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唐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在歷年影視劇中以神探的角色出現(xiàn)。狄仁杰不畏權(quán)貴,犯言直諫武則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維護了李唐江山社稷,狄仁杰一生的經(jīng)歷跌宕起伏,兩次被人誣陷進入天牢,兩次當上宰相。公元700年,狄仁杰因病而死,武則天追贈狄仁杰為文昌右相,謚號文慧,唐中宗繼位后追贈為司空,唐睿宗又封為梁國公。狄仁杰宦海沉浮,多次被貶,唐朝眾多官員中有兩個人對狄仁杰有提攜之恩。 狄仁杰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就才華出眾,剛剛步入仕途時任汴州判佐。才華出眾就會招人嫉妒,狄仁杰被小吏誣告后下獄受審,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負責審理狄仁杰的案子。閻立本審訊狄仁杰時發(fā)現(xiàn)狄仁杰是一個德才兼?zhèn)渲?,不僅洗清了狄仁杰的冤屈,還升了狄仁杰的官職,推薦狄仁杰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狄仁杰這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691年狄仁杰擔唐朝宰相,狄仁杰一直傾向于李唐皇室,所以遭到武則天侄子武承嗣的嫉恨。693年,武承嗣,勾結(jié)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杰謀反,狄仁杰被捕下獄。狄仁杰拆下自己的棉襖,在棉襖的反面用自己的血寫了一封冤書,懇求獄卒將這個棉襖交給自己的兒子狄光遠。狄光遠得到血書后,交給武則天,武則天下令親自審訊狄仁杰,狄仁杰這才洗清冤屈,被貶為彭澤縣令。 狄仁杰一直做了三年彭澤縣令,696年10月,契丹進攻唐朝,武則天重新起用狄仁杰為魏州刺史。唐軍勝利后,武則天命婁師德和魏州刺史狄仁杰安撫河北,婁師德回到朝廷后代理納言一職。一日,婁師德向武則天進言,狄仁杰才德出眾,希望武則天能夠重用狄仁杰。697年10月,武則天封狄仁杰為宰相,開始掌握國家大權(quán)。狄仁杰以為使自己的才能出眾,武則天才重用自己,并不知道婁師德推薦自己的事情。 婁師德也是一個謙謙君子,從不與人相爭,也不跟人提起自己推薦狄仁杰的事情,狄仁杰一直不知曉婁師德的提攜之恩。狄仁杰和婁師德都是宰相,狄仁杰認為婁師德做事太過于謹慎小心,很是看不起他,一直想把他趕出朝堂。吐蕃發(fā)生內(nèi)亂,狄仁杰向武則天進言派知曉吐蕃的婁師德前往招撫,武則天封婁師德為天兵軍副大總管,統(tǒng)管招撫吐蕃的一切事物,68歲高齡的婁師德動身前往吐蕃。 狄仁杰處理政務(wù)的能力確實出眾,減輕了武則天的很多負擔。武則天和狄仁杰聊天,武則天說婁師德確實知人善任,狄仁杰聽了心中疑惑,說:“我怎么不知道婁師德知人善任呢?”武則天也是絕頂聰明之人,早就看出狄仁杰對婁師德有意見,微笑的對狄仁杰說:“朕之所以能重用狄卿,是婁師德大力推薦你,你難道還不知道這件事情嗎?” 狄仁杰感到非常羞愧,跟好友說:“婁公盛德,今日才得以知曉,我真是愧對婁公,等婁公回朝后我要親自登門請罪?!笨上鋷煹履昀狭λ?,竟然在會州病死,狄仁杰也沒有親自登門請罪的機會,成為狄仁杰抱憾終身之事。喜歡小編的請點個關(guān)注,有什么意見或者建議歡迎留言評論。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新唐書》 |
|
來自: Confucius365 > 《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