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收藏老酒的朋友,除非找到非常合適靠譜的渠道,否則在收藏的過程中極有可能買到假老酒。按照我們曾經(jīng)的打假分析,市場上的假老酒無外乎是“老假”、“新假”、“真瓶”、“假瓶”。然而,如今市場上開始出現(xiàn)一種新型的假老酒,讓人不寒而栗、細思極恐。本期,小酒童帶您全面剖析行業(yè)假老酒亂象。 敲黑板復習:假老酒四“眼”家族 從材質(zhì)而言,假老酒分為兩種:真瓶作假、假瓶假酒。從年份出發(fā),假老酒還可以分為另兩種:老假酒、新酒做舊。入門老酒鑒別,需要從了解市場上目前存在的假老酒開始。依照鑒別難度,我們將它們分為以下四個等級:
第一種類型的假老酒,段位較低,有時候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它們往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造假者一個個變身產(chǎn)品官,將想象力發(fā)揮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既然民國時期有賴茅,那就來它個一組。 既然有抗日戰(zhàn)爭、有為戰(zhàn)士壯行的故事,那就整個頂級的(別說,這一整,竟然騙過了古董專家的眼睛,一個在地攤上幾百元的瓶子,曾有古董專家竟然還給出數(shù)十萬估價)。 既然有建國大業(yè)、開國大典、上山下鄉(xiāng),那就來它個紅色經(jīng)典全系列。 看看這些惟妙惟肖的包裝,再聯(lián)想一下酒友們對這些酒的趨之若鶩,小酒童認為,真應該給造假者封一個“最佳設計”獎。
如果說,0段位的造假者最需要的是天馬行空的設計理念和營銷敏感度,那么低段位造假則需要一定的眼力——找一瓶真老酒,照樣模仿。不管是中國名酒,還是地方名酒,甚至是名不經(jīng)傳的小酒,從瓶到蓋,從酒標到封口,從酒花到酒體,都要仔細比對、方能做得幾分像模像樣(以下為近期市場上常見的做舊假酒)。 做舊的假酒,在目前老酒市場占有率最高,也是消費者最容易中招的類別。面對這樣的酒,酒友們需要眼觀四路,從色、形、味、格幾個方面來找出破綻(文末有鑒別方法)。
如果說第二種段位的假酒做舊,是“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那么第三高段位的老假,則因為是“老”的假酒,所以相對來說數(shù)量少得多。 老假,指的是曾經(jīng)的假酒保存至今。從年份上來說,老假也同樣是老酒。然而,從品質(zhì)上來說,則完全不可與真酒同日而語。要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假酒案件,可是讓很多酒廠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不寒而栗的。老假通常以名酒為主: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都是它的重災區(qū)(見下圖老假劍南春比對)。 新酒做舊鑒別門檻不算高,但識別老假,則需要一定的甄別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手頭有真假將其工藝進行比對,早期的老假酒受到制假設備的制約,往往粗制濫造,只要有一雙慧眼,通常便能洞察一二。
