīng)出任四川巡撫等職 務(wù),清世宗即位之后,在青海西藏一帶抗擊地方叛亂過程之中屢建奇功,平息羅布旦增作亂,一度在朝廷傳出赫赫威名,深為朝廷仰重。

    然而,年羹 堯在功成名就之后,境況卻急轉(zhuǎn)直下,《清史稿》記載:“雍正三年,責(zé)羹堯題奏錯誤,命期恆率所劾官吏詣京師?!蹦旮蚓痛吮慧?,此后又發(fā)生了著名的“夕惕 朝乾”事件,雍正皇帝大怒,下諭說:“羹堯不以朝乾夕惕許朕,則羹堯青海之功,亦在朕許不許之間而未定也”,最終賜年羹堯在獄中自裁,其子年富亦見誅。

    隆科多,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清史稿》記載他:“孝懿仁皇后弟也?!币簿褪钦f,他是雍正皇帝名副其實的舅舅,而且在隆科多朝堂之上受寵的時候, 雍正皇帝也直接以“母舅”稱呼。隆科多的上位路程,和年羹堯也很相似,都是在爭儲的時候任用了他,此后在雍正的皇帝生涯中,隆科多又擔(dān)任吏部尚書等要職, 還參與了尼布楚合約的談判,可是最終隆科多被雍正皇帝幽禁至死。

    正因為這些重臣悲慘的結(jié)局,雍正皇帝給后世留下了一個刻薄寡恩的印象,動輒斥責(zé)他“狡兔死,走狗烹。”。但是若說雍正皇帝對功臣素來冷酷無情,那倒也不盡然,因為有一個人就是例外,那就是張廷玉。

    張廷玉也是在雍正朝位高權(quán)重的人物,可一直受到雍正皇帝的信任,而且一直到乾隆朝的時候依舊頗有威望,雖然在致仕的時候經(jīng)歷了一些風(fēng)波,可是最終他依舊得到了為臣子的最高榮耀。

    那么為什么同樣為雍正皇帝效力,同樣對清朝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年羹堯和隆科多就落得那么個凄涼的結(jié)局,而張廷玉就得以善終呢?其實是因為,張廷玉和年羹堯、隆科多有一個本質(zhì)上的不同:年、隆二人是武將,而張廷玉是文臣。

    自古以來皇帝對臣子的防備,莫不是源于害怕朝中勢力做大,侵犯到皇權(quán),而最能夠直接讓臣子直上云霄,凌駕于皇帝的頭上的,那莫過于大將手中掌握的兵權(quán)。

    《清史稿》記載:“羹堯才氣凌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縱。行文諸督撫,書官斥姓名。請發(fā)侍衛(wèi)從軍,使為前后導(dǎo)引,執(zhí)鞭墜鐙。入覲,令總督李維鈞、巡撫范時捷跪道送迎。至京師,行絕馳道。王大臣郊迎,不為禮。在邊,蒙古諸王公見必跪,額駙阿寶入謁亦如之?!?/span>

    由此可見,年羹堯的行為多么大膽,他以勞苦功高自居,在朝堂之中氣焰囂張,給各省的總督、撫臺致信的時候,竟然直呼姓名,在軍隊里要有人為他牽馬墜蹬,更過分的是他竟然讓總督、巡撫跪迎,乃至于蒙古的王公,以及額駙都要對他行大禮。

    要知道,如果說臣子知道自己受寵,有些得意忘形,那皇帝是不在意的,那是他應(yīng)得的,比如說他自己載歌載舞,或者說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廣置田產(chǎn),我大清物產(chǎn)豐饒,只要你是對大清有功勞,付出汗水的,那給你一些分封,不在話下。

    可是年羹堯的得意忘形,那是犯了大忌,無論是對王公大臣直呼其名,還是讓官員跪迎,這不需要多么了解清朝制度的人就能看出來,分明是以皇帝的身份自 居。年羹堯的一系列行為直接觸犯到了雍正皇帝的底線,逐漸的讓他對這位昔日的功臣越來越失望,他可不想在外解除邊患后,卻又把禍水引入這北京城,最終忍無 可忍的他,將年羹堯一舉拿下。

    隆科多也是類似的情況,《清史稿》記載隆科多:“初,隆科多與阿靈阿、揆敘相黨附,既又與羹堯交結(jié)?!边@結(jié)黨營私,培育勢力那可是臣子的不本分,做臣屬的培養(yǎng)勢力,對付的分明是皇上,所以說雍正皇帝亦不能留隆科多。隆科多和年羹堯的覆滅都有類似的地方,那就是功高震主。

    然而反觀張廷玉就截然不同,張廷玉雖然也參與大政方針,可是一來,他是為皇帝進言獻策,但沒有掌握決斷大權(quán),最終還要皇帝拍板,正因為如此他沒有抵御皇帝 的條件;二來他做的工作都是位列朝班,參與政事,不領(lǐng)兵打仗,所以他也沒有抵御皇帝的本錢。既無條件,又無本錢,那么這樣一個沒有威脅,又才華卓著的張廷 玉,雍正皇帝怎么會不把他留下來呢?

