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個自主性非常強的活動,十個人可能有十種釣法,因為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和作釣水域都不盡相同。拿春天釣魚來說,釣魚的策略和所用的技巧就有很大的區(qū)別。所以很多新手釣友在春季釣魚就容易陷入一些誤區(qū),導(dǎo)致經(jīng)??哲?。根據(jù)路人甲的觀察,新手釣友在春季作釣的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 一,小魚鬧窩就用不用腥餌 對喜歡野釣的釣友來說,遇到小魚那是在正常不過了。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春天的魚兒需要大量的蛋白質(zhì)來補充能量,所以首選腥餌和活餌。但是這些腥味餌也是非常喜歡招小魚的,所以很多釣友為了避開小魚鬧窩就干脆不用腥味餌。但是這樣一來,小魚是避開了,但是漁獲也不給力了。 為啥呢?小魚可以說是最不挑食的魚類了,如果你的餌料連小魚都不感興趣,大魚也不會對你的餌料多有興趣。用腥味招小魚沒錯,但是可以搓大餌啊,讓你的餌料黏一點,釣鈍一點嘛。大魚進窩之后,小魚只會灰溜溜的滾蛋。 ![]() 二,覺得溫度太高,然后改釣深水 春天的氣溫真的是有點奇葩,有時候連續(xù)出幾個太陽后會讓你覺得和夏天一樣,中午最熱的那會兒穿個單衣就夠了。人坐在岸上釣魚,被太陽一曬覺得特別熱,于是就開始替魚兒打算起來了,我這么熱,魚兒肯定也覺得熱,它們會不會去深水區(qū)去了?這可是大錯特錯了。 整個春天的水溫還是偏低的,即使春天的太陽讓你覺得很強烈,但對水底的魚兒來說根本沒啥感覺。而且水溫升高是有延遲效應(yīng)的,你覺得熱魚可不這么覺得。另外,就算魚兒感覺到溫度的上升它也不會去深水區(qū),反而開心得不得了。水溫越高越有利于魚卵的孵化,魚兒只會忙著在溫度較高的地區(qū)產(chǎn)卵,而不會像你想的那樣去深水區(qū)躲避高溫。 ![]() 三,跑大魚之后馬上換粗線 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所有新手的通病,他們總是在不停的糾結(jié)線組的靈敏度和強度。出門的時候一看天氣只有十來度,決定用細線作釣,畢竟出口會漂亮點。于是一個不小心中了條大魚切線了,馬上換大線,而且換的線組還是成倍的。比如說原來用0.4子線,后來直接換1.0子線。到了最后還是空手回家。 切線跑魚別激動,回頭想想你今天的目標魚是什么,是鯽魚就好好釣鯽魚,哪怕剛剛跑掉的那條鯉魚有5斤,那也不要管他。除非你再一次遇到大魚切線,那就直接放棄鯽魚改釣大魚。 ![]() 四,打窩虛實不分 打窩其實是個比較有講究的,不僅窩料的味型很重要,而且打窩的技巧也很重要。很多新手打窩,都忽視了窩料的虛實結(jié)合。虛是指窩料中霧化較好的物種,一些細小顆粒,粉末物等等,所謂的實,是指不容易霧化能夠長時間留底的顆粒物。這兩種窩料可以說是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劣勢。 路人甲建議大家在打窩的時候盡量做到虛實結(jié)合,虛的部分霧化誘魚,實的部分用來留魚。如果只打?qū)嵏C,那誘魚的速度就比較慢,如果只打虛窩,那又很難留魚。最佳狀態(tài)是讓續(xù)窩快速誘魚,實窩留魚但又不讓魚兒吃飽,舍不得走,這樣就能將魚長時期留住了。再做好續(xù)窩的工作,窩子里就有源源不斷的魚進窩了。 ![]() 五,總是感覺魚兒在前面,所以換長竿 一開始可能選的是3.6米釣鯽魚,釣著釣著發(fā)現(xiàn)沒口,但前面一兩米的地方有魚兒拍打浪花。于是忍不住了,換個4.5米試試,于是悲劇來了,換了4.5米還是沒口,于是換成5.4米魚竿。這樣一來人累不說,而且窩子換來換去的,魚都追不到,當(dāng)然釣不到魚。春季的魚兒是比較喜歡在近岸覓食和甩籽的,有時候用長竿不一定比短桿好釣,除非你釣早晚或夜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