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講講民俗中傳統(tǒng)的 小 五祀,為 祭祀住宅內(nèi)外的五種神?!抖Y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 鄭玄 注:“五祀,門、戶、中溜、灶、行也?!? 《周禮》中天子亦只祭“五祀”,《儀禮》所載 喪禮 為士禮,亦用五祀,似乎貴族用五祀,上下皆無差別。 1.門神 門神,即司門守衛(wèi)之神,是農(nóng)歷新年貼于門上的一種畫類。 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wèi)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于門上,用以驅(qū)邪避鬼、衛(wèi)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按照傳統(tǒng)習俗,每到春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寫揮春貼對聯(lián)和門神,祈福來年。 2.戶神 “戶”的古字形像一扇門的形狀,本義指單扇的門,由本義引申為房屋的出入口。一家人住在一個門內(nèi),“戶”又引申為家庭單位,戶神為守護家庭的神祇。 3.土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爺”“后土”、“土正”、“社神”、“土伯”。其廟宇則稱為“土地廟”、“伯公廟”、“福德正神廟”等。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于漢族地區(qū)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shù)民族也有信仰。我國民間供奉的土地神有,遠古的“句龍”、“后土”、“共工”,周朝的“張福德”,三國時期的“蔣子文”,唐代的“韓愈”,南宋的“岳飛”等。傳農(nóng)歷二月初二為土地公誕辰,八月十五日,為其成道升天日。 4.灶神 灶神,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廚房之神。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中國民間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也有二十四一說),上天匯報,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間。 5行神 行神又稱路神,祖神。因其與古代中國人民日常生括密切相關而被祀奉,為“五祀”之一,諸侯稱為“國行。”唐孔穎達疏曰:“國行者,謂行神在國門外之西。”至于所祭路神為誰,歷來說法不一?!盾庌@本紀》稱為黃帝元妃螺祖。顏師古拄《漢書》說是黃帝之子?!讹L俗通義》卻認為是共工之子修。中國民間認為外出祭行神可保路譴平安,道教吸收民眾這一信仰,將其納入神系,奉為指引人們路譴的保護神。 另外還有大五祀,為祭祀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神。《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鄭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薄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肮视形逍兄?,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覽》卷五二九引《漢書議》:“祠五祀,謂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皆古賢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p> |
|
來自: 金日九 > 《宅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