    漢朝時候蕭何自損清名以打消劉邦對他的猜忌,隆科多、年羹堯沒能吸取歷史上的教訓(xùn),所以才造成了最后悲劇的結(jié)局。

清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在北京西郊的暢春園駕崩。從官方的記載來看,康熙駕崩時留下的遺詔內(nèi)容是:“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tǒng)。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睅滋旌螅仕淖迂范G正式登基,改次年年號為雍正。

  

   這份遺詔的原件我們今天還能看到。但是,從它被宣示之日起,就有人對它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最常見的說法是:遺詔中本來寫的是“傳位十四子”,而雍正或許 是買通了親信隆科多,讓他在康熙帝彌留之際篡改了遺詔。而傳說中篡改的方法也有好幾個版本。那么這份遺詔究竟是否被人動了手腳?康熙帝為何兩立兩廢皇太二 子?皇十四子胤禎胤禎是否真的是康熙帝心中所選之人?在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繼位的過程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雍正繼位之謎。

   雍正篡改遺詔之說一直是民間街頭巷尾談?wù)摰脑掝},就流傳的篡改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有一種說法是在“十”字上加一橫一勾,改成“于”字,即“傳位于四 子”;還有一種說法是筆畫添得更多一些,把“十”字變成“第”字,即“傳位第四子”;第三個版本是說在改掉“十”字的同時還改了名字,說遺詔的原文是“傳 位十四子胤禎”。事實上,這些說法都很容易被駁斥。

  首先,古時的文字大多為繁體字,遺詔上的“于”字,自然不會寫成我們今天使用的只有3筆 的簡體字。另外,像發(fā)布傳位遺詔這樣的大事,在清代中前期是不可能只寫漢字而不寫滿文的,即使用的是簡化字,可以將將漢字的“十”改成“于”固然容易,但 把滿文的“十”改成“于”就沒那么簡單了。其次,“四子”、“十四子”的稱呼也不規(guī)范。清代皇子一般都稱“皇某子”,也就是說,所謂“傳位十四子”的規(guī)范 寫法應(yīng)該是“傳位皇十四子”,而在這種格式之下,如果將“十”字改成“于”,就變成了“傳位皇于四子”,根本講不通??梢哉f篡改康熙遺詔之說是不可信的, 但民間的這些猜疑卻沒有影響雍正“奪位”之說的傳播。

  康熙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六十一年里取得的種種業(yè)績,開創(chuàng)了康雍乾盛世的大好局面。可康熙帝一生中最頭疼的事,就是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康熙十四年,剛滿一周歲的二阿哥胤礽被冊立為皇太子,那時,康熙帝自己也才二十出頭。胤礽之所以這么早就被封為太子,一是因為他出身高貴,母親是康熙帝 的結(jié)發(fā)妻子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按照儒家正統(tǒng)觀念,他是貨真價實的“嫡長子”;二是因為赫舍里氏在生胤礽時難產(chǎn)而死,痛失愛妻的康熙帝特別看重這個孩子, 才早早地立他為太子?;侍娱L大后,文通滿漢,武熟騎射,深得康熙帝的寵愛,常被委以祭祀、監(jiān)國等重任。但是,這位備受寵愛的皇太子逐漸養(yǎng)成了驕縱和暴戾 的性情,動不動就打人罵人、索要東西。后來,由于“父皇”康熙帝一直很健康,絲毫沒有讓位之意,皇太子逐漸顯露出了猙獰崢嶸面目。

   有一次,康熙帝在親征葛噶爾丹的歸途中生了病,十分想念皇太子胤礽,特召他至行宮探視,但胤礽在侍奉侍疾時毫無擔(dān)心、認(rèn)真照顧的樣子,很讓康熙帝不悅。 后來在行軍的途中,胤礽經(jīng)常在夜晚來到逼近康熙帝居住的幃幄,扒裂縫隙,探頭探腦地向里窺視,不知什么目的要干什么……終于有一天,康熙帝忍無可忍,當(dāng)著 文武百官的面讓胤礽跪下,一邊哭著一邊數(shù)其罪狀,越說越氣,竟哭倒在地。

