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教程我們講解了利用曲線進行簡單調(diào)色的實例,今天我們將講解利用曲線進行色彩校正的方法,這里也會用到我們上一節(jié)課提到的色彩原理,其實這幾個色彩變化貫穿了我們調(diào)色的始終,所謂色彩校正就是指把畫面的色彩還原到它原本應(yīng)該是的狀態(tài),這也是后期中的重要內(nèi)容,值得我們認真把握! 重要程度:★★★★★ 難度:★★★★ 在開始今天的課程之前,我們先來復(fù)習(xí)一下上一篇教程里面提到的色彩變化: 紅色+綠色=黃色(藍色的補色) 紅色+藍色=洋紅色(綠色的補色) 綠色+藍色=青色(紅色的補色) 紅色+綠色+藍色=白色 我們還是以我們之前的一張照片作為例子演示,這張照片是一張雪景照片: 眾所周知雪在通常情況下是白色的,但是這張照片中的雪已經(jīng)變成了藍色,這就是所謂的色偏,然后我們把白色還原為白色的過程就叫白平衡,又叫色彩校正或者校色,那么我們要把這張照片中的雪還原為白色該怎么操作呢?根據(jù)我們之前提到的知識: 紅色+綠色+藍色=白色 這時候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藍色,而最終需要得到白色,那么我們需要添加的顏色就是紅色和綠色,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紅色曲線和綠色曲線來實現(xiàn)對應(yīng)的效果,我們首先選中紅色曲線并往左上角拉動以為畫面加入紅色: 這時候我們的顏色就由原來的藍色變成了藍色+紅色,也就是我們說的洋紅色,這時候我們還要繼續(xù)增加綠色,所以選中綠色曲線并往左上角拉動: 經(jīng)過這樣的調(diào)整之后,我們就完成了這張照片的色彩校正,這時候的畫面就更加的中性而沒有原圖那么藍了。其實這里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色彩變化規(guī)律,我們知道: 紅色+綠色+藍色=白色, 同時: 紅色+藍色=洋紅色 所以: 洋紅色+綠色=白色 這也是色彩變化中的一個重要規(guī)律,就是互補色相加會得到白色,所以如果這張照片是偏向于洋紅色的話,我們直接為畫面加入綠色就可以得到一個校色的效果。同理,紅色+青色=白色,藍色+黃色=白色。 那么剛才的調(diào)整是通過增加紅色和綠色的方式來實現(xiàn)色彩校正的效果,我們也可以通過減少藍色的方式來實現(xiàn)色彩校正的效果。那么這個是怎么實現(xiàn)的呢?我們前面在講解藍色曲線的時候提到,當(dāng)我們往右下角拉動藍色曲線的時候可以為畫面加入黃色,那么這里的黃色是哪里來的呢?這里的黃色是通過減少藍色實現(xiàn)的,我們知道 紅色+綠色+藍色=白色,如果這時候我們從白色中減去藍色的話就會得到 白色-藍色=紅色+綠色 也就是黃色,所以為什么當(dāng)我們往右下角拉動藍色曲線的時候畫面會偏向于黃色?這是因為藍色被削弱了,所以紅色和綠色的混合色就更加明顯了,所以嚴謹?shù)闹v這里的黃色并不是加入的,因為并沒有新的顏色進來,只是原來的顏色減少了,所以原來的色彩發(fā)生了改變。那么具體到這張照片中: 我們剛才是通過增加紅色和綠色(二者混合的就是黃色)的方式來實現(xiàn)色彩校正的,我們也可以通過減少藍色的方式來實現(xiàn)色彩校正,所以我們直接藍色曲線然后往左上角拉動藍色曲線即可: 這時候畫面中的藍色是不是明顯減少了?所以這時候畫面就會更加的中性,但是藍色減少后原圖的發(fā)光量也降低了,所以這時候畫面會顯得比較暗,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白色曲線提亮一下畫面: 這時候我們就通過減少藍色的方式實現(xiàn)了色彩校正。剛才我們提到的這兩種方法是存在本質(zhì)區(qū)別的。 前者的原理是:原圖偏向藍色,所以我通過為原圖加入黃色的方式來得到白色的效果(互補色相加得到白色),因為加入了新的色彩,所以最終圖像變亮了。 后者的原理是:原圖偏向藍色,所以我通過為原圖減去藍色的方式來得到白色的效果,因為減去了已有色彩,所以最終圖像變暗了,所以我們需要利用白色曲線提亮畫面。 這就是利用曲線工具校正畫面色彩的例子,雖然比較簡單但卻包含了最為深刻的色彩校正思想,值得細細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