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潮汕 × 第3期 早餐,是一天中最不忍辜負的美好時光 它不僅僅為身體帶來能量 更對一天的生活注入滿滿的溫柔與愛 在《風味原產(chǎn)地》中 陳曉卿為我們分享了很多 潮汕美食所帶來的舌尖上的歡愉 而這些歡愉,有些是只屬于清晨的 本期松發(fā)瓷器之《風味》潮汕特輯 我們將為您分享那些潮汕人百吃不厭的早餐 還有它們與美器相遇所碰撞出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 一. 白粥 — 清晨,喚醒潮汕人的 不是那遙遠的夢想 而是一碗觸手可及的暖暖的白粥 與口味豐盛的雜咸相佐而食 是潮汕人的味覺里永遠無法替代的小確幸 這碗白粥的做法極其簡單 將洗干凈的大米一次性加足水 在鍋里大火煮開后 轉(zhuǎn)成小火慢熬至粘稠 不到半個鐘便能揭蓋而食 潮汕人喜用砂鍋熬粥 其原因在于 黏土制作而成的砂鍋材質(zhì) 使得每顆大米都能均勻受熱 在火候的充分錘煉下 變得粘稠而不糜爛 松發(fā)瓷器丨彩云之上 白粥味道較于清淡,需用小菜佐食 配雜咸,便是潮汕人最偏愛一種的吃法 「潮州雜咸」 松發(fā)瓷器丨彩云之上 咸菜、蘿卜干、干魚仔、橄欖散 咸蛋、橄欖菜、炸花生、甜黑豆等各種小菜 被潮汕人統(tǒng)稱為“雜咸” 咸酸甜辣,葷素不一 盡管口味各異 但與一碗家常白粥相配 卻能創(chuàng)造出各種美妙的味蕾體驗 “寧可三餐無肉,不可一日無粥” 白粥是潮汕人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一種主食 正因為家常,它所凝聚的 不止是醇厚的米香 還有潮汕人關(guān)于家的溫暖 松發(fā)瓷器丨彩云之上 把這種溫暖的感覺延伸到食器的使用上 是這套餐具被呈現(xiàn)的初衷 沒有過多繁復(fù)的裝飾 純凈的釉色描繪出一個童話之境 或如藍天,或如粉霞 正如一碗平淡的白粥 簡單卻美好,踏實而溫暖 「菜脯蛋」 除了雜咸,潮汕人用來配白粥的 還有一種單一而執(zhí)著的愛——菜脯煎蛋 將菜脯洗凈切成丁 打入雞蛋攪拌至均勻 熱油后倒入混合的雞蛋液 慢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食用 松發(fā)瓷器丨塞納河系列餐瓷 脆口的菜脯粒給了雞蛋豐富的層次感 外焦里嫩,入口咸香爽脆 這是家喻戶曉人見人愛的一道家常小菜 也是潮汕人早餐餐桌上的???/span> 松發(fā)瓷器丨塞納河系列餐瓷 “一盤菜脯蛋,白粥三碗不嫌多” 可見潮汕人對其喜愛的程度 在盛裝的食器上 我們選用了一款具有北歐風格的餐盤 淺淺的螺紋浮于簡約的釉面 如同這盤菜脯蛋 在潮汕人的清晨里蕩起的漣漪 溫暖、滿足、幸福 「魚飯」 ”魚飯“并非魚與飯的結(jié)合 而是另一道潮汕人常用來下粥的風味美食 它們由各種海魚用淡鹽水腌制后 放入濃鹽水煮熟,自然冷卻而成 魚的原味經(jīng)由鹽水的浸漬 甜度緩慢釋放,形成獨特的鮮甜 配上提味的普寧豆瓣醬、醬油 或是滴上些許檸檬汁 甘潤甜美,鮮而有味 與白粥相佐,十分“殺嘴” 松發(fā)瓷器丨拙樸系列餐瓷 在啞光黑釉色的餐盤襯托下 銀灰色的魚飯散發(fā)著光芒 仿佛誘惑著人們向它大開殺戒 當然了,即便筷子蜂擁而上 也劃不破它強化的耐磨釉面 二. 油炸鬼 — 這是一種類似油條的油炸物 面粉搓成團后滾切成小段 經(jīng)大火油炸后 表面酥脆,內(nèi)里軟綿香甜 還有一種呈餅狀的“紅心錠” 與之口感相似 兩者常與豆?jié){一起食用 松發(fā)瓷器丨波西米亞系列餐瓷 這兩種美食 通常隱匿在街頭市井中 只有地道的潮汕人 才能尋覓得到 因為制作過程比較復(fù)雜 手藝比較考究 人們并不常在家中制作 而是在清晨上市的時候 順帶捎上一份回家享用 松發(fā)瓷器丨波西米亞系列餐瓷 一日之計在于晨 一份滿意的早餐 是一天元氣滿滿的開始 與這套餐具所呈現(xiàn)的感覺不謀而合 具有異域風情的抽象幾何花紋 排列組合成靜動相合的美妙樂章 獨特的手法及色彩 如波西米亞般自由、浪漫而熱烈 充滿夢幻和無拘無束的想象力 與金黃的油炸物,純白的豆?jié){相配 為享用之人帶來明快絢麗的心情 三. 