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én wèi 【岑蔚】 【釋義】草木繁盛茂密。 【例句】王安石《游章義寺詩》:岑蔚鳥絕跡,悲鳴唯一蜩。 pì nì 【睥睨】 【釋義】眼睛斜著看,表示傲視或厭惡。 【例句】杜甫《南極》詩:睥睨登哀柝,蝥弧照夕曛。 xié jǔ 【絜矩】 【釋義】畫方形的用具,比喻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征道德上的規(guī)范。 【例句】顏真卿《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chuàng wěi 【創(chuàng)痏】 【釋義】創(chuàng)傷留下的痕跡,創(chuàng)傷。 【例句】張衡《西京賦》: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chuàng)痏。 bǎi hé 【捭闔】 【釋義】開合,指運用手段使聯(lián)合或分化。 【例句】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二六九:美人捭闔計頻仍,我佩《陰符》亦可憑。 ǒu shì 【耦世】 【釋義】隨順世俗,適應(yīng)社會。 【例句】《呂氏春秋·贊能》:耦世接俗,說義調(diào)均,以適主心,子不若我也。 dàn duò 【淡沲】 【釋義】風(fēng)光明靜的樣子。 【例句】杜甫《醉歌行》:春光淡沲秦東亭,渚蒲芽白水荇青。 diāo bì 【凋敝】 【釋義】形容殘缺破敗,可以指生活困苦或事業(yè)衰敗。 【例句】杜甫《送樊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天子從北來,長驅(qū)振凋敝。 guà hé 【掛閡】 【釋義】牽制,阻礙。 【例句】《世說新語·排調(diào)》:法師今日如著弊絮在荊棘中,觸地掛閡。 pēi 【醅】 【釋義】未經(jīng)過濾的酒。 【例句】白居易《落花》:勸君嘗綠醅,教人拾紅萼。 bǐng yí 【秉彝】 【釋義】秉持常理。 【例句】《詩經(jīng)·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cōng lóng 【璁瓏】 【釋義】玉石碰擊的聲音。 【例句】貫休《馬上作》:柳岸花堤夕照紅,風(fēng)清襟袖轡璁瓏。 kǔn yù 【閫域】 【釋義】范圍,境界。 【例句】劉禹錫《澈上人文集紀》:可謂八作者閫域,豈獨雄于詩僧間耶! chù zhì 【黜陟】 【釋義】官吏降免或升遷。 【例句】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zhěn niàn 【軫念】 【釋義】深深思念。 【例句】《梁書·沈約傳》:思幽人而軫念,望東皋而長想。 jiào jiào 【皭皭】 【釋義】潔白的樣子。 【例句】《韓詩外傳》卷一:“故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人之混污然。” wěng ǎi 【蓊藹】 【釋義】樹木茂盛繁密的樣子。 【例句】《抱樸子·博喻》:一條之枯,不損繁林之蓊藹。 huǒ mín 【火旻】 【釋義】秋日的天空 【例句】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秋岸澄夕陰,火旻團朝露。 yìn yìn rán 【慭慭然】 【釋義】小心謹慎的樣子 【例句】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dàng jué 【蕩潏】 【釋義】動蕩涌起 【例句】杜甫《北征》:邠郊入地底,涇水中蕩潏。 cāi yú 【猜虞】 【釋義】疑慮 【例句】《周書·文帝紀上》:朝廷若以悅堪為邊捍,乞處以瓜涼一藩。不然,則終致猜虞,於事無益。 jué kuáng 【譎誑】 【釋義】詭異怪奇,荒誕不稽 【例句】陸機《文賦》: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 wāng bì 【尪弊】 【釋義】體弱多病 【例句】《晉書·皇甫謐傳》:臣以尪弊,迷于道趣,因疾抽簪,散發(fā)林阜。 ōu yú 【甌臾】 【釋義】甌與臾。比喻地面洼陷不平之處。 【例句】《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知者。 dàn dàng 【澹蕩】 【釋義】淡泊閑適 【例句】李白《古風(fēng)》: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 cī xìn 【疵釁】 【釋義】過失 【例句】嵇康《與山世源絕交書》:久與事接,疵釁日興。