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既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又要學會正確地愛孩子。將孩子視作一個獨特的個體,減少過度控制。如果孩子被過度控制,一味服從父母或他人的安排、變成他人期望的樣子,他們往往畏懼改變,遇到挫折時容易逃避問題、喪失目標和信心。過度控制、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會助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會削弱孩子的自立與自律能力。孩子的人生屬于他/她自己,父母不能包辦替代。 父母自身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教材,是孩子最直接的觀察和模仿學習的榜樣。父母言行,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父母情緒,會傳遞給孩子。父母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父母表達情緒要有藝術性。 良好親子關系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各方面發(fā)展都有積極影響。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親子關系的特征不同,需求不同。早期的親子依戀關系很重要,是孩子早期對自我、他人、外界安全感認識的基礎。親子依戀關系會影響孩子多方面的發(fā)展,包括孩子的安全感、好奇心、人際關系。父母要從小與孩子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處理好孩子的分離焦慮。 每個孩子都生活在多重因素構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中,家庭是其最重要的成長環(huán)境。家庭教育的起點是讀懂孩子、讀懂自己。讀懂孩子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讀懂自己的情緒狀況是怎么樣的,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才能為孩子的成長儲存重要的資源。 邊玉芳:讀懂孩子,了解成長最佳期“ 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把握不同階段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在合適的時間里做適合的事,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孩子二三歲后,我發(fā)現(xiàn)周圍的家長就把與其同齡的小孩送去各種培訓班、興趣班。雖然我很猶豫,但是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也只能送孩子去各種輔導機構。我覺得這樣做不太對,但在什么時候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何種能力,我真的不知道,只能隨大流?!边@位向我求助的媽媽的困惑,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惑。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是目前家長和老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話對不對呢?既對又不對。孩子的一些能力和品質要從小培養(yǎng),一些能力和品質要到適合他受教育的年齡再去培養(yǎng)。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把握不同階段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在合適的時間里做適合的事,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到底“什么時候要關注孩子什么樣的品質養(yǎng)成”,而“什么時候孩子的行為我們不用太緊張”,這就需要了解不同階段的關注重點。 例如,幼兒階段,教育的重要任務是發(fā)展孩子的口語能力,培養(yǎng)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與好奇心,培養(yǎng)孩子形成人格的主動性,過早地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接受小學式教育的方式,是極其不當?shù)摹?/SPAN> 在小學階段,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關注學生成功感、勤奮感和自主感的培養(yǎng),重在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以學習習慣培養(yǎng)為例,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從心理機制的角度看,習慣是一種需要,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感到別扭、不自然。從腦機制的角度看,習慣是在重復出現(xiàn)的、有規(guī)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是大腦皮層上的興奮點之間建立起來的鞏固的暫時神經聯(lián)系。好習慣一旦形成便比較穩(wěn)定,而壞習慣一旦形成也比較難糾正。研究表明,學生在小學高年級時與初中、高中時期的學習習慣基本相似,這表明到小學高年級再去培養(yǎng)學習習慣效果就已不明顯了。 在中學階段,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鼓勵孩子同伴交往,引導探索和思考“我是誰”“我將來要做什么”等問題,讓孩子達成“自我同一性”,即對自我的確認和對有關自我發(fā)展的一些重大問題,諸如理想、職業(yè)、價值觀、人生觀等的思考和選擇,形成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人格。如果學生不能在中學階段達成自我同一性,對未來發(fā)展就會產生不良影響。 因此,如果不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順序、不同時期的特點,就會使他們錯過一些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和成長契機。只有掌握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把握孩子不同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才能減少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抓住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邊玉芳(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獨特資源 周建洋 作為一名工作30多年的老教師,我見過太多學生的成功,也見過不少學生的失敗。