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寫作訓練時間緊,任務重,學生寫作水平參差不齊。太多的考試沖淡甚至代替了寫作訓練課,使其顯得隨意、無序、目的性差,學生往往是寫的不少,收獲不大。為此,我們成立了由5人組成的專門的寫作備課小組,集中研究高考作文命題規(guī)律,分析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制定寫作計劃,命制訓練題目,組織反饋講評,準備范文素材,開展序列寫作活動。 一、明確山東卷考試說明寫作要求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作文復習要兼顧各種文體與題型,要特別重視議論文的寫作指導與訓練。(山東卷寫作題要求文體特征鮮明)] 二、高三學生作文問題剖析 1.許多學生寫作的熱情不高,平時積累少,作文內容往往顯得狹窄、空泛;作文模式化,生硬地模仿某些“范文”的體式,甚至出現(xiàn)不顧內容的套用;套話、空話的侵襲仍很明顯,語言缺乏思維的活躍和青春的活力;語言功力欠缺,標點的使用也很隨意,有的書寫欠規(guī)范。 2.大多數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足,綜合分析話題、材料尤其是挖掘話題、材料深層含義的能力有較大差距,具體體現(xiàn)在:立意上容易寬泛,作文顯得空疏、散漫;羅列材料的現(xiàn)象非常典型,不能從材料中歸納總結出具有概括意義的思想內容,分析流于表面化、零散化,甚至是游離化;選材分析不能緊緊圍繞中心,想面面俱到卻蜻蜓點水,或者浮光掠影,堆砌材料,難以體現(xiàn)一篇成型文章應該具備的整體性。 3.許多學生不能認真審題,偏題現(xiàn)象仍較嚴重;不能緊扣話題中心,而是另起爐灶;不認真閱讀材料,沒有抓住重要信息而瞎編亂造,沒有就表象作深層次的思考。 4.不會擬題,以話題為題甚至無標題,也有些題目不夠精練和文雅,不能提升作文的檔次。 5.文體意識淡薄,文體特征不夠鮮明。文體單一化的趨勢明顯,選寫記敘文的很少,能寫規(guī)范的議論文的也不多,散漫、隨意的散文體盛行。 三、訓練目標 1.指導學生針對自己作文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去進行目的性明確的有效寫作訓練。 2.指導學生進行規(guī)范寫作訓練,逐步實現(xiàn)作文單項達標并有大量優(yōu)秀作文涌現(xiàn)出來。 3.借助訓練推動學生平時多讀書,勤思考,寫時講真話,求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務實求新,把內容的充實、表達的豐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倡導求實文風,扭轉空浮的文風。 四、序列訓練的步驟和方法 1.片段作文訓練,在字數(200~400)、文體特征(記敘、議論、看圖)、題目(從無到有,從差到好)、文采(基本沒有到能找到閃光點)、作文習慣(構思、字跡、卷面、標點、段落結構)上逐漸加碼,重視基礎規(guī)范訓練,夯實學生寫作基礎。 2.議論類文體寫作序列指導 ①明確文體特點(論點的提出、基本結構模式、材料安排、創(chuàng)設語言閃光點) ②例證法的使用(選例、議例) ③類比、喻證法的使用 ④正反對比法的使用(題目對比、事實對比、分析對比、形象對比、感情對比) 3.記敘類文體寫作序列指導 ①明確文體特點(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細節(jié)、詳略等) ②寫出個性鮮明的人物(選擇合適形象、適當環(huán)境烘托、肖像傳神、個性語言、細致動作、細膩心理等)。 ③設置情節(jié)的曲折波瀾(懸念、伏筆等) ④精心設計行文線索(物、人、情、關鍵詞) 4.訓練重點:作文審題、構思訓練。分三步:第一步練審題;第二步練切口;第三步練思維。思維訓練的最佳方式是進行寫作提綱的訓練。要求根據命題擬一個恰當的標題,確立一個中心,列出文章的大體結構。訓練時間為一節(jié)課完成:審題——寫提綱——交流評價——總結提高。 5.研討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命題作文這三種常見的作文命題形式。從命題意圖及自己的深入理解、獨立思考上下工夫,在范圍之內堅持視野的開闊和思考的深入,寫出有自己思考含量的好文章來。例如: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要求全面審題又確定好自己的寫作切口,寬嚴適度,自行深入;材料作文要求選取一個角度構思作文,不能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話題作文要求根據話題全面理解寫作范圍,而不僅僅在范圍內就行。 6.進行結構章法訓練,包括題目、開頭、結尾訓練。精心營造文章的章法結構,安排好開頭、結尾、過渡、層次等。 7.作文中材料的合理運用 8.考前綜合寫作訓練。