  回京后,康熙帝正式昭告天地,廢黜胤礽皇太子之位。

  這次廢太子事件,對康熙帝的刺激很大,致使他一連66夜沒合眼,一談起此事就“涕泣不已”。但是,麻煩還在后頭,一場手足間的皇位爭奪戰(zhàn)——“九王奪嫡”即將開始。

  

  康熙帝一共有35個兒子,長大成人受到冊封的有20幾個,其中不乏才能出眾者。太子被廢,其他皇子馬上蠢蠢欲動起來。當(dāng)時年紀(jì)較長且有一定能力的諸皇子中,皇長子胤禔、第三子胤祉、第四子胤禛,以及康熙的第八、九、十、十三、十四子,都有一定的“問鼎”實力,這八個人加上被廢的胤礽,就形成了所謂的“九王”。

  這九人中首先登上舞臺的是皇長子胤禔??滴醯勖词刎返i,可胤禔居然說出了要為父親殺掉胤礽的蠢話,這使得康熙帝極為寒心,嚴(yán)厲地斥責(zé)了他。

   皇八子胤禩在諸皇子中是能力最強的,他拉幫結(jié)派,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禎結(jié)成“皇八子黨”,并有許多有實力的朝臣作為外援。然而“皇八子 黨”很快就引起了康熙帝的警覺。有一次,皇十四子胤禎極力推薦胤禩,言語間不慎沖撞了康熙帝。康熙帝大怒,拔出刀來要殺胤禎,幸虧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才 沒有釀成大禍。

   不久,皇三子胤祉揭發(fā)胤禔曾用某種巫術(shù)謀害胤礽??滴醯坶_始懷疑胤礽此前的種種不當(dāng)行為,可能是中了邪,而諸子的“奪位大戰(zhàn)”更讓他憂心忡忡。他說,將 來他死了,兒子們一定會把他的尸身放在乾清宮不管,反而是為皇位打得不可開交。幾個月后,經(jīng)過反復(fù)考慮的康熙帝終于下定決心,重新立胤礽為皇太子,也好斷 了其他皇子的念想。

  皇太子雖然復(fù)立,但原有的君、儲之間的矛盾并沒有解決。又過了兩年,發(fā)生了皇太子私下買通托合齊等人“保奏”自己早即帝位的事件。對此,康熙帝怒不可遏,于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廢掉胤礽的太子位。

  康熙帝第二次廢黜太子,不像第一次那么痛苦,而是“毫不介意,談笑處之”。他對胤礽已經(jīng)徹底失望了,他也真的要對立太子的事重新考慮。最終,康熙帝決定——冷處理,之后很多年都絕口不再提立太子的事了。

  不提,不等于不考慮,相反,康熙帝的“冷處理”,是為了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慢慢選擇皇位繼承人。很多跡象表明,最有可能當(dāng)選的就是那個差點被他手刃的皇十四子胤禎。

  最早作出這個判斷的是清史學(xué)界泰斗孟森。他在《清世宗入承大統(tǒng)考實》中指出,康熙帝曾有意將皇位傳給十四子胤禎,但后來皇四子胤禛勾結(jié)隆科多和年羹堯等人,合謀奪取了皇位。著名的清史學(xué)者王鐘翰在20世紀(jì)40年代和80年代先后發(fā)表的《清世宗奪嫡考實》《清圣祖遺詔考辨》等文章中,也同意孟森的說法,認(rèn)為“康熙帝物色的接班人應(yīng)是十四子胤禎,雍正并非康熙帝屬意之人。世宗篡立,確鑿有據(jù)”。

  

   十四子胤禎,生于康熙二十七年,與皇四子胤禛是同母兄弟。從小聰明絕頂,才德雙全,為康熙帝所厚愛。雖然胤禎曾惹得康熙帝差一點動了刀子,但是氣消之 后,作為父親的康熙帝反而覺得胤禎對兄弟有情有義,且心直口快、表里如一,和自己的性格很像。有了“九王奪嫡”的鬧劇在先,康熙帝更希望選一位既治國有 方,又對兄弟友愛的繼承人,從此對胤禎另眼相看、著力培養(yǎng)。

