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具須知 古語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語是也。 然宣、成、嘉、萬,窯器太貴,頗愁損傷,不如竟用御窯,已覺雅麗。 惟是宜碗者碗、宜盤者盤,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參錯其間,方覺生色。 若板板于十碗八盤之說,便嫌笨俗。 大抵物貴者器宜大,物賤者器宜小。 煎炒宜盤、湯羹宜碗,煎炒宜鐵鍋,煨煮宜砂罐。
白話解讀: 關(guān)于飲食器具的搭配須知 古話說:美食不如美器。這句話的意思說明了美器的重要性。 其實這分2個方面講,一個是美食需要精美的器皿來盛裝,這好比是美女的衣裳,可以裝點出萬千儀態(tài)。另一方面美食是短暫呈現(xiàn)的,而美器確是長久的。美器可以用來玩賞、裝菜所以價值更高,但如果要飽口腹之欲,還得說回來美食。
然而說到宣、成、嘉、萬(明代的宣德、成化、嘉靖、萬歷年號)這幾朝的瓷器極好,官窯的瓷器也是非常金貴的,如果拿來裝菜、很擔(dān)心損壞磕碰。 卻不如用本朝的御用窯燒制的瓷器,也覺得非常的清雅秀麗。
因此呢,該用碗的用碗,該用盤的用盤,該用大器的用大的,該用小的就用小的。 這樣各種器皿大小穿插使用來裝菜,方才覺得活色生香。
如果是很古板的一定要用十碗八盤這樣的規(guī)矩去裝菜,倒顯得非常的愚笨、庸俗。
總體來說,貴重的菜肴就適宜用大的器皿裝盛,普通的菜當(dāng)然適合用小的器皿裝。
煎炒的菜適合裝盤、湯羹的菜適合裝碗。(這句純屬多余,湯羹的你用盤子也沒法裝?。?br/> 煎炒的菜適宜用鐵鍋,(補充鐵元素,那個時代的人就已經(jīng)知道了,牛啊!)
煨湯、煮、燉這些一般用的時間久,適合砂罐、瓦罐、土瓦煲等。 這主要是土制品能很好的保持食物的原味,還能形成遠(yuǎn)紅外波,器皿溫度高、保持水溫,更容易出味,更容易燉爛食物。冬天的話,帶器皿上桌,氣氛很好,保溫時間長。 擴(kuò)展閱讀: 說文中沒有提到的,一些現(xiàn)代的創(chuàng)新餐具: 現(xiàn)代的玻璃餐具,估計那個時代皇帝也很難有機(jī)會用,比如前些年流行的水晶財魚片,就很適合玻璃盤子裝,青紅椒、黑木耳,白色魚片配玻璃盤,視覺非常清爽,鮮艷。
拌水果沙拉、蔬菜沙拉,用宜家的那種玻璃碗也很贊呢。
蒸飯這些如果用芭蕉葉、荷葉、竹筒飯、紅土瓦罐米飯也非常有特色。
粵菜里面有冬瓜盅、菠蘿雞飯、南瓜盅、木瓜銀耳盅等都是以食物當(dāng)作器皿來用,也非常自然純樸。
粵菜的鐵板燒、東來順的銅火鍋、云南的汽鍋雞的陶制汽鍋、湖北的竹籠粉蒸肉等這些都是很有特色的。
韓國菜的流行帶動
石鍋飯的石鍋、日式生魚片的木船、都是很有特色的餐具。
還有跟隨西式櫥柜進(jìn)入中國市場的的法餐的鑄鐵鍋顏色非常鮮艷,如今天的插圖這張。。
不銹鋼餐具這些,國內(nèi)的質(zhì)量過關(guān)的并不多,如果真的好的德國鋼的鍋具、餐具是可以用用的。
瓷器方面,唐山的無鉛釉骨瓷、景德鎮(zhèn)的高白釉下青花瓷、潮州的鎂質(zhì)強(qiáng)化瓷、鈞窯的窯變釉厚瓷、龍泉的青瓷、宜興的陶制品,山西的鋰質(zhì)砂鍋,都是極好的日常餐具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