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痿軟無力是一種以隨意運動肌力的減弱或消失,出現(xiàn)肢體完全不能隨意運動或隨意運動微弱與運動力量不足為主要特征的常見癥狀。中醫(yī)認為乃因外感風、熱、濕邪,壅阻經(jīng)絡,或惱怒傷肝,氣機不利,痰、瘀痹阻腦絡,或肝、脾、腎虧虛,氣血陰陽不足,經(jīng)絡失養(yǎng)所引起。 【從癥狀辨別疾病】 1.中風先兆(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主癥特點]急起而短暫的輕偏癱,歷時數(shù)分鐘至數(shù)小時,可反復發(fā)作。 [其他特點]多見于50歲以上男性,病前有腦動脈硬化史。發(fā)作時可伴一過性黑矇,偏麻,言語障礙,共濟失調(diào),發(fā)作性眩暈、暈厥,24小時內(nèi)完全恢復正常。 2.缺血中風(腦梗死): [主癥特點]急起的偏癱或交叉性癱瘓,可逐漸加重,1~3日內(nèi)達高峰。 [其他特點]多見于60歲以上男性,常在安靜狀態(tài)或睡眠時發(fā)病,病前常有動脈硬化史。頭痛,眩暈,言語障礙,感覺障礙,口舌喎斜,視覺障礙。 3.出血中風(腦出血): [主癥特點]急起的偏癱、交叉性癱瘓或單癱。 [其他特點]多見于50歲以上男性,常發(fā)于病人清醒活動時,可有情緒激動和使勁用力的誘因,病前常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頭痛,嘔吐,面色潮紅,呼吸深長而帶鼾聲,發(fā)熱,血壓增高,口舌喎斜,言語障礙,意識障礙。 4.腦瘤: [主癥特點]病程中緩慢出現(xiàn)的偏癱或交叉性癱瘓,并逐漸加重。 [其他特點]多見于21~40歲。頭痛,嘔吐,煩躁,視神經(jīng)盤水腫,視力障礙,癲癇,失語,進行性加重,甚至昏迷。 5.麻木(多發(fā)性周圍神經(jīng)?。?/span> [主癥特點]病程中出現(xiàn)肢體遠端的松弛性不完全癱瘓。 [其他特點]多見于青壯年。伴四肢對稱性末梢型感覺障礙,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肌張力過低,腱反射減退或消失。 6.腳氣?。ňS生素B缺乏癥): [主癥特點]初起兩足痿軟無力,進而足脛腫脹、麻木、弛緩或急痛。 [其他特點]頭暈腰痛,食少倦怠。 7.肌弱(重癥肌無力): [主癥特點]病程中出現(xiàn)四肢肌肉無力以上肢為重,運動后加重,休息后減輕,晨起較輕,午后及傍晚加重。 [其他特點]多見于10~35歲女性。伴一側(cè)或兩側(cè)上瞼下垂,眼球活動受限,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咀嚼困難,易疲勞。 8.面癱(面神經(jīng)炎): [主癥特點]一側(cè)面部肌無力,口眼歪斜。 [其他特點]眼瞼閉合不全,食物滯留。 9.小兒五軟: [主癥特點]出生即頭項、口唇、手足及肌肉痿軟無力。 [其他特點]形體虛腫或消瘦,常多流涎,智能低下。 10.小兒麻痹癥(脊髓灰質(zhì)炎): [主癥特點]退熱前或退熱中出現(xiàn)一側(cè)上肢或下肢松弛性癱瘓,逐日加重,熱退1~2日內(nèi)達高峰,以后不再加重。 [其他特點]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有病人接觸史,兒童多見。初起即全身不適,頭痛,食欲不振,或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1~4日后出現(xiàn)軟弱,項背四肢疼痛,感覺過敏,拒絕撫抱,項背強直。遺留肌肉萎縮松弛,骨關(guān)節(jié)畸形。 11.郁?。ㄉ窠?jīng)癥): [主癥特點]情緒激動后出現(xiàn)截癱、單癱、偏癱或三肢癱、四肢癱,癱瘓性質(zhì)時有變化。 [其他特點]多見于青年女性。伴明顯感覺障礙,其分布不按生理解剖規(guī)律,腱反射正常,可以復發(fā),暗示療法有效。 【從癥狀辨別證候】 1.濕熱郁滯證: [主癥特點]四肢痿軟或拘急。 [其他特點]身重胸悶,尿黃,苔黃厚膩。 2.瘀阻經(jīng)絡證: [主癥特點]四肢麻木痿弱。 [其他特點]舌紫,脈澀。 3.痰飲流注證: [主癥特點]手足痿弱麻木,流注作痛。 [其他特點]眩暈嘔吐,苔膩脈滑。 4.肝郁痰迷證: [主癥特點]精神刺激后肢體癱瘓。 [其他特點]精神抑郁,悲觀厭世,反應遲鈍,嗜睡,苔白膩,脈弦滑。 5.肝風上擾證: [主癥特點]突然半身不遂。 [其他特點]言語障礙,面癱,頭痛,面紅,煩躁口苦,脈弦。 6.風痰阻絡證: [主癥特點]突然半身不遂。 [其他特點]舌強口歪,語言謇澀,口角流涎,麻木,苔白膩,脈弦滑。 7.肺陰不足證: [主癥特點]兩足痿躄。 [其他特點]皮膚枯燥,咽干便結(jié),舌絳苔少。 8.脾虛失運證: [主癥特點]手足痿弱乏力。 [其他特點]腹脹便溏,氣少,納差。 9.肝腎虧損證: [主癥特點]肌肉消瘦,膝脛痿弱。 [其他特點]咽干,目眩,脫發(fā)。 【對癥治療】 1.肢體癱瘓而發(fā)熱、灼痛: ⑴忍冬藤30g,黃柏10g,蒼術(shù)6g,大伸筋15g,全蝎3g。水煎服。 ⑵清開靈注射液20~40ml,1日1次,用10%葡萄糖液250ml稀釋后靜脈滴注。 2.肢體癱瘓而頭痛、面紅: ⑴天麻10g,全蝎3g,苦丁茶10g,夏枯草10g。水煎服。 ⑵化風丹8~10丸,1日2~3次,口服。 ⑶風巿⊥,太沖⊥,曲池⊥,陽陵泉⊥。 3.肢體癱瘓而神疲、氣少: ⑴黃芪30g,丹參30g,全蝎3g,大伸筋15g。水煎服。 ⑵香丹注射液20ml,1日1次,用10%葡萄糖液250ml稀釋后靜脈滴注。 ⑶通心絡膠囊4粒或消栓口服液10ml,1日3次,口服。 ⑷手三里│,足三里ㄒ,三陰交ㄒ,陽陵泉│。 4.肢體癱瘓而腰膝酸軟: ⑴杜仲15g,肉蓯蓉15g,丹參30g,全蝎3g,大伸筋15g。水煎服。 ⑵健腦補腎丸15?;蚪〔酵?g,1日2次,口服。 ⑶肝俞│,腎俞ㄒ△,足三里ㄒ△,三陰交ㄒ,陽陵泉│。 |
|
來自: 湖南周慎 > 《中醫(yī)理論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