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此詩看似在抬杠,其實卻滿含人生哲理,蘇東坡的詩詞值得一讀再讀! 要說唐代詩人里誰最牛,毫無疑問肯定是詩仙李白了。詩仙李白以高深的文學造詣和天馬行空不同于常人的思維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經(jīng)典、膾炙人口的詩詞。大唐之后,直到如今也再無第二人能夠超越詩仙李白在詩界的文學地位。隨著唐朝的滅亡,宋朝的建立,北宋的國泰民安,原本如小家碧玉的詞曲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里。 這時候大詞人柳永繼后主李煜之后肩負起詞的興起與發(fā)展。雖然柳永的仕途不順,但他卻將一生的才華傾注于詞的研究與發(fā)展之上,不僅開辟了詞的寫作范圍,也創(chuàng)新了很多的曲調(diào)。不得不說,宋朝時期以柳永為首的著名文人通過潛心研究,一度將宋詞發(fā)展到了巔峰,而這些詞人的功績應當銘記千秋! 大文豪蘇東坡便是乘著這場宋詞興盛之風而快速成長起來的全能才子!這個千年不遇的奇才,不僅擅長詩詞,琴棋書畫,更是懂得書法和美食??梢哉f在領(lǐng)域全能上來講,蘇東坡的才能可以比肩詩仙李白!蘇東坡的直爽和豪放確實給他帶來了好處,但也給他的官場仕途帶來過麻煩! 因為自己的直爽和口無遮攔曾在官場上得罪過很多人,這使得蘇東坡的宦海生涯歷經(jīng)幾次沉浮,尤其是“烏臺詩案”差點要了蘇東坡的小命!免于一死的蘇東坡被貶官至黃州,經(jīng)歷過生死劫難而復生的蘇東坡已然看清世俗,于是他開始潛心鉆研禪道,并將自己所悟出的禪道思想寫進他的詩詞之中,教導世人如何為人處事。 黃州之后的蘇東坡更為成熟、老練。所作詩詞之中均飽含了人生哲理,我們所熟悉的這首《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也是在教誨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梢哉f蘇東坡中后期的詩詞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首詩從字面上來看相當有意思,貌似詩人說的是廢話,又像是在和別人抬杠,其實卻不然,仔細揣摩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詩中的禪意和哲理值得我們銘記于心!那么我們就一同來欣賞一下蘇東坡的這首《琴詩》! 琴詩 宋代: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我們先來大體了解一下這首詩的意思:“如果說琴聲發(fā)自琴,那把它放進盒子里為什么不響呢?如果說琴聲發(fā)自手,為何你的手上聽不到聲音?”單從這首詩的大意來看似乎蘇東坡說的這幾句好像是廢話一樣,也好像是在抬杠,為啥呢?首先咱們現(xiàn)在看看他怎么說的,首句“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琴聲發(fā)自琴,把它放進盒子里為什么不響呢,這不是在抬杠嗎?沒有樂手彈奏那琴又怎么能發(fā)音呢,這不廢話、抬杠嘛! 末句“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琴聲是由樂師的手彈奏而發(fā)出,為何你的手上聽不到聲音?沒錯!再高超的彈奏技術(shù)沒有那琴又如何才會彈奏出聲音?又是廢話和抬杠!蘇東坡的詩詞怎會如此的不堪?其實不然!我們安下心來認真品讀一下這首詩,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其中飽含了人生哲理:再漂亮的琴如果沒有高潮的樂手彈奏也是白搭,再高超的樂手如果沒有琴也不能彈奏出美妙的琴聲,這就說明了本該相輔相成的兩個事物一定要緊密配合才會達成期望中的目標。 就如同我們平時做事一樣,想要做成大事,就一定要團結(jié)身邊的一切與之相關(guān)聯(lián)的力量,掌握好天時地利,各自發(fā)揮各自的長處,這樣才會將此事辦好。千萬不能心胸狹隘,將自己孤立,那樣縱然自己再牛,也空是擺設(shè),毫無價值可言!此詩并非在抬杠,其中滿含著人生哲理,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對于蘇東坡的這首詩大家還有不同見解嗎?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討論,感謝大家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