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起源于遠古時代,相傳伏羲造'八卦,那就是易經,夏連山,商歸藏,皆用先天八卦演算。至周,文王后天八卦,至戰(zhàn)國,孔子刪詩書,演八卦,為卦作彖,至此易卦得以完善。關于金木水火土之五星說,乃是與孔夫子問時代的鄒衍所創(chuàng)。當然,易卦中本來就含蓋這些,相生相克本就是易理之宗旨,只是沒單獨明挑罷了。相傳當時夫子傳道,周游列國,也遇到不少人反對。相比齊國的鄒衍,那鄒衍卻順風順水,走到哪里金木水火土的給人算命,那些國君貴族好吃好喝好招待,風光得很哪!后來以易經衍生出來的如奇門遁甲,大六任、梅花易、各種八字命理等等易書才在明理上有了五行學說。謝謝! |
|
來自: 謹身節(jié)用華 > 《五行,文玥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