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粲(?-318年),字士光 ,匈奴族,新興(今山西忻州)人,漢昭武帝劉聰之子,十六國時期漢國(后改稱前趙)君主,在位3個月。 建興二年(314年)正月,劉聰任命劉粲為丞相,兼任大將軍、錄尚書事,進封為晉王。 十一月,劉聰任命劉粲為相國、大單于,總領文武百官。劉粲自從擔任相國后,驕縱奢侈獨斷專行,疏遠忠誠賢德之人,親近奸邪諂媚之人,任性刻薄不施恩惠,拒絕勸諫掩飾過失。喜歡興建宮室,相國府模仿紫宮。劉粲擔任相國不久,百姓晝夜勞作,饑餓貧困,鋌而走險,死亡相繼,而劉粲不體恤他們 ,開始遭到國人的憎惡。 太興元年(318年)七月十九日,劉聰去世。七月二十日,劉粲即位,改年號為漢昌。將劉聰安葬于宣光陵,謚劉聰為昭武皇帝,廟號烈宗。靳太后等人年齡都不到二十歲,而且長得很漂亮,劉粲在宮內(nèi)日夜與她們淫亂,對于父親劉聰?shù)娜ナ酪惨稽c不悲哀。又大肆誅殺輔政大臣,將軍國大事全權(quán)交給靳準決斷。 不久,靳準將要發(fā)動叛亂,因金紫光祿大夫王延(《晉書》作王延年)年齡大而德高望重,便與他商議。王延不肯依從,馳馬準備向劉粲告發(fā)靳準的陰謀,路上遇見靳康,被劫持回來。靳準便領兵登上光極殿,派士兵抓住劉粲,數(shù)落劉粲的罪名后將他殺害,并給劉粲上謚號為隱皇帝。 靳準將劉氏皇族男女老幼全部斬殺于東市。又挖掘劉淵和劉聰?shù)牧昴?,斬斷劉聰尸身,焚毀劉氏宗廟。 太興二年(319年),靳準被其部下所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