孩子的成功與失敗除了他們自身的努力、老師的教育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的家長。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視,但有不少家長卻沒有認識到自己是孩子成長的獨特資源,沒有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別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丹麥童話大王安徒生小時候生活的城市有許多貴族,而他的父親是一個鞋匠,母親是一個洗衣婦。周圍的貴族怕降低身份,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安徒生的父親很氣憤,但卻輕松地對安徒生說:“孩子,別人不和你玩,我來陪你玩?!备赣H為安徒生講故事,布置房間,帶他到街上觀察各類人的生活。安徒生在自己的房間里搭起玩具劇場,為自己的木偶做衣服。正是父母的鼓勵使安徒生的想象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他的作品為全世界的孩子帶來了歡樂。 愛因斯坦到四五歲時還不怎么會說話,以至于父母懷疑他是一個低能兒,請醫(yī)生來診斷。他對學校的呆板單調教育十分反感,學習很不用功,成績多門不及格,經常受到老師的指責。老師曾向他父親斷言:“你的兒子將一事無成?!贝蠹业闹S刺和譏笑,讓愛因斯坦十分灰心喪氣,他甚至不愿去學校,害怕見到老師和同學。但是父親卻鼓勵他:“我覺得你并不笨,別人會做的,你雖然做得一般,卻并不比他們差多少,但是你會做的事情,他們卻一點都不會做。我相信你一定會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睈垡蛩固沟哪赣H對自己的兒子也是悉心呵護和鼓勵。愛因斯坦小時候常常愛提出一些怪問題,如:指南針為什么總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時間?什么是空間?別人都以為他是個傻孩子,母親卻十分自信地對人說:“我的小愛因斯坦沒有任何毛病,他在思考,他將來一定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學教授。”正是母親的鼓勵堅持,讓愛因斯坦走過了人生最困難的時期。 教育家卡耐基小時候是大家公認的淘氣的壞男孩。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把繼母娶進家門,一邊向她介紹卡耐基,一邊說:“親愛的,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可讓我頭疼死了,說不定會在明天早晨就拿石頭扔向你,或者做出別的什么壞事,總之讓你防不勝防?!背龊蹩突饬系氖?,繼母微笑著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頭看著他,接著又看著丈夫說:“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但還沒有找到發(fā)泄熱忱的地方的男孩?!崩^母說得卡耐基心里熱乎乎的,眼淚幾乎滾落下來。就是憑著她這一句話,卡耐基日后創(chuàng)造了成功的28項黃金法則,幫助千千萬萬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無窮的潛力等待我們去激發(fā)。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對孩子的前途更關心,是孩子成長的獨特資源。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資源 父母的言行深深影響著孩子 讓孩子感受父母的力量 父母既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又要學會正確地愛孩子。將孩子視作一個獨特的個體,減少過度控制。如果孩子被過度控制,一味服從父母或他人的安排、變成他人期望的樣子,他們往往畏懼改變,遇到挫折時容易逃避問題、喪失目標和信心。過度控制、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會助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會削弱孩子的自立與自律能力。孩子的人生屬于他/她自己,父母不能包辦替代。 父母自身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教材,是孩子最直接的觀察和模仿學習的榜樣。父母言行,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父母情緒,會傳遞給孩子。父母要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父母表達情緒要有藝術性。 良好親子關系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各方面發(fā)展都有積極影響。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親子關系的特征不同,需求不同。早期的親子依戀關系很重要,是孩子早期對自我、他人、外界安全感認識的基礎。親子依戀關系會影響孩子多方面的發(fā)展,包括孩子的安全感、好奇心、人際關系。父母要從小與孩子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處理好孩子的分離焦慮。 每個孩子都生活在多重因素構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中,家庭是其最重要的成長環(huán)境。家庭教育的起點是讀懂孩子、讀懂自己。讀懂孩子會受到什么樣的影響,讀懂自己的情緒狀況是怎么樣的,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才能為孩子的成長儲存重要的資源。 邊玉芳:讀懂孩子,了解成長最佳期“ 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把握不同階段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在合適的時間里做適合的事,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孩子二三歲后,我發(fā)現(xiàn)周圍的家長就把與其同齡的小孩送去各種培訓班、興趣班。雖然我很猶豫,但是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也只能送孩子去各種輔導機構。我覺得這樣做不太對,但在什么時候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何種能力,我真的不知道,只能隨大流?!边@位向我求助的媽媽的困惑,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惑。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是目前家長和老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話對不對呢?既對又不對。孩子的一些能力和品質要從小培養(yǎng),一些能力和品質要到適合他受教育的年齡再去培養(yǎng)。