   康熙五十七年春,準(zhǔn)噶爾部首領(lǐng)策妄阿喇布坦進犯西藏,西藏拉藏汗請求清廷發(fā)兵救援。此事關(guān)系重大,康熙帝任命已經(jīng)考察和培養(yǎng)多年的皇十四子胤禎為撫遠(yuǎn)大 將軍,以天子親征的規(guī)格代表皇帝統(tǒng)率大軍,遠(yuǎn)征西藏。這次任命,也等于變相地將懸而未決的皇位繼承人問題揭曉。從胤禎出征的排場、康熙帝對臣下的種種暗示 都能看出端倪??滴醯鄄坏珵樨返澖y(tǒng)帥的西征之師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還降旨青海蒙古王公,說“爾等或軍務(wù),或巨細(xì)事項,均應(yīng)謹(jǐn)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 奮勉,既與我當(dāng)面訓(xùn)示無異”,明確指出胤禎在西部地區(qū)可代表自己行使生殺予奪大權(quán)。

   如果說此次任命的信號還不夠明顯的話,那么之后朝臣們對胤禎的態(tài)度就更能說明一些問題了。胤禎平定西藏叛亂之后,康熙六十年十一月奉命回京述職。到京 后,宗室、輔國公阿布蘭特地出來跪接,這在以前是沒有先例的,說明當(dāng)時清廷的部分王公大臣已然將胤禎作為皇位繼承人看待了。有一些封疆大吏在奏折中將“大 將軍王”四字從次行抬頭一格或二三格書寫,以示尊敬,并與皇帝并列,說明這些官員也已經(jīng)把胤禎作為未來的皇帝看待。如果胤禎不是康熙帝心目中的皇位繼承 人,康熙帝對這種寫法一定會嚴(yán)加申斥,但事實上他并未提出異議,似乎已經(jīng)默認(rèn)了胤禎的地位。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康熙帝再次派胤禎趕往前線主持談判議和事宜。這時,康熙帝大概盼望著愛子辦完事情后榮耀歸來,然后選擇合適的機會將統(tǒng)治龐大帝國的重任交付于他。沒想到這一去竟成了永別,康熙帝精心籌劃的傳位大事或許是在一場近在身邊的政治陰謀中落了空。

  由上述跡象與分析中可以看出,皇十四子胤禎應(yīng)該就是康熙帝晚年真正屬意的皇位繼承人。但最終的結(jié)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胤禎的同母兄長、皇四子胤禛成了笑到最后的人。

   皇四子胤禛后來在《大義覺迷錄》里是這樣描述事情經(jīng)過的:康熙六十一年冬至,胤禛他奉康熙帝之命去南郊代父祭祀。十一月十三日,已經(jīng)病危的康熙帝突然派 人將他胤禛從齋所召到暢春園。在自己胤禛還沒到暢春園之前,康熙帝就命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等 人來到自己榻前,發(fā)口諭說:“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tǒng),著繼朕即皇帝位?!钡蓉范G從齋所急速趕到御榻前時,康熙帝還能說話,便告訴胤禛自 己病情已經(jīng)很重了。胤禛含淚勸慰。當(dāng)天夜里,康熙帝在暢春園寢宮內(nèi)駕崩。胤禛“哀慟號呼,實不欲生”。這時隆科多向胤禛宣布康熙帝遺詔,命之繼皇帝位。胤 禛“聞之驚慟,昏仆于地”。皇三子誠親王胤祉等其他皇子向新皇帝叩首,勸他節(jié)哀。胤禛這才勉強站起,辦理大事。

  其實,在這段敘述里,有很多疑點。

  胤禛原來不是說先皇在去世前夕留有傳位給他的遺詔嗎,而且還有遺詔的實物原件在,這里怎么只有口諭呢,而且還是由隆科多轉(zhuǎn)述的口諭?

   當(dāng)然,這可以解釋為:康熙帝彌留之際,已經(jīng)無法親筆書寫遺詔,后人所見的遺詔原件,是根據(jù)康熙帝的口諭而寫的,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墒牵范G所敘 述的遺詔宣示過程,仍有很多不合情理之處。依胤禛所說,在他未到之前,康熙帝已經(jīng)對諸皇子和隆科多宣布了傳位皇四子的口諭。那么,胤禛一旦到場,總會有些 人爭先恐后地要把這天大的好消息告知他,畢竟這可是了不得的擁立之功??!就算知情者們都有所忌憚不敢說,當(dāng)時還有力氣說話的康熙帝,也應(yīng)該在見面的第一時 間告訴胤禛。然而,從胤禛趕到暢春園,到康熙帝咽氣的幾個小時中,不管是康熙帝本人,還是據(jù)說已經(jīng)聽過“口諭”的其他人,居然都守口如瓶。直到康熙帝駕 崩,才由隆科多轉(zhuǎn)述“遺詔”,而胤禛呢,真仿佛大夢初醒一般,“聞之驚慟,昏仆于地”。

