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子配伍解表藥
[代表方]麻黃細辛附子湯(《傷寒論》)。
[組成]麻黃、細辛、炮附子。[功用]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fā)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二)附子配伍瀉下藥
[代表方]大黃附子湯(《金匱要略》)。
[組成]太董、附子、細辛。
[功用]溫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積腹痛。便秘腹痛,脅下偏痛,發(fā)熱,手足不溫,舌苔白膩,脈弦緊。
(三)附子配伍清熱藥
[代表方]越婢湯(《金匱要略》)。
[組成]麻黃、石膏、生姜、甘草、大棗、炮附子(“惡風者加附子一枚,炮”)。
[功用]發(fā)汗利水。
[主治]風水,一身悉腫,惡風,脈浮而渴,續(xù)自汗出,無大熱者。
(四)附子配芳香化濕藥
[代表方]附子平胃湯(經驗方)。
[組成]炮附子、絲荃苤、厘登、陳皮、鰲垂、茯苓、淡干姜、甘草。
[功用]溫脾化濕,行氣和胃。
[主治]寒濕阻滯脾胃證。畏寒肢冷,胃腹脹滿,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大便溏薄,舌苔白膩厚,脈緩。
(五)附子配利水滲濕藥
[代表方]栝蔞瞿麥丸(《金匱要略》)。
[組成]栝蔞根,星瞳、蘧荃、薯蕷,炮附子[功用]溫陽利水,清熱生津。 [主治]上熱下寒之小便不利癥??诳士诳?,水濕內停,腰以下不溫,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