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影視作品里面,鰲拜被塑造成大奸臣的形象。在我們眼中,鰲拜不僅是個權傾朝野的大臣,更是目無法紀,功高蓋主,獨攬大權,最后逼得康熙不得不除之而后快。其實歷史上真正的鰲拜是個真真實實的大忠臣,從他的發(fā)跡史上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家祖祖輩輩,都是征戰(zhàn)沙場的大英雄。鰲拜從小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少時就有報效祖國的念頭。 ![]() 1637年,當太宗皇帝皇太極,領著諸位攻打皮島的時候,總是戰(zhàn)敗,鰲拜不得不主動請纓。彼時還立下了軍令狀,發(fā)誓一定會拿下皮島,不然就以死謝罪。他承諾“我一定能攻下皮島,不然不會活著回來見皇太極?!蹦莻€時候,他是沒有考慮事情的成敗與否的,他也自知兇多吉少。可是為了國家大義,他還是要這么做。鰲拜對整個大清朝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假如沒有鰲拜的話,康熙是不可能登上皇位的。 ![]() 1643年8月,皇太極逝世,鰲拜成了清朝皇帝選舉的重臣。此時的多爾袞虎視眈眈,但是鰲拜作為皇太極的忠臣,擁力皇太極的子嗣成帝王,是他首要的任務。不管這件事情成功與否,都要盡力而為。他開始與索尼等八人密謀著,鰲拜時刻提防著多爾袞篡位。沒有辦法的多爾袞,只好協同政親王輔政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福臨做了新皇帝,即順治帝。等到大貝勒去世以后,福臨是一點實權都沒有的,多爾袞便獨攬朝政,此時也有很多大臣都倒戈了多爾袞。但是鰲拜依然不顧自己的風險,再而三的擁護福臨。 ![]() 1661年,他與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成了康熙的四大輔政大臣,康熙六年的時候,索尼去世了,鰲拜同時用了24條罪證處死了蘇克薩哈,此時只剩下他和遏必隆了,遏必隆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少年康熙便想獨攬朝政,輔政大臣鰲拜就成了攔路虎。在康熙帝還是個小娃娃的時候,康熙帝只能算是名義上的皇帝,實際上所有的大權都完全掌握在鰲拜一人手里。但是鰲拜自然不是皇家血統,這讓小皇帝康熙明顯的心中覺得不安,朝中的一切都是鰲拜說了算的。 ![]() 其實鰲拜沒有什么壞心眼兒,他只是一個“傻白甜”的人,因為性格比較耿直,同時又特別倔強。有的時候也會和康熙的意見相悖,這慢慢的就成了二人之間的阻礙。皇權是不可侵犯的,可是“傻白甜”的鰲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兩個人的沖突越來越大。因為權力的趨勢,他變得更加驕橫,開始冒犯皇權,甚至引起了全城百姓的不滿。在康熙帝15歲的時候,他開始想一人獨攬朝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君主。 ![]() 康熙帝要密謀除掉鰲拜,他開始在私底下培養(yǎng)一支禁衛(wèi)軍,上演一場“甕中捉鱉”。在公元1669年,把鰲拜所有的親信全部調離了京城,并且把鰲拜召進宮中,康熙培養(yǎng)的這批禁衛(wèi)軍一擁而上,活捉鰲拜。鰲拜萬萬沒有想到結局會是這個樣子,自己忠心耿耿的為皇家效力,最后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 鰲拜被抓以后,皇帝對他加以審訊,列舉了鰲拜結黨營私、不尊君上,行私納稅共30條罪狀,這是滅九族的大罪,應該立刻斬立決??墒强的钅暝邛棸輰ψ约旱淖娓富侍珮O,還有阿瑪忠心耿耿的情況之下,選擇了放寬處理??墒泅棸菰谌氇z不久后,便生了一場大病,病逝了。 ![]() 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盡心竭力的效勞三代君主,至死不渝,最后卻落得在牢中慘死的結局。帝王無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