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這里,遇見生活,遇見太極…… 《和美太極》專業(yè)太極微刊 正好看到王榮澤先生在《中華武術》上發(fā)表的《太極拳要返璞歸真》一文,文章中提到“教學生練拳,師傅在教學過程中前后說法不一,是很常見的;太極拳名家談太極拳,前后說法不一,甚至矛盾、難圓其說的現(xiàn)象也是司空見慣的;不同派別的太極拳家談太極拳,差異就更多,甚至還互相沖突;內(nèi)功拳家談練內(nèi)功拳,差異和沖突還要大。如打太極拳套路的時候,架子高點好還是低些好;行拳速度慢些好還是快點好;動作配合呼吸好還是不配合呼吸好;靜如山岳沉穩(wěn)好還是有節(jié)奏感韻味十足好;如在水中有阻力好還是活活潑潑如風吹楊柳好;對每個動作攻防想象好還是不做好;意守穴位注意氣感好還是不意守好等等。這些討論至少說明,哪種練習方法效果最好練習者心中不是很有數(shù),在練拳的枝節(jié)上,大家都一邊在練一邊還在探索求證?!边@些都是太極拳愛好者碰到過的問題,我也是。
氣與形的問題 1、氣與形的問題:形是練拳的抓手,入門尤其如此,形正是因,氣和是果,只談氣是夸夸其談,為了氣丟了形是大錯特錯?!敖裰畬W拳術者,每好高騖遠,輒以練氣凝神,毋須拘拘于形式。這種理論固極高深,但它不切合于初學者。因為拳術無論少林武當,欲舍姿勢之外,是無其他致力之途?!庇衷啤霸銎淙A者減其骨,飾其外者喪其中。此言讓初學者宜注重姿勢,而不尚奇特,萬勿忽視?!薄叭g練氣凝神須向姿勢平正中求之。形正則氣和,形偏則氣亦偏?!?/span> 簡與繁的問題 2、簡與繁的問題:千招會不如一招數(shù),一個招式的手法、身法、步法搞清弄明后,自然可以理解太極拳的核心要領,然后可以對其他招式觸類旁通?!俺蹙殨r務要認定一種,勿貪多,勿嫌少。須知拳雖一派而式不同,法出一源而用殊異?!薄叭N拳術既經(jīng)選定一種之后,學會一式,繼續(xù)勤加自習,切勿貪多嫌少!要知各式有各式之妙,學者宜細細領悟。”“須知多練一趟,身體上可多獲益一次?!薄斑x擇拳術,首戒標奇立異。若二三其志,尤易誤入歧途。但既經(jīng)選擇之后,尤應繼循正軌,所謂探驪得珠,貴得其竅。” 輕與重的問題 3、輕與重的問題:練拳四大要領-順、和、正、靜,沒有純粹的重或者輕。形正了,心靜了,自然內(nèi)外順暢輕靈、輕重緩急合度。“故學一式須時加練習,勿專求重,重則滯;勿專求輕,輕則浮?!薄吧w拳術順者,自然有力;內(nèi)外和者,自然氣聚神凝;得其中正者,身體自然沉重;神意靜逸者,身體自然輕靈?!?/span> 意與力的問題 4、意與力的問題:用意不用力,用意貴在以不丟不頂位,用意貴在周身一家?!熬毩暼g,必須心靜,心靜則意專,意專則舉手投足,左右往來,前進后退,上下伸縮,無不如意。意之所至即力之所至?!庇软氈g姿勢,變換進退,內(nèi)外一氣,含蓄在胸。兩肩松開,氣自下沉。力起于腳跟,主宰于腰腹,而運用則在兩肩,往來伸縮如前面有物阻擋,前進后退有不丟不頂之意。”“尤不可專求一部之氣,一部之力,務求全身平均發(fā)展?!?/span> 所以太極入門,以形正和心靜為基,形正而氣和勁順,心靜而氣聚神凝。一是練拳之前必須先靜心,靜下心來進入無極狀態(tài),然后從無極再開始。二是每一招每一式,必須細察身體是否中正、手足是否和諧、勁路是否順暢,有不正不和不順處必須反復練習,認真揣摩手、眼、身、法、步問題在哪里。三是意念引領動作,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該緊處緊,該松時松,一緊俱緊,一松俱松。四是老師針對你說的問題一字一句認真記住,并按照老師要求的去做,自學的話要注意前人的經(jīng)驗體會只能作為參考,生搬硬套是不行的,有些體感、規(guī)范必須是到了一定階段才能體會到,孫前輩說“練習拳術,學有先后。初學者應自起點學起,切不可強與先習者比擬。”“如有不明了處,應當隨時請教,以免食而不化?!?。五是持之以恒,跟著老師多練,平時多看自己老師的視頻,“藉收仿摹領悟之效”。 附:心、意、神有什么區(qū)別? 我個人認為:神就是你的意識本體,如有神智、神明之說;心就是你的情緒反應,如有心情、心境之說;意就是你的想象活動,如有意境、意會之說。所以我理解心靜就是情緒安靜平穩(wěn);意專就是思維專注,沒有胡思亂想;神凝就是識神聚化歸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