雖欲無患,其可得乎? quē yí 【闕疑】 【釋義】對疑惑不解的東西不妄加評論。 【例句】《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 jiōng yǒu 【扃牖】 【釋義】門窗 【例句】歸有光 《項脊軒志》: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yí cuì 【夷粹】 【釋義】平和美好 【例句】劉義慶 《世說新語·尤悔》: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無得保其夷粹。 dàng míng 【宕冥】 【釋義】昏暗 【例句】王褒《洞簫賦》: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暏天地之體勢,闇于白黑之貌形。 bì fèi 【蔽芾】 【釋義】幼小的樣子。一說茂盛的樣子。 【例句】《詩經(jīng)·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欺茇。 bì jī 【襞積】 【釋義】聚集 【例句】尤袤《寄友人》:胸中襞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 xū héng 【盱衡】 【釋義】揚起眉毛,睜大眼睛。 【例句】劉孝標《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hǒu yù 【呴吁】 【釋義】怒吼;大叫 【例句】《論衡·雷虛》:隆隆之聲,天怒之音,若人之呴吁矣。 juān huì 【涓澮】 【釋義】細小的水流。 【例句】謝眺《高松賦》:夫江海之為大,實涓澮之所歸。 bò huà 【擘畫】 【釋義】籌劃;布置 【例句】宋蘇軾《乞賑濟浙西七州狀》:本司除已與提轉(zhuǎn)商量,多方擘畫準備外,有合申奏事件,謹具畫一如左。 qì lì 【磧礫】 【釋義】淺水中的沙石 【例句】《抱樸子·廣譬》:摩尼不宵朗,則無別于磧礫。 nào nì 【淖溺】 【釋義】柔軟 【例句】《淮南子·原道訓(xùn)》: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於天下者,以其淖溺潤滑也。 cuò nǜ 【挫衄】 【釋義】挫折,失敗 【例句】《南史·羊侃傳》:若多,則一旦失利,自相騰踐,門隘橋小,必大致挫衄。 chūn xuān 【椿萱】 【釋義】古稱父為“椿庭”,母為“萱堂”,因以“椿萱”為父母的代稱。 【例句】唐·牟融《送徐浩》詩:知君此去情偏急,堂上椿萱雪滿頭。 jiě chéng 【解酲】 【釋義】醒酒,消除酒病。 【例句】孟浩然《戲主人》:客醉眠未起,主人呼解酲。已言雞黍熟,復(fù)道甕頭清。 tà rán 【嗒然】 【釋義】心境空虛、物我兩忘的樣子。 【例句】白居易《廬山草堂記》: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后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diāo zhài 【凋瘵】 【釋義】衰敗 【例句】杜甫《裝游》:大軍載草草,凋瘵滿膏肓。 kuàng yǎng 【曠瀁】 【釋義】寬闊的樣子 【例句】馬融《長笛賦》:彷徨縱肆,曠瀁敞罔,老莊之概也。 nì xiá 【匿瑕】 【釋義】包容缺點,指寬宏大量。 【例句】《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wǎn shè 【綰攝】 【釋義】掌握,控制。 【例句】李絳《兵部尚書王紹神道碑》:公以材智,任職忠勤,注意不疑,可以進退海內(nèi)之士,可以綰攝天下之柄。 yīng mí 【纓縻】 【釋義】捆綁 【例句】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屈膝厥角,請受纓縻。 bō yuè 【播越】 【釋義】流亡 【例句】高適 《東征賦》:姑不隱而不仕,宜其漂淪而播越。 hè hè 【熇熇】 【釋義】火勢熾盛的樣子 【例句】《詩經(jīng)·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wēi ruí 【葳蕤】 【釋義】葳蕤,形容枝葉繁盛,羽毛裝飾華麗鮮艷的樣子,也可形容植物生長茂盛的樣子,也可比喻詞藻華麗 【例句】唐張九齡《感遇》: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