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訂閱號是北京中醫(yī)藥薪火傳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辦。胡希恕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中醫(yī)經(jīng)方臨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醫(yī)界贊譽為“中國有獨特理論體系的、著名的《傷寒論》研究者、經(jīng)方家”。推出重溫胡希恕先生講條文系列文章,刪繁就簡,歡迎大家積極轉(zhuǎn)發(fā)推薦,讓更多人熱愛上經(jīng)方。每次2分鐘學習經(jīng)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與你一起進步。第6條: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fā)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這個病形似太陽病,也頭項強痛,脈浮,很像太陽病,但主要的是渴。這個渴是內(nèi)熱的一種表現(xiàn),像陽明病白虎湯證就渴,里頭有熱。里熱的這種病,它不惡寒,這是什么道理呢? 也身熱,身上不是不熱,根據(jù)我們剛才講的太陽病,身上熱,加大外邊差距,要惡寒的,(溫?。┦遣粣汉_@里熱是很強烈的,人身上的這個條件反射,巴甫洛夫?qū)W說,我認為很好。 刺激過于興奮,令一種刺激就被抑制。這個巴甫洛夫?qū)嶒灒苡幸馑?,他用很熱的電線燙狗,狗當然叫喚了,甚至咬他,喂它什么它也不吃,可是呢,他每見到這條狗就給它好吃的。過的日子多了,狗一見到他拿電線,就淌哈喇子,老老實實的。后來皮都給燙破了,狗也不動彈,直撂滾了。 為什么呢?這個食欲過于亢奮,把燙的疼的刺激反到抑制了。同樣道理,這個里熱刺激相當厲害,要不陽明病的人說都胡話呢,譫語煩亂,這個刺激相當強烈,尤其對于大腦。所以不惡寒了,光惡熱了,就是惡熱的這種刺激過于亢奮,惡寒的刺激被抑制了,所以就不惡寒了。 溫病就是這樣,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里熱,這說的很清楚了。本條與上面的“中風、傷寒”的文法就不一樣,那個“名為傷寒”、“名為中風”,這里是“為溫病”。 中風、傷寒都是太陽病的一種證,本條是溫病,是對著太陽病說的,太陽病才叫病,溫病不是太陽病的一種證,它是對等的看法。這是另一種病,叫溫病。所以他(傷寒論)的文章就是這樣,你要細心讀就能夠知道了。既然是溫病,就不能根據(jù)太陽病的方法來治療。太陽病治療是發(fā)汗,溫病不屬于太陽病,就不能發(fā)汗了,里熱是不能發(fā)汗的,這個千萬要注意。 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發(fā)汗最傷人津液。里頭有熱,就怕發(fā)汗,越發(fā)汗,他越熱,象我們這個壺在爐子上坐著似的,火蒸著它,你再一撤這水,這壺熱的更快。這個溫病就是如此,它是熱病,里頭有熱,不能發(fā)汗。 “若發(fā)汗已”,就是發(fā)汗之后,假若你錯誤認為是太陽病,而誤發(fā)其汗之后,那不是一般的熱了,身灼熱,身上干熱干熱的,灼熱,像火烤的那樣子,由溫病變成風溫了。 風溫這個字怎么起的,就是根據(jù)底下的證候,太陽中風,發(fā)熱汗出,這個也汗出,也發(fā)熱,但是它不惡風也不惡寒,它是熱盛。類似中風情況的溫病,所以它叫風溫。 底下就解釋了,“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就是上下的脈全浮,這個浮,主表也主熱,這里就主熱。“自汗出”,身灼熱自汗出,我們講陽明病就有了,熱由里往外蒸的,里熱往外出的這個熱就是蒸蒸,身上熱而汗出,不像前面講的太陽病中風證一樣,中風證汗出的有限,它并沒透,所以肌肉還是不解。這個不是,它是由里往外出汗,是熱。 “身重”,說明身體有濕,皮膚肌肉里頭濕挺重的。這說明什么問題呀?雖然里頭熱,身上還這么大的濕,說明里面不實。 陽明病的里熱最傷人津液,熱實到極點了,津液就枯燥了,所以大便也干了。水火互相排斥的,火盛了,水就少了,水多了,火就要熄。