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和葛根湯 葛根湯源自桂枝湯,由桂枝湯加葛根和麻黃而成。桂枝湯素有“群方之首”之稱,《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由桂枝湯演繹而來約二十余方,幾占六分之一。桂枝湯是主治外感表虛有汗也即太陽中風,解肌調和營衛(wèi)之方。桂枝湯加味葛根為桂枝加葛根湯。如患者外感傷寒表實無汗而又項背強痛,與桂枝加葛根湯再加味麻黃即為葛根湯。因此經(jīng)方中論葛根湯,首先是治外感表證,其次是治外感表證兼項背強痛證。 經(jīng)方配伍嚴謹,藥精效捷。前輩深入其中,識方證而發(fā)其微,辯異病而同其治,其種種驗案初看似覺風馬牛不相及,細審則是情理之中,絲絲入扣。比如葛根湯,除外感傷寒外,先哲還常用其來治頸椎病。緣由桂枝湯也是益胃生津之藥,麻黃諸功效中有治身痛者,葛根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謂其能“起陰氣”即升津液而治“諸痹”,因此在《傷寒雜病論》中用作治“項背強幾幾”的專藥。 循前醫(yī)開示,善持堂在臨診中亦常用葛根湯治頸椎病獲效。比如某君患頸椎病多年,初起頸椎時覺脹痛,貼膏藥就能緩解;漸漸的除了頸椎疼痛外,頸項出現(xiàn)轉側不利,且針灸理療都不管用。某君女,已退休,來滬系替女兒照看孩子。因頸椎病疼痛長期影響睡眠,心煩狂躁,當孩子淘氣時,常控制不著自己會打罵才二歲的孩子,事后又覺內疚。去醫(yī)院診治,謂頸椎增生屬老年退行性病變,建議待病變嚴重時做手術治療。沮喪之下,今年十一月初,某君來善持堂求治,自述頸椎不適,整天頭昏昏沉沉,雙目發(fā)燙,全身乏力。脈沉細弦,舌紅偏干,口和。善持堂與葛根湯加味處方:葛根60
麻黃15 桂枝15 白芍30 炙甘草30 生姜15 紅棗15
雞血藤60。七劑后,雙目發(fā)燙好轉,頸椎疼痛和頭暈依舊。于是再與七劑。此七劑后,頸椎疼痛大減,頸項轉側自如,但略還有些微不適。 據(jù)某君述說,二診后服藥第二天曾出現(xiàn)瞑眩反應。瞑眩反應是藥物作用于病灶時引起的劇烈和比較劇烈的反應。西醫(yī)稱之為排毒反應。那天,某君自覺頭暈特別嚴重,白天晚上都暈暈的,不能走路,睜眼周圍都在旋轉,有時還伴嘔吐。某君基于對善持堂的信任,堅持服藥盡管服藥時手還在發(fā)抖。三天后瞑眩反應消失,渾身感覺輕松,頸椎病及其引起的諸癥狀均得到明顯改善。 |
|
來自: 小奶旺 > 《善持堂經(jīng)方臨證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