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春已到 早春二月,乍暖還寒。 從古到今,春天就是屬于詩歌的季節(jié)。 優(yōu)美的早春詩句,隨春風而生,化春雨入夢。 待你春眠不覺曉,已是“平鋪新綠水蘋生”。 恍然間,人間就桃紅李白菜花黃了。 珍惜這美好時光,畢竟“一年之計在于春”。 《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 烏云散去風雨初停 天氣剛剛放晴 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 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 湖面上漂浮的水蘋, 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 翅膀變得沉重 不得不低空飛行 黃鴯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 不聽使喚 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 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 我的興致也減少了 《早春行》 唐·王維 紫梅發(fā)初遍,黃鳥歌猶澀。 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 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風吹散,衣愁露沾濕。 玉閨青門里,日落香車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憶君長入夢,歸晚更生疑。 不及紅檐燕,雙棲綠草時。 譯文: 紫色的早梅剛剛遍地開花, 鶯兒的歌聲還不那么流利。 折取楊柳枝的是誰家女兒, 賞玩春光唯恐它匆匆流逝。 喜愛澄波為臨水看妝, 見人含羞卻倚花相映。 香粉氣生怕被風吹散, 繡衣裳也恐露水沾濕。 儂家住長安的青門之中, 黃昏時香車才緩緩歸去。 那人游蕩在外更添相思, 含悲落淚走向獨宿彩帷。 懷念你你就總是進入夢中, 遲遲不歸又令我心生疑惑。 嘆不如紅瓦屋檐下的燕子, 在鋪綠草的巢中日日雙棲。 《早春寄王漢陽》 唐·李白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昨夜東風入武陽,陌頭楊柳黃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預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 譯文: 聽說春天已經(jīng)回還我還未識其面 前去依傍寒梅訪尋消息 昨夜東風吹入江夏 路邊陌上的楊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黃 碧水浩浩云霧茫茫 王漢陽您啊不來令我空白斷腸 我已預先拂凈青山上一片石擺下酒宴 要與您連日連夜醉在壺觴之中 《城東早春》 唐·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譯文: 早春的清新景色 正是詩人的最愛 綠柳枝頭嫩葉初萌 鵝黃之色尚未均勻。 若是到了京城花開之際 那將滿城便是賞花之人。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譯文: 新年都已來到 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 到二月 才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 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早春詩五首 《早春》 唐·暢諸 獻歲春猶淺,園林未盡開。 雪和新雨落,風帶舊寒來。 聽鳥聞歸雁,看花識早梅。 生涯知幾日,更被一年催。 《早春》 唐·儲嗣宗 野樹花初發(fā),空山獨見時。 踟躕歷陽道,鄉(xiāng)思滿南枝。 《早春》 唐·方干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 正氣才隨灰律變,殘寒便被柳條欺。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綠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光疾于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R 《早春》 唐·來鵠 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偏憎楊柳難鈐轄,又惹東風意緒來。 ![]() 《早春》 宋·白玉蟾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
|
來自: Zhanjh1936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