所以在這個里熱程度上看,身還重,說明里還不實。由于熱往上涌,鼻息必鼾,出氣呼吃呼吃的有聲。 “語言難出”,這都是熱往上涌的反應。說明溫病加重了,假若要是發(fā)汗,吳鞠通《溫病條辨》還說用桂枝湯,這個用不得。溫病里頭有熱用桂枝湯是絕對不行的,不但這個桂枝湯不能用,就是銀翹散、桑菊飲也不可以用。這個咱們要注意了,要記得。這個病就是白虎湯,它里頭熱,不是表熱,解表沒用,越解表越壞。桂枝湯更不能用,那是甘溫的藥。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 上邊隱伏的身重,就告訴你辨證了,中醫(yī)不辨證不行?!爸币?,失溲”,下后傷津液,吃瀉藥、發(fā)汗藥,都傷人津液、傷血液。而且里頭不實,身還重,濕還盛,為什么給他吃瀉藥啊?一吃瀉藥,更傷津液了,小便沒有了,小便不利,這就是津液喪失的太甚了。吃下藥為什么也傷津液?下藥這個東西就是把胃腸里頭原來給消化吸收的東西都給催下去了,可不就是喪失津液了。所以下、發(fā)汗都是亡津液亡血液的。 津液亡失多了,小便也就少了,同時眼睛也發(fā)直,眼睛失去血液的榮養(yǎng),就發(fā)直。同時下藥傷臟氣,如果里頭是熱實的,象陽明病大便秘,下而不傷人的。里頭不實,下的臟氣虛了,不但小便不利,由于津虛,膀胱有點尿還瞥不住,就拉了,失溲,這個病就比上面風溫就更重了。失溲者,就是腎功能失去收攝作用了。 若被火者,微發(fā)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疭,若火熏之。 若被火者就更不行了。溫病是熱病。這是以火濟火,如抱柴救火,火燒的更厲害了?!拔l(fā)黃色”,微,有點,所以說要被火呀,這個人頂輕了,臉上身上都是黃的,這個黃不是發(fā)黃疸,就是微黃的樣子,一點血色都沒有。要是劇呢,劇就是厲害?!皠t如驚癇,時瘛疭”,就是一陣一陣的發(fā)驚恐,時常的抽,身上的顏色就不只是發(fā)黃了?!叭艋鹧?,就是拿火烤過那個顏色,所謂黃褐色了,就是熏肉那個顏色。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一逆尚引日”,指瀉下和火攻,火攻是古人治病的方法,有很多種火攻的方法,(比如)扎火針,再如把地用火燒得非常熱,人躺到上頭,也就是捂大汗,也是火攻的一種。再有就是熨背,后背拿熱東西敷,都叫做火攻,火攻是出大汗的。“一逆”是指誤下,人還能活些日子,“尚引日”,但是已經(jīng)是很重了?!霸倌妗本褪侵富鸸ィ畈涣肆?,真像如火熏色那個樣子,那就是促其命期了。 那么這一段呢,有人講張仲景不講治溫?。ㄊ遣粚Φ模?,這段很清楚。溫病不能發(fā)汗,又不能吃瀉藥,更不能用火攻。溫病只能用白虎湯,根據(jù)這個條文,決不能發(fā)汗,瀉藥也不行。 后世像陳修園他們,主張真正的溫病實證,可以用大量的麥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黃,我實驗過,非常好使,但是得實。什么實啊?人說胡話,大便干了,這種溫病你也說不能下嗎?該下就下,但是只攻不行,你得用強壯滋陰解熱的藥,就是麥冬、生地這類藥,相當好使,得大量的用,不用生地用人參溫補行嗎? 《傷寒論》里講不講溫病呢?講的。在太陽病中提出來了,你不要把它當成太陽病來治療。陽明篇里講“外證云何”呀,就是指溫病?!吧頍岷钩觯粣汉?,反惡熱”,就是溫病,就與這個一點不錯嘛。那個就用白虎湯,渴呢就用白虎加人參。他講的這個都對的,怎不講溫病啊。 這個讀書,你得前后看。但是太陽病里頭沒有溫病,溫病不屬于太陽病。也有把中風,傷寒,溫病放到太陽病里邊,這就錯了,根本不是太陽病,不是在表呀,所以特意拿出一節(jié)來,恐怕別的醫(yī)家也拿溫病當太陽病來治,一治就壞了。 辨證主要的一點,就是“渴而不惡寒”,“不惡寒”就與提綱沖突了。前頭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加重惡寒的語氣,才擱了個“而惡寒”。溫病不惡寒,就不是太陽病。所謂的提綱,是太陽病的起碼證候,必須具備這個條件,尤其具備惡寒。 近期推出的文章,讀過的朋友可以溫故知新,沒讀過的,可以和我們一起學習討論。一天一條《傷寒論》,深度學習,想象一下398天后的自己。趕快邀請身邊的小伙伴一起學習,點擊“好看”每天打卡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