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大家最熟悉的恐怕是四總穴,那么十二總穴指的是什么呢?十二總穴,是無極針法創(chuàng)始人李長俊老師的治病法門。小編認為,這是對四總穴的升華與拓展。有了它,身體從上到下、從外到內(nèi)的病癥,統(tǒng)統(tǒng)可以找到針灸治療方案??梢哉f,十二總穴,是無極針法的入門基礎。 【十二總穴訣】 頭顱太沖求,顏面合谷收; 頸項尋列缺,腰背委中求; 胸脅尋內(nèi)關,肚腹三里留; 小腹三陰交,四肢在外周; 昏厥井出血,急救找水溝; 臟腑八脈求,陰陽飛龍收。 太沖穴,乃肝經(jīng)原穴,五行屬土。肝經(jīng)上達巔頂,肝在八卦屬巽卦,位東南,稱地戶,所治病從頭目、咽、兩脅、小腹、股內(nèi)、下肢到足部。在太沖與行間之間連線的中點,有穴叫頭痛穴,治一切頭痛,此穴董氏奇穴叫火硬。太沖上五分,第一、二跖骨結合緣有穴,董氏奇穴,名火主。 陽明大腸經(jīng)上行入齒,夾鼻旁,在迎香穴交胃經(jīng),故治療對側(cè)牙疼、鼻塞、面部口腔病等。大腸與肺相表里,五行配金,大腸陽金,歸乾卦,配天,司衛(wèi)氣開闔,故合谷為解表之要穴,采用合谷穴淺刺針法。 治牙疼,配患側(cè)翳風;鼻塞,配迎香、上迎香;鼻炎,再加印堂、百會;眼疾,配外關、眼部穴;口腔問題,配外勞宮。配足三里、百會,補中益氣,升陽舉陷;與太沖配,名開四關。合谷旁第二掌骨橈側(cè),分部人體全息穴,治全身??;合谷向腕方向有靈骨穴(董氏穴),大白(三間),二穴相配治療右寸脈不及的坐骨神經(jīng)痛。靈骨補腎,補陽要穴。 列缺是大腸經(jīng)與肺經(jīng)的絡穴,與合谷配治感冒,配三商、魚際治喉嚨痛有痰。從上肢全息元來看,列缺橫向位于頸部,縱向位于人體前正中線,所以治頸部病,也通任脈。 治頸肩痛,后溪透中渚,列缺配陽陵泉,叫“消痛三針”。臺灣王昭章先生的天皇四針加頸絕。兩組相結合威力更大。列缺通任脈,配照海,治慢性咽炎,加咽炎穴(勞宮稍下方痛點)。 腰背為太陽經(jīng)與督脈循行之地,委中穴為足太陽經(jīng)合穴和下合穴。外感寒濕腰痛,合谷、委中、昆侖淺刺解表,若不解,飛龍通督,立愈。 扭傷岔氣腰痛,手腕有多個穴位,都可治療,依筆者經(jīng)驗,在立掌時手腕有三筋,外邊兩筋外緣在腕橫紋處,取患側(cè)兩穴,從手背向腕方向斜刺,讓患者活動,應用幾十年,幾乎神效。 慢性腰痛,可刺天皇、地皇,并在委中及委中上一、二、三寸,此四穴處點刺放血。腎虛腰痛,可選委中、昆侖、太溪、腎關(董穴陰陵泉下1.5寸)。 內(nèi)關是厥陰心包經(jīng)的絡穴,通陰維脈,善調(diào)胸脅氣機不暢,也調(diào)胃氣不舒,多配公孫;與外關相對,二穴多用透針。 內(nèi)關是治療心臟病必用穴,善調(diào)心律失常,多配第二掌骨心穴、左天宗穴。 個人經(jīng)驗:治療心部疾患多左部取穴;治胸脅部岔氣,配患側(cè)青靈穴,效果很好。在內(nèi)關稍上方,約小臂腕肘紋連線下三分之處,有穴名降糖穴(淺刺),可降血糖。 足三里為公認的長壽穴,腹部疾病皆可用。 內(nèi)關、公孫、足三里相配,就是簡易中土斡旋方,加天樞則更妙。胃痛嘔吐配內(nèi)關,腹部酸痛多配陽陵泉。 治胃病時,可配第二掌骨中點胃穴、口角下一寸胃穴和耳部胃穴。腹瀉配止瀉穴(臍與恥骨連線中點)、足臨泣與地五會之間止瀉穴;中氣下陷可配合谷、靈骨、百會或升提穴(平衡穴)。 三陰交是足太陰、足厥陰、足少陰相交處,善治小腹疾病,一切婦科病必選。痛經(jīng),單取即效,也可配女福穴(丘墟穴稍下方)、膻中;崩漏,配地機、隱白、斷紅。 普通泌尿系感染,可選三陰交,配列缺、中極;前列腺疾病,可選三陰交、中極、曲骨和曲骨旁一寸兩穴。 此指左手對應右足,右手對應左足,左肘對應右膝,右肘對應左膝,在相應穴位或位置找痛點取穴,治療四肢病療效好。 舉例,如在手大拇指,指掌關節(jié)赤白肉際踝穴,交叉治踝扭傷,效果好。 任何原因的昏厥,手十二井穴刺出血,立即清醒。也可加刺耳垂、耳尖出血,然后送醫(yī)院檢查治療。 筆者治療小兒高熱驚厥,刺血后立醒。個人體會此法對昏厥實證、中風閉證更適合。 此法用于陽虛脫證,癥見脈微欲絕,冷汗淋漓,可配啞門、勞宮、三陰交、涌泉、太溪、中脘、環(huán)跳、足三里、合谷。也可配合獨參湯急救。 《標幽賦》云:“陰蹺、陽維,并督帶,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陰蹺、陰維、任沖脈,去心腹脅肋在里之疑?!焙笫烙址Q四陽同治與四陰同治。 在傳統(tǒng)配穴基礎上,結合筆者個人經(jīng)驗和其他老師的研究成果組成了新的配穴,茲介紹如下。 公孫內(nèi)關胃心胸,三里中脘配亦同。 逆氣上沖發(fā)奔豚,中寒神闕艾灸用。 列缺頭項配照海,咳喘呃逆咽干痛。 淋證經(jīng)帶失眠癥,太溪陰陵中極從。 后溪申脈頭項背,四肢關節(jié)腰與腿。 背四關穴落百會,寒甚太陰針法隨。 外關臨泣寒熱證,頭面五官股節(jié)痛。 利膽調(diào)經(jīng)治乳癇,液門大陵離卦生。 此指無極針法中的飛龍針法。飛龍針法,可以調(diào)節(jié)陰陽,疏通十二經(jīng)脈,培育元氣。其中,飛龍通督,主要有補氣補陽之功,適用于虛寒證、氣虛證、中氣下陷證、髓海不足證;潛龍入海,適用于陰虛陽亢證,治療失眠、情志病等;五氣朝元,主要補陽、補氣;天門地戶,適用于情志病、氣致病,重在調(diào)理脾胃。 |
|
來自: 孔小妹q71aq8a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