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開二疊紀-三疊紀生物大滅絕之謎 大約2.52億年前,地球經(jīng)歷了災難性的破壞,這是一場嚴重的滅絕事件,幾乎消滅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高達70%的陸地脊椎動物被殺死,96%的海洋物種,包括以前曾在其它兩個大規(guī)模滅絕事件中幸存下來的三葉蟲 這次事件被稱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它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性事件。 普遍認為氣候變化是這次生物大滅絕的罪魁禍首,更具體地說,西伯利亞的長期火山活動將大量物質(zhì)噴入大氣層,使世界在灰燼中包裹了一百萬年,同時阻擋陽光,使臭氧變薄,降下酸雨,溫度上升。 現(xiàn)在,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了海洋生物的消失原因:氣溫升高加速了海洋生物的代謝,增加了它們的氧氣需求,同時消耗了海洋的氧氣。 我們今天再次遇到類似的大氣變暖,其速度比二疊紀-三疊紀生物滅絕時快得多,那次滅絕事件發(fā)生之前已經(jīng)顯示了70萬年的警告信號。 華盛頓大學的海洋學家賈斯汀·佩恩說“我們已經(jīng)對導致大滅絕的原因進行了機械預測,可以直接用化石記錄進行測試,然后我們就可以預測瀕臨滅絕的原因。“ 該團隊對大滅絕期間地球所經(jīng)歷的變化進行了計算機模擬。在西伯利亞火山爆發(fā)之前,溫度和氧氣水平與今天相似,這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基線。 然后,他們在模型大氣層中升高了溫室氣體,以模擬噴發(fā)后的條件,使海面溫度上升約11攝氏度。 果然,這導致了大約76%的氧氣消耗, 大約40%的海底(主要是在更深的海洋深處)完全耗盡了氧氣。 為了觀察這將如何影響海洋生物,該團隊將來自61個現(xiàn)代物種的氧氣需求數(shù)據(jù)插入到模擬中。結果發(fā)現(xiàn):那是一場災難。 華盛頓大學的海洋學家柯蒂斯·道奇說:“很少有海洋生物停留,它們要么逃跑,要么滅亡。” 受打擊最嚴重的是對氧氣最敏感的生物,在遠離赤道的高緯度地區(qū)造成最明顯的破壞。當團隊將他們的結果與化石記錄進行比較時,它確認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 這是因為生活在赤道附近較溫暖水域的動物可以遷移到更高的緯度,在那里他們將找到與他們剛剛離開的棲息地相似的棲息地,但已經(jīng)生活在高緯度地區(qū)的動物無處可去。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占大死亡海洋多樣性喪失的50%以上。其余因素可能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例如來自西伯利亞的二氧化碳酸化,以及臭氧變稀導致的植物生命急劇下降。 研究人員說,我們應該重視地球氣溫上升。 自1880年以來,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0.8攝氏度, 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長發(fā)生在1975年以后,地球海洋的變暖正在加速。 佩恩說:“如果不改變二氧化碳排放,到2100年,上層海洋變暖將接近二疊紀晚期變暖的20%,到2300年將達到35%至50%之間。這項研究強調(diào)了在人為氣候變化下由類似機制引起的大規(guī)模滅絕的可能性?!?/p> 人類須記住這一點。 該團隊的研究成果發(fā)表在《科學》雜志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