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瀏覽新聞時,得知中共北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馮翔自殺身亡的消息,不禁有幾分唏噓。讀著馮翔博客里的文字,被他的文采深深打動,被他失去愛子的悲傷所深深感染,為他的離去深感痛惜。 和幾位曾去北川采訪過的媒體朋友討論災(zāi)區(qū)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時,扎西劉的攝影作品深深震撼了我——貼在北川震后廢墟上的征婚啟事,宛如盛開的希望之花。 ![]() 清明時貼于北川縣城的征婚啟事 北川震后廢墟上的征婚啟事 這是江蘇廣電總臺主持人、東方文化周刊“中國名片”責編、首席攝影記者扎西劉于清明開放日期間在北川拍攝的一張照片。了解拍攝背景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征婚啟事上醒目的紅色字體讓人心里有幾分酸楚,亦有幾許溫暖。 5·12汶川大地震過去已近一年的時間,在大地震中,經(jīng)歷過慘痛的生死離別的人們,用徹骨的痛楚咀嚼著一種感情——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兄妹之愛,同學(xué)、同事、朋友之愛…… 在這些遭遇不幸的人們當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無法用語言來重新解讀這種感情:他們都在地震中失去了另一半,相互依靠、共同支撐的人突然離去,留給他們的是無盡的哀傷與追憶。 失去家園,失去愛人,失去孩子,失去姐妹兄弟,失去父母,失去夢想、失去希望……當曾經(jīng)擁有的一切幸福被地震奪去后,對生者的責任,對逝者的承諾,激勵著他們重新站起來,帶著愛與希望,勇敢地活下去…… 于是,他們把名字寫在了征婚啟事上,在他們的介紹里,常有“5·12喪偶”的字樣,祝福這些經(jīng)歷不幸卻無比堅強的人們,愿他們順利找到生命的另一半,相互支撐著活下去,用愛情溫暖彼此,用希望驅(qū)散陰霾。 注:清明時,為方便北川縣原居民進原城址祭拜親人,4月1日---4月5日為北川開放日,人們須憑北川縣城身份證才可進城。扎西劉4月3日上午到達北川禁城口,和警察和武警交涉了三小時才得以進城采訪。 山西新聞網(wǎng)記者 葛海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