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木版年畫屬于民間美術(shù),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年畫內(nèi)容主要是喜慶迎新和避邪兩大類別。漳州木版年畫的雕版分陽版和陰版兩種,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紅)的版為陰版,這種陰版的刻法和用法在中國所獨有。雕版上所有線條和色塊的邊緣都是向外傾斜的,這便于印制時調(diào)節(jié)水分。印制時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線條版。 漳州木版年畫主要流傳于漳州的薌城區(qū)和閩南、嶺南一帶,并遠銷臺灣、香港和東南亞等地 。 漳州木版年畫的品種很多,從形式上看,有不同類別的各種門畫、門頂畫、中堂畫,有欣賞用的獨幅畫、連環(huán)畫等。 門畫如:《天官賜?!贰都庸谶M祿》《簪花晉爵》《神荼郁壘》《秦瓊敬德》《添丁進財》等等;門頂畫如:《八卦》《獅街劍》《五虎抱錢》;中堂畫如:《福祿壽喜春》《和合仙》《三仙姑》《招財王石宗》《春招財子》《連招貴子》《百子千孫》等;布置居室的獨幅畫、連環(huán)畫如《郭子儀拜壽》《孟姜女前后本》等。 而門畫又有粗幼神、文武神之別?!按稚瘛敝傅氖且源蠹t或朱紅紙為底加以印制的門畫;“幼神”是直接以本色紙印制,其人物背景的淡紅色,亦是木版年畫藝人自己調(diào)制套印而成,無須預(yù)先送染紙房染過。而不論是粗神或幼神,只要門畫畫面上的人物沒有騎馬或插旗的,則又稱其為“文神”;反之即“武神”。如《秦瓊敬德》《騎馬天仙送子》《連招財子》等,其文、武類別各異。此外,各種年畫又有開本大小之分,如大割、二割、三割、四割、六割等數(shù)種不同規(guī)格。 漳州木版年畫藝術(shù)技法和工藝過程獨具一格,其雕版線條粗細迥異、剛?cè)嵯酀酝『诰€為主。用色追求簡明對比,印制采用分版分色手工套印,稱為“飾版”。所用顏料分水質(zhì)和粉質(zhì)兩種,有大紅、淡紅、黑以及本色紙諸種。漳州年畫構(gòu)圖大方,造型夸張,特別是用黑紙印制的年畫,為其他地區(qū)罕見。 漳州木版年畫的雕版分陽版和陰版兩種,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紅)的版為陰版,這種陰版的刻法和用法為中國所獨有。雕版上所有線條和色塊的邊緣都是向外傾斜的,這便于印制時調(diào)節(jié)水分。印制時采用版套印,先色版后黑線條版 。 2006年5月20日,漳州木版年畫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