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一個月的《怒晴湘西》完結了。磁選機 還記得在上個月開播時,怎么夸它的嗎? 都用上了爆款,神劇,系列最佳等諸多詞語形容。 但是,好好的佳作,說垮就垮。 從最開始8.5分的神仙開局,一路滑到了7.5分。 前面還在夸潘粵明挑戲眼光毒。 緊接著,他的一部雷劇就上線了。 播放量還緊追著《怒晴湘西》。 至于質(zhì)量和評分呢? 我也只能呵呵一笑了。 總之追一部《怒晴湘西》,一口毒奶,最后把臉都打腫。 果然追劇不易,且追且珍惜。 要說《怒晴湘西》最后垮在哪兒了?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節(jié)奏問題。 記得在該劇開播的前幾集,陳玉樓和羅老歪帶著人馬,一起趕到瓶山探寶。 從二姑耗子到貍子墳,從瓶山地宮到食人蜈蚣。 劇情干脆利落,一集一個爽點。 正是這樣的節(jié)奏,在盜墓尋寶的題材中,不僅保持刺激度,也讓觀眾跟隨線索,保持追劇熱情。 加上精良的制作和恐怖氣氛的渲染。 五星開局毫無爭議。 到了第五集,問題逐漸顯現(xiàn)出來。 從地宮逃出來,眾人尋找解決毒蜈蚣的辦法。 劇情開始分為兩條線。 一邊是談情說愛尋神雞,一邊是無腦探險闖地洞。 鷓鴣哨和紅姑兩人的感情戲份在這段顯現(xiàn)。 兩人算是嘻嘻哈哈開始培養(yǎng)感情了,可是找尋怒晴雞的劇情拖了一集之多。 節(jié)奏慢,劇情量少,讓本來就是三集的周播劇變得更加難以“解渴”。 這時候的陳玉樓,明明才損兵折將,沒過一會兒又不顧詛咒,開始勇闖地宮。 在昆侖下線后,劇集因為趕劇情,又開始頻繁死人。 找到怒晴雞,眾人借助鷓鴣哨的搬山術來到真正的地宮。 這一段對應著原著小說中24-27章。 最為精彩的有兩場戲,怒晴雞大戰(zhàn)六翅蜈蚣,還有鷓鴣哨丹井殺蜈蚣。 小說里的怒晴雞戰(zhàn)斗力爆棚,后面還大戰(zhàn)了黑琵琶精。 可是在劇中就早早領了盒飯,雞哥你死得好慘啊。 鷓鴣哨丹井殺六翅蜈蚣這一段,小說里寫得更為細致。 從裝死到搶了蜈蚣內(nèi)丹,殺死蜈蚣,以及壁畫、干尸都有詳細講述。 但劇中只用18分鐘呈現(xiàn)全過程,有些細節(jié)都是一帶而過。 而劇情節(jié)奏則是,一場波折死一個人。 六翅蜈蚣現(xiàn)身,為救鷓鴣哨,老洋人犧牲下線。 關山太保出現(xiàn),尸毒擴散,陳玉樓瘋魔,花靈誤刺而亡。 這段劇情的Bug也是很多。 明知道怒晴雞是蜈蚣天敵,為什么非得等到最后才用。 陳玉樓和別人中了尸毒,怎么就他一個人活下來,而且睡了一覺就好了。 而陳玉樓和鷓鴣哨的人物關系,也是跳躍式發(fā)展。 從殺兄妹之仇的冷漠,下一集就變成鼓舞士氣的盟友。 冰釋前嫌的節(jié)奏有點快。 可以說從10集到17集,《怒晴湘西》的節(jié)奏是從拖到趕。 整個模式就是,盜墓 — 死人 — 再盜墓 —再死人。 鷓鴣哨反反復復的回憶殺,也是讓人倍感乏味。 就是在這一段劇情里,劇情注水嚴重,劇集的豆瓣評分也是直線下滑。 而后,小楊子兵變,羅老歪被殺。 雖然小楊子在羅帥的欺壓下,黑化結局很明顯。 但是勾結馬振邦的橋段沒有一點線索呈現(xiàn),這完全都是為了推動劇情,編劇自己加。 鋪墊塑造的羅帥說掛就掛,完全不顧原著人物后面的命運。 脫離原著情節(jié),原著黨也失寵了。 說完劇情,再說到人物塑造方面。 在前三集的驚艷開局后,人物性格也走向扁平化。 編劇仿佛跟潘粵明有仇。 原本深諳世道、城府極深的陳玉樓,最后被編成強大男主光環(huán)的“廢柴”。 作為卸嶺魁首,總是馬后炮,還屢次秀出智商下限。 最后一部分,陳玉樓終于男人了一把,也算是照顧了一下潘老師。 從劇情上說,舍身救兄弟確實夠燃。 只是對于陳玉樓的人物塑造起不了根本改變。 畢竟對于一個首領來說,蠢是致命的弱點。 此外,深情的高偉光雖然是全劇的智商和武力擔當,可是也避免不了作為“男花瓶”的命運。 而辛芷蕾飾演的紅姑,人物塑造在眾人中算是出彩的。 這一方面得益于辛芷蕾的實力演繹。 另一方面是在眾多男性角色中,一個女性角色會更容易突出特色。 至于紅姑和鷓鴣哨的感情戲,也只是靠著紅姑幾場眼神戲來推動體現(xiàn),我猜編劇應該是一個直男單生狗吧。 在最后的大結局中,觀眾估計和我一樣,一直等待一個大爆點。 幻想中的結局,應該是眾人干掉反派,繼續(xù)探寶遇見最終Boss,然后鎩羽而歸。 前幾集憋著的氣,至少讓觀眾最后爽一爽。 可是劇里,馬振邦被果斷干掉,湘西尸王的對決也是動作戲居多。 尸王反反復復地被干倒,然后又一個勁兒地站起來,可是有點審美疲勞了。 讓人最受不了的是,最后一集竟然更加沒有什么實質(zhì)內(nèi)容。 陳玉樓歸來,受到父親認可,鷓鴣哨和紅姑定親,然后遠赴西域。 這種尾聲劇情,可以用不超過10分鐘交代完畢,可后期剪輯硬擴到了30分鐘。 難怪在影片結局后,有人指責《怒晴湘西》,把一部90分鐘電影,硬拆成20集網(wǎng)劇。 從劇集中段開始,就隱約感覺到了會垮。 沒想到最后還是被水到了。 但是一碼歸一碼,《怒晴湘西》的制作還是很用心的。 里面幾處場景的搭建,特別是最后一集的尸王地洞,從美術和攝影來說,確實有電影的質(zhì)感。 還有卸嶺與馬振邦軍隊的槍戰(zhàn)火拼。 一個長鏡頭,場景和人員調(diào)度都看得出來狠下心思了的。 只是一部網(wǎng)劇比起試聽呈現(xiàn),觀眾第一關注點還是故事情節(jié)。 是盜墓題材,那么主要任務就是盜墓。 可如今這類題材的通病就是磨磨蹭蹭,人在墓前演了一集了還不行動。 一個瓜給你介紹了什么品種,什么口感,多么甜,可就是不讓你吃。 本以為潘粵明的《怒晴湘西》能成為開年第一部爆款神劇。 沒想到如此的神仙開局都能跨下來,對盜墓又涼下半塊心。 所以日常發(fā)問,《白夜追兇2》到底什么時候出呢? |
|
來自: 昵稱6245064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