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干勾于說故事(作者原創(chuàng)授權(quán)) 《水滸傳》中最成功的人物無疑是宋江,一個紋面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但論起權(quán)謀之術(shù),無一人能出其右。深諳厚黑學的公明哥哥,把梁山上每個人的性格都分析得非常透徹,缺錢的撒錢,自尊心強的給足面子,從上山伊始,就開始拉幫結(jié)派,逐步架空前任領(lǐng)導,培養(yǎng)出大批忠于自己的班底,昔日打家劫舍的綠林好漢,逐步進化成為“替天行道”的朝廷預備役。 在宋江正式接手梁山之前,八百里水泊梁山經(jīng)歷了兩任總裁。白衣秀士王倫因為“嫉賢妒能”被林沖火并,擁護晁蓋成為第二代寨主。 晁蓋沒有明確的目標,反正兄弟們有把子力氣,沒飯吃了就“做一票買賣”,搶到哪算哪,盡管不能給兄弟們美好的未來,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擁護,梁山和其他山頭沒什么不同,就是靠搶過日子的山賊,直到宋江入伙后,這種局面發(fā)生了不可逆轉(zhuǎn)改變。 其實,宋江還沒加入梁山陣營前,就已經(jīng)譽滿江湖了,擅長跑路的宋江,每到一地必定招募一批粉絲,成為自己的“兄弟”,從三打祝家莊開始,宋江戰(zhàn)必勝、攻必克,聚義廳改成忠義堂,還豎起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種種跡象表明,宋江的威信已超過晁蓋,經(jīng)過宋江的精心打造,梁山好漢已經(jīng)不是單純打家劫舍的強盜了,而是蟄伏在梁山上的一伙“除暴安良”的豪杰。 眼瞅著梁山變了味,晁蓋心里憋屈,要想重新掌握主動權(quán),還得親自上戰(zhàn)場,拎著刀砍人,讓江湖上的同行們看看,梁山的老大,還是我晁蓋!曾頭市搶馬案,給了晁蓋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