(單項和整體結合訓練,單項訓練著重練思維) 在這幾個階段中,素材(分類;生命、逆境、意志、環(huán)保、感恩、創(chuàng)新、真情無價、閱讀經典、團體意識、伸張正義、頌揚美德、渴求幸福、青春風貌、時代脈搏、和諧均衡、人性內省、關注社會、學會思想……)的收集、整理、運用應貫徹始終。重視寫作內容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民生、關注自我,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對自身生命價值、生存品質的思考,對國家民族、對弱勢群體的一種悲憫情懷。對課文素材和課外素材的整理之后,要求學生多思考,有一個內心體驗的積累,把材料化為自己的血肉,到考場上才能駕馭運用。 五、訓練時間安排 1.總的時間安排,每周1次小作文專項訓練,每兩周1次大作文訓練,將考試的寫作納入作文訓練計劃。 2.分類安排中的每一類基本上用一個月左右。 六、訓練措施保障 1.首先,需要給學生講明白老師在高三的作文訓練中的計劃,以及這樣做的原因和目的。 2.和學生一起做好2008年高考作文命題特點的分析,揭開高考作文的神秘面紗,知道考場作文該怎么寫、該怎樣評分,平時作文中能夠認真做好自評和互評。 3.練習要做到訓練時間的持續(xù)性、批改和評講的及時有效性。 4.印制寫作專用紙,指導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裝訂成本,制作自評反思卡和互評反饋卡。將鼓勵和贊譽貫徹始終,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樂趣,讓他們相信付出就有收獲,在鼓勵中見證自己寫作的進步。 一、總體要求 回歸寫作的本質,要引導學生拓寬視野,關注社會,關注人生,了解時代脈搏,注重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評價生活,用獨特而充滿個性的文字來表現(xiàn)生活。 二、具體內容 (一)高三上學期: 對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進行有序訓練。 訓練重點:規(guī)范文體,審題立意,選材和用材,規(guī)范書寫。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要注重文體的規(guī)范性,訓練學生寫規(guī)范的記敘文、議論文、散文。 二要注重審題立意的準確性和深刻性,無論是“話題”還是“材料”,要切實提高學生審讀材料的能力。 不管高考作文形式怎么變,審題總是首要的關鍵的。要深入研究材料的深刻內涵。審題越細,越準,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寬,越深,越通暢,把握就越大。審題力求全面準確,這是應試作文的前提。 立意決定了作文的層次,最佳的作文立意就是最新穎、深刻的立意。深刻,并不在于唱高調,說大話;新穎,也不在于刻意的標新立異,求奇求怪。關鍵是根據題意,選擇自己感受最深之點,再根據現(xiàn)實需要確定寫作重點,真正以自己的生活經歷、體驗、感悟為基礎,以現(xiàn)實需要為原則,形成自己的認識,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情感,采用自己的表達套路。符合實際的便是深刻的,有個性的便是新穎的。 作好寫作素材的積累和整理。學會選材和用材。 嚴格訓練書寫的規(guī)范性。 (二)高三下學期: 規(guī)范應試作文的寫作訓練。 訓練重點:語言表達,文章的開頭結尾,作文升格。 作文語言的高境界就是優(yōu)美生動,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強化修辭意識,養(yǎng)成修辭習慣,有意識地使用常見的修辭方法;二是強化靈活選用句式的意識,養(yǎng)成選用句式的習慣,特別要注重多用短句,整散結合,這最符合漢語的特點;三是強化措詞意識,養(yǎng)成措詞習慣,要得體,要注重使用成語和四字詞語,這也是漢語的重要特點之一。 (三)時間安排: 大作文每兩周一次,小作文根據學生寫作實際情況而定,小作文內容主要是專項訓練。上學期的命題作文寫四篇左右,材料作文寫六篇左右,話題作文寫四篇左右。下學期的應試作文訓練不少于8篇。 三、注重講評 講評之前,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問題作文印發(fā)給學生,同時找范文印發(fā),針對學生的實際寫作情況進行有效指導。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升格訓練。要注重講評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每次訓練評析之后,讓學生明確“好作文”的標準是什么,問題作文的問題所在,還要對中等作文進行提升訓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