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華 顧曉紅著 ![]() 陳省身(1911-2004),美籍華裔數(shù)學大師,國際數(shù)學界最高榮譽的沃爾夫Wof數(shù)學獎獲得者,德國數(shù)學會把他和法國數(shù)學大師E·嘉當并稱為“20世紀兩大幾何學家”。陳省身先后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加州大學伯克教授、美國國家數(shù)學研究所首任所長。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等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對整體微分幾何的深遠貢獻,被公認為“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先后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以色列沃爾夫獎、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及首屆邵逸夫數(shù)學科學獎等多項榮譽。這位得過最高學術(shù)榮譽的大數(shù)學家是幾代數(shù)學家的偶像,也許你還不知道,他可是吳江的女婿,他的夫人鄭士寧出自吳江盛澤鎮(zhèn)鄭氏家族。 鄭氏是盛澤著名的書香門第家庭,其先祖于明末自安徽歙縣長齡里遷至吳江盛澤鎮(zhèn)。鄭桐蓀之父鄭式如乃先生的岳父,是鎮(zhèn)上一位頗負盛名的開明士紳。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創(chuàng)辦了吳江最早的新式學堂——鄭氏小學。鄭桐蓀早年就讀于上海震旦大學,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考取公費留學美國,畢業(yè)于康奈爾大學數(shù)學系。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回國,先后在馬尾海軍學校、上海南洋公學等校任教。1920年至清華學校任教。1923-1924年任清華大學教務長。1928-1935年,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講授中國詩詞??谷諔?zhàn)爭勝利后,他又任教清華大學直到1952年退休。他是清華大學原算學系創(chuàng)辦人之一,曾擔任多門基礎(chǔ)數(shù)學課程的講授,著有《四元開方釋要》《微分方程初步》和數(shù)學史專著《墨經(jīng)中的數(shù)理思想》,參與編集《數(shù)學名詞》,他先后在清華大學執(zhí)教三十余年,現(xiàn)在的許多著名數(shù)學家都出于他的門下。退休后,他通讀二十四史,于歷代興廢、山川變革,乃至名勝古跡、遺聞軼事頗有研究,晚年著《禹貢地理新釋》《元明兩代京城之南面城墻》,對北京城墻的歷代沿革提出自己的看法。鄭桐蓀寫作很多,曾寫詩詞數(shù)百篇,惜多已散佚。解放后,國家治理黃河,他曾作七言百句詩《河清歌》。他還著有《吳梅村詩箋釋》《宋詞簡評》等文學專著。 ![]() 1930年,陳省身從南開大學畢業(yè),考入清華研究院。鄭桐蓀對才華橫溢的陳省身十分賞識,有意將女兒許配給他。楊武之教授(楊振寧之父)看出了他的心思,也覺得鄭桐蓀之女鄭士寧與陳省身極為般配,便有意為他倆牽線搭橋。鄭士寧小陳省身四歲,相貌秀美,性格溫柔,當時在燕京大學生物系讀書,在清華園有淑女之稱。這是陳省身與鄭士寧相識相戀的開始。1934年,陳省身赴德留學。1937年,受清華大學之邀回國任數(shù)學系教授。此時,抗日戰(zhàn)爭已經(jīng)開始,清華、北大、南開已經(jīng)南遷。12月,陳省身與鄭士寧在長沙訂婚。由于時局動蕩,直至1939年才在昆明西南聯(lián)大正式結(jié)婚。陳省身對這門親事非常滿意,他后來說:“武之先生促成我的婚姻,使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948年底,陳省身應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邀請偕夫人一起赴美,告別了鄭桐蓀先生。從此,他們與鄭桐蓀海天相隔,再也沒有見過面。1963年10月,鄭桐蓀因肺炎病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 1972年9月,中美關(guān)系剛剛解凍,想念祖國想念親人的陳省身夫婦即回國省親。他們回到了故里盛澤鎮(zhèn),走進了世代居住的世澤堂。當時鎮(zhèn)上從未有過小轎車,市民見了他們乘坐的小轎車,十分好奇,紛紛圍觀,引起轟動。陳省身夫婦還去了蘇州五龍山公墓,尋訪鄭桐蓀的墳墓??上Ч挂驯粨p壞,他們佇立良久,悵然離去。后來,陳省身夫婦決定編寫一本《鄭桐蓀先生紀念冊》以了宿愿。為了搞清鄭先生在美國留學的情況,陳省身還特地去信向康奈爾大學校長查詢。結(jié)果令人喜出望外,康奈爾大學派出專人翻閱了七十八年前鄭桐蓀留學該校的檔案,檔案中記錄:“鄭之蕃(即桐蓀,編者注)。中國,江蘇,吳江。預備學校、復旦大學。年22。大學文科。在康奈爾三年。鄭在校享有殊榮,被稱為活動的大學圖書館目錄,別號'哲人’。他也熱愛流行音樂,瞌睡時就開始哼出他喜歡的歌曲。環(huán)球?qū)W生會會員?!痹撔<慕o陳省身的信中還附了一張鄭桐蓀的照片。陳省身夫婦為了編好紀念冊,動員了全家的力量,包括鄭士寧的表兄、柳亞子的兒子柳無忌先生。他們還去信給國內(nèi)許多鄭桐蓀的學生,如周培源、王信忠、趙訪熊等,寫出了一篇篇的回憶文章。陳省身親筆題寫了書名。紀念冊出版后,鄭士寧托人寄贈一百冊分送給他們在盛澤的親友與學校。 ![]() 陳省身與鄭士寧一直很恩愛,陳省身非夫人為他營造了幸福寧靜的氛圍進行科學研究。在鄭士寧60歲生日時,陳省身特別為她寫下一首詩:“三十六年共歡愁,無情光陰逼人來。摩天蹈海豈素志,養(yǎng)兒育女賴汝才。幸有文章慰晚景,愧遺井臼倍勞辛。小山白首人生福,不覺壺中日月長。”1978年,陳省身在《我的科學生涯與著作梗概》中寫下了如下的話:“在結(jié)束本文前,我必須提及我的夫人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近40年來,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抑或和平時期,無論在順境抑或逆境中,我們相濡以沫,過著樸素而充實的生活。我在數(shù)學研究中取得之成就實乃我倆共同努力之結(jié)晶。” 1995年陳省身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為嘉興學院首任名譽院長。2000年,陳省身夫妻回到了祖國,定居在南開大學,陳省身把工作的重點也放在了南開,立志為祖國培養(yǎng)第一流的數(shù)學人才。他把南開的居所命名為“寧園”,意義雙關(guān):一則他以“寧靜致遠”自勵,一則表達了對夫人鄭士寧的綿綿深情。2004的,鄭士寧不幸去世。她的骨灰安葬在寧靜的南開校園中。失去了愛侶的陳省身悲痛欲絕,不久于在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逝世,享年93歲。 ![]() 陳省身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就是結(jié)合微分幾何與拓撲方法,先后完成了兩項劃時代的重要工作:其一為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nèi)一般公式,另一為埃爾米特流形的示性類論。他引進的一些概念、方法與工具,已遠遠超出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的范圍而成為整個現(xiàn)代數(shù)學中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 現(xiàn)在,這對偉大的夫婦將永遠安臥在他們摯愛的祖國大地上。我們?yōu)檫@對吳江的女兒和女婿深深地祈禱,祝他們安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