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中帶狂 一、并列分解 并列式分解就是從不同的側(cè)面橫向展開來分解中心論點。歷來我們都將議論文分為提出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和解決問題(“怎么樣”)三部分,但是我們不一定要將這三個問題都闡釋清楚,可以擇取其中之一,從不同側(cè)面來展開。 1.并列分解“是什么”,主要回答類別和性質(zhì)方面的問題,可以簡稱為”類”. “是什么”有兩個方面,一是就其內(nèi)涵而言,一是就其外延而述。分解“是什么”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內(nèi)涵角度。如話題“自嘲”可以這樣分解: ①自嘲,是機敏的退讓;②自嘲,是面對缺點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①勇敢是富貴不能淫的品質(zhì).②勇敢是貧賤不能移的人格.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氣節(jié). 二是外延角度。如2006年遼寧話題“肩膀”,就從外延展開,可擴展為三個分論點: ①肩膀裝載著幸福,肩膀是親情的牽掛; ②肩膀承載著快樂,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載著甜蜜,肩膀是愛情的相守。 微笑“是什么?”微笑,是一劑化解矛盾的神氣藥水。微笑,是一種善意單純的交流方式。微笑,是和平的象征、友誼的傳達機 2.并列分解“為什么”, 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問題,可以簡稱為“因”。就是把中心論點作為結(jié)論去追溯這個結(jié)論產(chǎn)生的條件和原因。 這是因果關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論點后,從不同的側(cè)面來闡釋中心論點的成立。如以《貧困也是一筆財富》為題進行作文,題目已經(jīng)表明了中心論點,那么分論點可以這樣設計: ①貧困可催有志者奮發(fā)圖強,改變命運,窮則思變; ②貧困可以培養(yǎng)人的意志和毅力; ③貧困能增長人的能力,人的許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鍛煉出來的。 例1《說安》中心:安全是生產(chǎn)得到保障的前提。 ①沒有安全,生產(chǎn)將受到威脅。 ②沒有安全,勞動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③沒有安全,長期贏利目標無法實現(xiàn)。 例2總論點:我們的生活需要微笑。 分論點:①微笑,它潤滑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它拉近了人們的距離。 ②微笑,它是人心中樂觀態(tài)度的映射,讓我們勇敢地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號,它能避免悲劇與災難的發(fā)生。 例3總論點:微笑是最美的符號 分論點:①讓我們微笑吧!是微笑,讓我們沐浴愛的芬芳,和諧共生。 ②讓我們微笑吧!是微笑,讓短暫而不平坦的生命旅途充滿幸福的滋味。 ③讓我們微笑吧!是微笑,讓我們挽救趨向邪惡或已走向邪惡的靈魂。 總論點:微笑是最美的符號。 分論點:①微笑是最美的符號,因為它能化解人們之間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號,因為它能給人以自信,激起人們前進的火花。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號,因為它昭示人們擁抱明天的太陽,戰(zhàn)勝與自己對抗的一切。 3.并列分解“怎么樣”、怎么辦,主要回答方法和途徑方面的問題,可以簡稱為“法”。 這是從解決問題的途徑來進行分解,如話題“人生的加減法”可以提出: ①面對人生的加減,要攜一顆淡然之心; ②面對人生的加減,要加一點自然的清逸野氣; ③面對人生的加減,貴在堅持自我。 例1.《談意氣》中心論點:人要有意氣。 ①人要有意氣,就要堅韌不屈,不畏風霜冷雨。②人要有意氣,就要勇敢不懼,不怕犧牲挫折。③人要有意氣,就要自信樂觀,笑對人生坎坷。 例2.笑對人生 ①我們笑對人生,需要瀟灑回首,告別昨日的憂傷。 ②我們笑對人生,需要我們振作精神,接受新的挑戰(zhàn)。 ③我們笑對人生,需要我們有虛心的心態(tài)面對他人的成功。 例3.微笑著面對生活 ①微笑面對生活,就應該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得與失。 ②微笑面對生活,不僅要有一種坦然的態(tài)度,還應該有卓越的眼光。 例4.學會欣賞別人 ①學會欣賞別人,要求自己要有胸懷坦蕩、虛懷若谷的作風。 ②學會欣賞別人,要努力發(fā)掘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學習借鑒。 ③學會欣賞別人,要互幫互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例5.去惡從善①去惡從善應從小事做起。 ②去惡從善應有明確的是非觀。 ③去惡從善需要足夠的勇氣。 4.果----會怎樣,主要回答結(jié)果和效能方面的問題(意義、作用、價值、影響),可以簡稱為“果”。 例1.談意氣①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 ②人有意氣,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氣,才能摧不垮,壓不到。 例2.珍惜擁有①珍惜擁有,才能感受快樂。 ②珍惜擁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擁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二、遞進分解 1.按議論步驟遞進 議論文一般是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步驟來寫作,這其實就是一種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解決議論文的三個問題。雖然可以集中筆力寫清楚任一方面,但也可以三個方面都作全面詳細的寫作。還以話題“人生的加減法”為例,可以這樣分解: ①是什么:面對人生的加減,要加一點自然的清逸野氣,減一點人工合成的矯揉造作。 ②為什么:因為物欲橫流社會需要抵制誘惑,堅守真實的自我,拒絕庸俗,追慕崇高。 ③怎么樣:既要有出世的隱逸,又要有入世的積極。 2.按論點內(nèi)涵遞進 這是就論點的內(nèi)涵方面而言,論點內(nèi)涵本身呈遞進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從表面進而認識到事物的本質(zhì),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質(zhì)。如:話題“問”,一位考生以“問——打開真理之門”為論點,然后分解為三個分論點: ①好問,就是對一切的未知,一切的疑惑都有一種好奇心與探究欲,是問的基礎; ②敢問,就是敢于向權(quán)威、規(guī)則挑戰(zhàn),以求真知,是問的發(fā)展; ③會問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真理,是問的目的。 文章從文“問”的三個方面“好問、敢問、會問”層層遞進展開,由基礎到發(fā)展到目的逐層深入的解開“問”的道理,論證嚴謹有力。 三、辯證分解 辯證分解需要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事物,即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透過事物的本質(zhì)看到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缺點,即事物的反面,防止“一葉障目”或“過猶不及”,做到客觀公正的評價,方能使論證更具說服力。 可以是分論點的對比展開。如2005年北京作文《說“安”》可以分解為: ①我們喜歡安,渴望安; ②我們又要提防安,不要以為一晌貪安而蒙蔽了雙眼; ③人生、國家定要將“安”字慎選。 也可以是分論點內(nèi)部辯證分析。一篇《忘記什么,銘記什么》是這樣分解的: ①忘記等待時的付出,銘記了過程的快樂; ②忘記工作的卑微,銘記奉獻的偉大; ③忘記榮華富貴,銘記那份職責; ④忘記了寒冷與黑暗,銘記了那份溫暖。 四、比喻分解 這是種化抽象為形象的分解方式,論點不直接表明,而是用喻體表明觀點,使文章顯得含蓄又有底蘊。當然這不是論點分解的主要形式,但別有一番情趣,可以增加作文的形象性。 如話題“讀”,有考生將中心論點定為:讀,一把鑰匙。然后分解為: ①讀,一把鑰匙,一把可以打開心靈的鑰匙; ②讀,一把鑰匙,一把可以理解別人的鑰匙; ③讀,一把鑰匙,一把能打開心靈黑暗世界的神奇的鑰匙; ④讀,一把鑰匙,一把探知未知世界的鑰匙。 掌握了以上分解方式,應該來說,寫作既能集中闡述中心論點,徹底防止了走題現(xiàn)象,又能充分的調(diào)動思維,向深度與廣度推進,使文章?lián)u曳多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