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們來茶座說相聲 據(jù)說現(xiàn)在相聲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所謂主流,就是那些以說“歌頌”相聲為主的,但卻沒有什么市場價值的相聲,而“非主流”相聲,如郭德綱之流,卻扎根民間,以他們被主流鄙視的“俗”而占領(lǐng)市場。 京劇何嘗不是 這樣?京劇其實也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主流是靠大投入排新編戲、不靠賣座靠財政立足的,而非主流就是那些民間劇團,也包括京劇茶座這樣的組織。之所以小編敢于把京劇茶座這樣的草根自助式的活動也歸為非主流的“京劇”組織里去,是因為從它的活動形式里可以看到茶座具備京劇傳播的許多要素。 首先,相聲藝人來到茶座展示他們的演唱,一來是練功,二來也是傳播相聲,他們也是“非主流”,他們知道他們的市場在哪里。以前也有評彈藝人來茶座唱京劇,都是一樣的道理,只有吃財政才不免高高在上。 其次是傳承。茶座越來越多看到家長帶著孩子來聽戲的,甚至2、3歲的孩子都來,父母長輩帶來聽戲的更多。也有朋友、同學帶來一起聽戲的。這種傳遞方式有一個特點是自己演唱讓親友欣賞,這種傳遞、影響的作用無疑要去劇場看演出要強烈。 再次是交流。茶座的形式是比較開放的,不是會員制,沒有圍墻,喜歡唱、喜歡聽,不管是本地的、外地的、約好的、路過的,只要想聽、想唱,都可以隨時進入,而且固定每周六。 還有一個就是它的輻射性。這與西湖區(qū)文化館的獨特位置也有關(guān)系,也與文化館開放辦館的宗旨有關(guān)系。能夠吸引到周圍的游人駐足、甚至饒有興趣地欣賞和參與,誰說不是傳播京劇最好的方式呢? 所以,雖然京劇茶座不過是草根、不過是自發(fā)自助自娛自樂的一種活動形式,但是我們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京劇茶座所起到的作用看起來不起眼的,然而細水長流、久久為功,也值得自豪! 主持人:張曉鶯 家里來了客人 (邢珊、李寅飛、葉蓬、張曉鶯) 顧雙龍《太真外傳》 姚興文《貴妃醉酒》 華天祜《狀元譜》 汪琴烜《沙家浜》 何鳳《文昭關(guān)》 蔣國華《趙氏孤兒》 李華(山東青島)《鍘美案》 胡少玫《鎖麟囊》 周鳴《掛帥》 陳平《借東風》 董金花《鎖麟囊》 大老崔《盜御馬》 潘谷萍《釣金龜》 楊寧《珠簾寨》 李寅飛葉蓬《斷密澗》 葉蓬《逍遙津》 邢瑞金《鳳還巢》 曹浩《三家店》 沈敏之《甘露寺》 朱曉強《李陵碑》 鐘強《女起解》 李寅飛、葉蓬《斷密澗》 葉蓬《逍遙津》 姚興文《貴妃醉酒》 華天祜《狀元譜》 楊寧《珠簾寨》 鐘強《女起解》 大老崔《盜馬》 顧雙龍《太真外傳》 朱曉強《李陵碑》 何鳳《文昭關(guān)》 董金花《鎖麟囊》 沈敏之《甘露寺》 邢瑞金《鳳還巢》 陳平《借東風》 曹浩《三家店》 李華《鍘美案》 汪琴烜《沙家浜》 潘谷萍《打龍袍》 蔣國華《趙氏孤兒》 周鳴《穆桂英掛帥》 感謝 陳平、陳仕敏、董金花 提供本期視頻 ![]() ![]() ![]() ![]() ![]() ![]() ![]() ![]() ![]() ![]() 京胡:潘谷龍、王躍 京二胡:王躍 月琴:馬蓮娣、王嘉山 中阮:李棱木 鼓師:翟滿洲 大鑼:陳寶國 鐃鈸:汪定焓、李青云 小鑼:沈田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