   有趣的是,不但是胤禛聆聽遺詔之后“昏撲于地”,好像一點兒思想準(zhǔn)備也沒有,“已經(jīng)知情”的其他皇子,表現(xiàn)得也不正常。皇九子胤禟,在胤禛哀痛之時突然 來到胤禛身邊,傲慢無禮地對坐在他面前,其意大不可測?;拾俗迂范T則并不哀戚,乃是在院外倚柱站著,好像在思考事情,一切事務(wù)都不予理睬,十分怨憤。按照 《大義覺迷錄》中的說法,胤禩、胤禟不是幾個小時之前就知道胤禛繼位的事了嗎,即使有吃驚、憤怒的反應(yīng)也該是在當(dāng)時就表現(xiàn)過了,怎么反而表現(xiàn)在此時呢?綜 合種種疑點,胤禛很可能在撒謊。合理的解釋是,當(dāng)時這七位皇子在康熙帝彌留之際雖然也在現(xiàn)場,但實際上并沒有聽到傳位的口諭,他們也是聽隆科多轉(zhuǎn)述了所謂 康熙帝的口諭,而并非聽康熙帝臨終時親口所說。

  
  那么,隆科多何許人也?這個關(guān)系到大清帝國前途命運的傳位口諭,竟是由他一人“聽到”并且轉(zhuǎn)述的?

   隆科多是鑲黃旗人,康熙帝舅父佟國維之子,康熙皇后佟佳氏的弟弟,后來有一段時間雍正曾稱之為“舅舅隆科多”。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受到重用,為理藩院尚 書兼步軍統(tǒng)領(lǐng),地位雖然不是很高,但掌握著京師衛(wèi)戍部隊。從后來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來看,以退為進、暗中發(fā)力的胤禛可能早就與隆科多來往密切,并把他拉攏了 過來。有研究者綜合《清圣祖實錄》《大義覺迷錄》及《永憲錄》等有關(guān)材料,勾勒出康熙帝去世的那一天事變的輪廓:

   十一月十二日晚,在嚴(yán)密控制了暢春園之后,隆科多得到某些內(nèi)侍的協(xié)助,在康熙帝藥品或是食物中投放了致命性的毒藥,使康熙帝處于嚴(yán)重昏迷狀態(tài)。隆科多一 方面對朝臣們嚴(yán)密封鎖這一消息,另一方面又假傳圣旨,召皇子們,特別是“皇八子黨”成員至?xí)炒簣@,對他們進行了變相軟禁。

  可以推測的是,皇子們雖然名為“侍疾”,但此時的康熙帝已處于昏迷狀態(tài),他們根本不可能聽到父皇的口諭,而隆科多則可以聲稱,康熙帝昏迷前曾對他口授傳位遺詔,但還是等待皇帝清醒時由其直接向皇子們口授,更為信實、妥善。然而實際上,康熙帝已經(jīng)失去恢復(fù)神智的希望了。

  總之,胤禛捏造的傳位于他的所謂口頭遺詔,直拖到康熙帝死后才由隆科多向在場皇子們傳達(dá)。這樣的結(jié)果完全出乎眾人的意料,對胤禩、胤禟等人更是晴天霹靂,從而產(chǎn)生了上述的激烈反應(yīng)。

  大多數(shù)皇子應(yīng)該能判斷出真相,但是在武力脅迫下,他們不得不承認(rèn)這一既成事實,由皇三子誠親王胤祉領(lǐng)頭叩首。胤禩、胤禟最后也只能坐視事態(tài)的發(fā)展,因為北京城郊內(nèi)外這時已是“鐵騎四出”,戒備森嚴(yán),如臨大敵,局勢再也不可能逆轉(zhuǎn)了。

  事成之后,胤禛順利地當(dāng)上了皇帝并逐漸鞏固了地位,胤禛是靠陰謀手段奪位的,對于隆科多這樣一位立了首功但知道一切底細(xì)的同謀者,胤禛當(dāng)然不會放過他,所謂“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四年后,隆科多就被“除掉”了。

  當(dāng)然,以上只是對于雍正繼位謎案的猜測之一,歷史真相究竟如何,也許已經(jīng)永無水落石出之日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