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鳳霞先生 評劇表演藝術家 趙麗蓉是給評劇增了光的演員。我們是幾十年的好姐妹,可說是同臺演戲、同哭同笑共患難的老伙伴了。她所以老來紅,受到觀眾更熱情的愛戴,就是她從小打下了評劇的基礎。她哥哥趙連喜也是難得的好演員,電影《劉巧兒》中演巧兒的父親劉彥貴、《花為媒》中演李茂林都十分成功。
麗蓉的姐姐趙艷蓉、姐夫李月亭都是好演員。在評劇界有“趙氏兄妹都是好角兒”的說法。在戲曲演員中有一個說法,“苦學、苦練、多看、多實踐”,這是經驗。麗蓉看過無數好演員的戲,從小又有上臺演唱經驗,她演什么都像,不搶戲、不過火、不造作,跟同臺演員總是合作得很好,捧著戲走,全心投入。 趙麗蓉新鳳霞《劉巧兒》劇照 我的戲她都是盡心盡力去演。評劇《劉巧兒》中,她演婦女主任李大嬸。巧兒被地主王壽昌欺負后和李大嬸見面,這段戲麗蓉配合得很好,她拉住巧兒的手靜靜地聽巧兒訴說,唱到“我的親娘啊,死的太早……”麗蓉和我同時流下淚來。演《花為媒》趙麗蓉也很出色,過去演阮媽都是臺上抓彩活詞兒,完全是玩笑旦的演法。如著名評劇老演員白玉霜、小白玉霜、喜彩蓮就按這個路子演過阮媽。 因為麗蓉看過很多好演員的演出,人又聰明,因此她的表演有很多夸張、幽默的成分。同時,她的表演在情理之中不過火,這是一個好演員不容易做到的。麗蓉喜歡唱歌。在“文化大革命”后,她跟我在臺上再沒有合作過。我們見面時都很難過,她對我說:“你不能唱了,我也不唱了?,F在觀眾需要我演小品,這也是對我的鼓勵,叫觀眾一笑,我裝傻充愣也開心…… ” 趙麗蓉谷文月《花為媒》 麗蓉也是坎坷不平路上走過來的人,她丈夫去世時都沒能見上面,她的淚流在肚子里。生活上她是個樂天派,人緣亦好。平常生活里艱苦樸素、會做針線、會做飯做菜,情緒不好時抽支香煙算是她的愛好了。麗蓉忙了,但她不忘舊情,通個電話,聊聊生活、工作,再逗逗樂,來看我時送些白菜、黃瓜、大蘿卜。她演出小品后,打電話問:“你看了后喜歡嗎?”我說:“當然喜歡,你是倭瓜越老越好,老來紅,老來香…… ” 麗蓉在舞臺上仍是深受觀眾歡迎的,我也十分欣慰。她跟我合作演的很多戲都為我在舞臺上增添了色彩。在電視上看她演小品,我因離開舞臺太久了,覺得戲曲和話劇表演的習慣還有不太和諧的地方,但麗蓉都處理得很好,顯出麗蓉的聰明。她雖離開了評劇舞臺,但觀眾看見她也就想起當年評劇在全國的影響,昔日的輝煌。我祝愿麗蓉永遠年輕可愛。(摘自新鳳霞《梨園舊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