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摘報 》( 2019年02月16日 06 版) 紀錄片《舊世界群像》拍攝于1972年,是原捷克斯洛伐克影像大師杜?!す强穗娪吧闹凶钪匾⒆钣杏绊懥Φ囊徊孔髌?,也是捷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影片拍攝完成后,因其關注鄉(xiāng)村中命運悲慘、失去勞動力的老人,主題過于灰暗,被捷克當局禁止放映長達17年之久,最終是捷克的文化部長、詩人Miroslav Valek出面挽救了該片,將其更名為《舊世界群像》而轉移了審查的壓力。 影片伊始,老婦吟唱:“一個小女孩穿過綠色的花園去打水,她發(fā)現(xiàn)一根金色的線,于是開始用線編織花環(huán)。一個男孩過來問她,‘你在用什么編織花環(huán)?’”當年的小女孩已變成如今的老婦,歌聲中早已沒有了青澀和懵懂,而是無奈和不堪回首。 一位只有一條腿的老人捧著自己與老伴的照片,感慨如今,“我孤獨得像一個稻草人”,當老人絕望至極時,他卻說道:“小鳥和靈魂都有快樂的歸屬,我希望她還可以回來?!币晃槐晦r(nóng)用車碾斷雙腿的老人自我調侃說:“我可能是世界上最接近大地的人”,他收割、放牧、采礦,自食其力。老人在沒有雙足的情況下,獨自建起了一座兩層小樓,當磚瓦匠們來到他的小屋時,卻發(fā)現(xiàn)該做的都已做好了。老人坐在木樁上,喃喃道:“不是錢,是生命,人人都有份……” 影片想表現(xiàn)的是各種各樣的老人的生活,導演拍攝了病人、退伍軍人、妓女、殘疾人、農(nóng)民、農(nóng)村知識分子、小買賣人、能工巧匠等各種類型的老人。這些奇特、貧窮、自私、悲劇性的老人們一直都過著艱難的生活,堅強地抗拒著歲月的殘酷,他們身上的韌性展露無遺,給人一種生活的啟迪。老人們地位卑微,無人關懷,只能自我勞作和娛樂;他們處在即將被新世界拋棄的邊緣,無可奈何,只能聽天由命。老人們的生活,正如影片的整體風格那樣:灰白、暗淡、虛無。 老人們的物質生活蒼涼之余,他們的精神世界更為蒼白。影片始終貫穿著問句:“生命中最珍貴的是什么?”這是導演哈那克對這些老人們生活狀態(tài)的疑問。然而老人們的回答遲疑、生澀、雷同;他們的描述空洞、蒼白、無味。這就像一個人沉寂在許多年的虛無后,詫異地發(fā)現(xiàn)有人在追問自己存在的價值,他必然語塞。從老人膚淺的回答中,得出當時的體制壓榨、剝奪人的內(nèi)在精神的客觀現(xiàn)實,這被當做是對當時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體制的再反思,也是該影片被禁17年的原因。 影片中一位老人追問:“我為什么害怕死亡,為什么害怕離開這個世界,而進入另一個世界呢?”沒有回答,鏡頭轉而出現(xiàn)廣袤的田野,老人開始了他又一次的播種,生命并沒有答案,活著就是不斷重復當下的活動。時間的深淵永遠不會停止它呼嘯而過的步伐,它吞噬著萬物,任何東西都消逝得無影無蹤,在時間中生命意志所展示的一切努力都虛妄不實。無需啞然失笑,導演的訪談對話沒有夸夸其談的大道理,也沒有故作深沉的閃光哲理,但正是這些最直接最不經(jīng)意的回答,體現(xiàn)出充滿舊世界節(jié)奏感的生命脈絡。 捷克斯洛伐克現(xiàn)代電影宗師哈那克用最樸實無華的手法,用最具壓迫力的黑白影像,把敏銳的洞察力和悲憫的人文關懷投射在遭遇重大變革的祖國,它作為歷史的印記,將永遠駐留在這個世界跳動不息的文化脈搏里。 ?。ā秶?0部經(jīng)典紀錄片:品味世界百年的光影波動》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年出版 桂清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