高段位造假,莫過于以真瓶甚至以真酒造假。真瓶造假,通常是造假者為了達到賣高價的目的,在品相殘缺的真酒身上做各種文章。 打孔酒:老酒品相決定價格,于是,造假者會在跑酒的老酒身上做文章。他們在瓶子上鉆孔,然后注入酒,增加酒的重量,以期售出高價。 換標酒:一瓶無標的酒,貼上張冠李戴的老酒標,便可以實現(xiàn)倍增的身價。瓶是老的,標是老的,可謂神不知鬼不覺。 后封膜酒:早期的老酒,不少是塑料蓋外封了一層膜。由于時代久遠,原有的封膜或變脆或脫落,為實現(xiàn)高價銷售,造假者往往重新封上一層膜以此混人眼目。 后壓蓋酒:啤酒壓蓋封口是早期國內(nèi)酒包裝的主流,很容易被仿制。造假者只需要回收老的酒瓶、酒瓶蓋,重新注酒,再以壓蓋機進行封口,便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要想識別以上段位的假酒,那就需要火眼金睛了。但是入門的藏友可以放心,這種情況通常發(fā)生在高端藏品身上,畢竟要耗費大量精力去做這種無法達到批量化生產(chǎn)的假酒,精明的造假者還是多少要考慮一下機會成本的。 ![]() 令人不寒而栗的新型假老酒 ![]() 面對形形色色的假老酒,眼光繚亂也好,火眼金睛也罷,假的仍然是假的。然而,如今市場上開始出現(xiàn)一種新型假老酒——“早產(chǎn)老酒”,這利益驅(qū)使背后的造假真相,讓人細思極恐。 早產(chǎn)老酒,指的是真的酒瓶、真的酒體、然而包裝卻提前標注了年份。這就好比一個2019年出生的孩子,出生證上卻寫著2009年。一瓶2019年才生產(chǎn)的酒,標上2009年的出廠日期(注意是出廠日期,而不是釀造日期),這其中涉及到的關鍵工序,不過是酒廠一枚日期印章便能輕松解決的。(吸取之前因打假而被迫刪帖的經(jīng)驗教訓,請原諒小酒童這次使用馬賽克) 一瓶賣不出高價的新酒,通過做舊包裝,再標注上“穿越”的年份,讓它能夠穿越到10年前、15年前,售價立即翻個3、5倍。 可怕的是,這些酒的生產(chǎn)標準、規(guī)格、資質(zhì)都很齊全,甚至在知名的、嚴格審核的電商平臺上還得以蒙混過關,成為眾人皆捧的“老酒”。盡管老酒界的行家一眼便能分辨出真假,但由于廠家各方面證件齊全,從而給打假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老酒概念的普及、老酒價格的飆升,讓越來越多的酒廠、酒商參與到這場鋌而走險的“早產(chǎn)兒造假”中。一枚小小的日期印章,折射的卻是酒從業(yè)者的道德底線。如果說中國的酒,只有通過講故事、做噱頭、搞騙術的方式才能賣出,那不得不說這是中國酒業(yè)的悲哀。 ![]() 來點干貨,識別老酒一眼假 ![]() 一、摒棄虛假的“黃” 酒體加黃、酒標曬黃,就怕您不覺得它不夠黃。朋友們,小酒童再次強調(diào)——黃,不是老酒的標識。 二、丟掉虛偽的“臟” 油煙污染、醬油污漬,怎么臟、舊怎么整。這么心虛的老酒,咱還是別買了。 三、警惕可疑的“銹” 硬生打磨,雨生鐵銹,銹化劑處理,!這樣的“銹”,還是不要拿出來“秀”了。 四、破除迷信的“花” 您見過經(jīng)久不散的酒花嗎?您見過像油一樣黏稠的酒花嗎?如果您見過,請您遠離。各個香型的酒花都有所不同,所以,不要迷信“花”,花只是個傳說。 五、放過心虛的“時間” 超大超清晰的生產(chǎn)時間,看不清不要錢咯!造假者為了大家能夠買到有著清晰時間的老酒真是操碎了心,歷經(jīng)時間磨礪,酒的日期仍然清晰可辨,真是創(chuàng)造了逆天奇跡!時間很貴,但是心虛的時間,一文不值。 小酒童總結 造假,古而有之。明清時期造假興盛,楊梅用大棕刷彈墨染紫黑色,老母雞毛插長尾,變身長毛野雞。賣酒摻水同樣是常有之事,這也無怪民國時期一些口碑好的酒坊,為了確保酒質(zhì),會在瓶標上注明:“凡有摻水造假者,男盜女娼”。而今,行業(yè)的造假亂象,倘若不再加以制止,不僅將對老酒行業(yè)發(fā)展產(chǎn)生極負面影響,最終透支的還是消費者對整個中國酒業(yè)的信任。 盛世之下,造假猖獗,利益驅(qū)使罷了。 人心浮躁,追名逐利,尋歸初心是道。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