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把握不同階段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在合適的時間里做適合的事,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到底“什么時候要關注孩子什么樣的品質養(yǎng)成”,而“什么時候孩子的行為我們不用太緊張”,這就需要了解不同階段的關注重點。 例如,幼兒階段,教育的重要任務是發(fā)展孩子的口語能力,培養(yǎng)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與好奇心,培養(yǎng)孩子形成人格的主動性,過早地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接受小學式教育的方式,是極其不當?shù)摹?/SPAN> 在小學階段,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關注學生成功感、勤奮感和自主感的培養(yǎng),重在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以學習習慣培養(yǎng)為例,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從心理機制的角度看,習慣是一種需要,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感到別扭、不自然。從腦機制的角度看,習慣是在重復出現(xiàn)的、有規(guī)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是大腦皮層上的興奮點之間建立起來的鞏固的暫時神經聯(lián)系。好習慣一旦形成便比較穩(wěn)定,而壞習慣一旦形成也比較難糾正。研究表明,學生在小學高年級時與初中、高中時期的學習習慣基本相似,這表明到小學高年級再去培養(yǎng)學習習慣效果就已不明顯了。 在中學階段,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鼓勵孩子同伴交往,引導探索和思考“我是誰”“我將來要做什么”等問題,讓孩子達成“自我同一性”,即對自我的確認和對有關自我發(fā)展的一些重大問題,諸如理想、職業(yè)、價值觀、人生觀等的思考和選擇,形成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人格。如果學生不能在中學階段達成自我同一性,對未來發(fā)展就會產生不良影響。 因此,如果不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順序、不同時期的特點,就會使他們錯過一些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和成長契機。只有掌握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把握孩子不同階段的發(fā)展任務,才能減少教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抓住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邊玉芳(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獨特資源 周建洋 作為一名工作30多年的老教師,我見過太多學生的成功,也見過不少學生的失敗。孩子的成功與失敗除了他們自身的努力、老師的教育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的家長。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視,但有不少家長卻沒有認識到自己是孩子成長的獨特資源,沒有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別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丹麥童話大王安徒生小時候生活的城市有許多貴族,而他的父親是一個鞋匠,母親是一個洗衣婦。周圍的貴族怕降低身份,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安徒生的父親很氣憤,但卻輕松地對安徒生說:“孩子,別人不和你玩,我來陪你玩?!备赣H為安徒生講故事,布置房間,帶他到街上觀察各類人的生活。安徒生在自己的房間里搭起玩具劇場,為自己的木偶做衣服。正是父母的鼓勵使安徒生的想象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他的作品為全世界的孩子帶來了歡樂。 愛因斯坦到四五歲時還不怎么會說話,以至于父母懷疑他是一個低能兒,請醫(yī)生來診斷。他對學校的呆板單調教育十分反感,學習很不用功,成績多門不及格,經常受到老師的指責。老師曾向他父親斷言:“你的兒子將一事無成?!贝蠹业闹S刺和譏笑,讓愛因斯坦十分灰心喪氣,他甚至不愿去學校,害怕見到老師和同學。但是父親卻鼓勵他:“我覺得你并不笨,別人會做的,你雖然做得一般,卻并不比他們差多少,但是你會做的事情,他們卻一點都不會做。我相信你一定會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愛因斯坦的母親對自己的兒子也是悉心呵護和鼓勵。愛因斯坦小時候常常愛提出一些怪問題,如:指南針為什么總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時間?什么是空間?別人都以為他是個傻孩子,母親卻十分自信地對人說:“我的小愛因斯坦沒有任何毛病,他在思考,他將來一定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學教授?!闭悄赣H的鼓勵堅持,讓愛因斯坦走過了人生最困難的時期。 教育家卡耐基小時候是大家公認的淘氣的壞男孩。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把繼母娶進家門,一邊向她介紹卡耐基,一邊說:“親愛的,希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他可讓我頭疼死了,說不定會在明天早晨就拿石頭扔向你,或者做出別的什么壞事,總之讓你防不勝防?!背龊蹩突饬系氖牵^母微笑著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頭看著他,接著又看著丈夫說:“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但還沒有找到發(fā)泄熱忱的地方的男孩?!崩^母說得卡耐基心里熱乎乎的,眼淚幾乎滾落下來。就是憑著她這一句話,卡耐基日后創(chuàng)造了成功的28項黃金法則,幫助千千萬萬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無窮的潛力等待我們去激發(fā)。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對孩子的前途更關心,是孩子成長的獨特資源。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資源 父母的言行深深影響著孩子 讓孩子感受父母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