粿條 — 粿條,是潮汕極為流行的一種主食 風味原產(chǎn)地在第十集中著重介紹了其制作過程 粿條丨《風味原產(chǎn)地·潮汕》 將調(diào)制好的米漿鋪滿蒸屜 待米漿凝結(jié)后,出鍋晾置半刻 晶瑩剔透的粿皮便制作完成 在潮汕,人們常把它切成條狀 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做成各具風味的美食 「粿條湯」 將粿條放入沸水中 待其變軟后匯入滾燙的豬骨原味湯 加上豬肉、丸子、青菜等佐料 調(diào)以魚露、胡椒粉 最后撒上蔥花 便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粿條湯 粿皮咬勁十足 湯水鮮甜,口感豐富 松發(fā)瓷器丨破釉碗 這樣的加工方式 同樣適用一種叫做”尖米丸“的潮汕小吃 其形呈尖狀,小巧玲瓏 丸體柔韌潤滑,略有彈性 煮湯倍感爽嫩可口 松發(fā)瓷器丨破釉碗 這道著名傳統(tǒng)小吃的美味秘訣 其實就是各種食材之間的奇妙碰撞 正如盛裝它的食器一樣 運用不同色塊的幾何圖形 創(chuàng)造出一種變幻的和諧之美 美食與美器 聯(lián)袂演奏出味覺與視覺世界的炫麗多彩 「沙茶粿」 也被潮汕人稱作“灌粿條” 是粿條的一種干拌吃法 先將芝麻醬用熱水打開至糊狀 粿條在沸騰的湯鍋中焯熟 撈起后倒在碗中 拌以花生醬、沙茶醬、豬油、味精、魚露等 再加上焯熟的豬肉、生菜、西洋菜即成 其制作簡單 只要將芝麻醬與沙茶醬調(diào)配得當 普通家庭都可以做出地道的風味 在潮汕,一碗沙茶粿都會標配 是一碗熱氣騰騰的豬雜湯 濃濃的芝麻與沙茶香味浸入喉嚨 與潤滑柔韌的粿條混合 其味之香,令人回味無窮 再喝上一口豬雜清湯 滿身細胞都歡樂得雀躍起來 松發(fā)瓷器丨好韻系列 都說潮汕人是最實在的 這點在飲食上的體現(xiàn)十分淋漓盡致 一份簡單的沙茶粿也能帶來無窮的韻味 就像盛裝它的這個瓷器 即便是最簡單的白色 透過瑩潤的瓷質(zhì)和獨特的浮雕紋理 也能給人一種深長的觀賞余味 「粿條卷」 將竹筍、白蘿卜、芋粒、香菇絲、豬肉碎等爆炒后 根據(jù)個人口味將餡料撲在薄如蟬翼的粿條皮上 卷成卷狀后切成小塊 最后在上面淋上幾勺芝麻油 撒上一勺蔥豬朥 就是一份潮汕獨有的風味——粿條卷 其餡料充足,口感豐富 混合著油脂的香味、粿皮的糯軟 帶來一種舌尖上的絕妙體驗 松發(fā)瓷器丨創(chuàng)意工坊雙耳方盤 與之搭配的食器 是一款極具北歐風格的雙耳方盤 器型簡約獨特 是各種早點下午茶的最佳搭配 啞光油面搭配雅致的天空藍 別有一番味道 襯托得食物越發(fā)秀色可餐 四. 粿制品 — 潮汕地區(qū)除了粿條 還有各種被稱為“粿”的制品 「紅桃粿」 松發(fā)瓷器丨相思木托盤 亦名為“飯粿” 是潮汕最具代表性的粿制品 有包著香菇,蝦米,花生等翻炒成糯米飯的餡料 也有包著用綠豆瓣磨成糊狀為餡料的 可以蒸后直接食用 也可蒸后再油煎,淋上鹵汁食用 前者粿皮香甜,后者更香脆 松發(fā)瓷器丨相思木托盤 潮汕人做粿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紅桃粿作為一種傳統(tǒng)祭祀品 除卻風味美食的頭銜 還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 在食器的選用上 使用相思木這種古老的材質(zhì) 溫暖自然、從容低調(diào) 與之搭配,更多了一份古樸的氣息 松發(fā)瓷器丨相思木托盤 「樸籽粿」 這種綠色“饅頭” 在潮汕地區(qū)叫做樸籽粿 以往是清明節(jié)緬懷先人的供品 現(xiàn)也常作為早餐糕點出現(xiàn) 口感松軟柔綿 其用樸籽葉榨的汁制成 散發(fā)著一股植物的香氣 選用自然簡約的食器盛裝 更顯仙氣逼人,綠意盎然 松發(fā)瓷器丨塞納河系列餐瓷 屬于潮汕的風味早餐還有很多 這些美食在賦予潮汕人能量的同時 也孕育了他們熱愛生活,并為之奮斗的心 愿你也能在每個平凡的早上 獲得一份溫暖的舌尖歡愉 然后帶上夢想,出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