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標注好多同學在私信中向我詢問如何如何掌握,今天就做了一張圖讓你把我平法那些事,讓你不再因為鋼筋問題被監(jiān)理說道,也不再因為鋼筋問題被班組玩弄于鼓掌之間,話不多說先看下圖梁的幾種鋼筋分別在哪些地方,名字是什么呢? 看了梁的各種構造后可以看看最關鍵的兩種標注方式:梁的原位標注的內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縱筋、梁下部鋼筋、附加箍筋或吊筋以及當梁上集中標注不適用于某跨或某懸挑部分時,施工時按原位標注數值取用。(1) 梁支座上部縱筋 ① 當上部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② 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相連,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面。 ③ 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不同時,須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 (2) 梁下部縱筋 ①當下部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②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注寫時角筋寫在前面 ③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將梁支座下部縱筋減少的數量寫在括號內。 ④當梁的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筋均為通長筋,且多數跨配筋相同,可加注下部縱筋,用分號;隔開。 平法梁的詳細標注 解讀內容如下:集中標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懸挑,截面為300*600;箍筋為I級鋼筋,直徑8,加密區(qū)間距為100,非加密區(qū)間距為200 ,均為兩肢箍;上部通長筋為2根直徑22的二級鋼; 原位標注表示:支座1上部縱筋為4根直徑22的二級鋼,支座2兩邊上部縱筋為6根直徑22的二級鋼分兩排,上一排為4根,下一排為2根;第一跨跨距3600,下部縱筋為3根直徑18的二級鋼,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縱筋為4根直徑18的二級鋼,全部伸入支座;以后類推。 1. L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250mm) Ln: 梁凈跨; 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2. 一級抗震加密區(qū)>=2Hb(梁截面高度),二至四級>=1.5H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