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法先生書法賞析
程秉洲
高軍法先生是一位極具個性、極具特色的大書法家,其作品寓剛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勁于婉媚之內(nèi)。他的書法藝術之路是從唐楷入手,以顏真卿為基,追研二王,廣搜博采,碑帖兼修,形美、意美、韻味足。小作品大氣十足,大作品精致精微,章法布局不拘形式,線條扎實靈動,筆法靈活多變,千變?nèi)f化,潤筆雋秀,漫筆靈動,澀筆遒勁。
繼承傳統(tǒng),沖破傳統(tǒng),不斷自我否定,沖破自我,達到新的自我。任何書法家都必須經(jīng)過師古臨碑帖,刻意從形似到神似的第一階段,追求古意,追求有出處,有筆力。從入帖到出帖是第二階段,就是否定古人,沖破古人的過程。中國書畫講傳承、講相同點,而西洋畫講不同、講創(chuàng)新。光講傳承,千人一面,千古一律,書法就不可能成為藝術了。王羲之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大家,他的行書、草書擺脫了曹魏、晉以來隸書、楷書的規(guī)矩,寫得流動、連綿、逸氣、靜氣,才稱上書圣。書法的第三階段,或者說境界,就是情之所至,物我兩忘,盡情揮灑。所謂非法非非法,無意佳乃佳,就是這種狀態(tài)或境界。到了這種境界,書法就能稱為上乘之作的藝術品,做到形態(tài)美、質感美、韻律美、氣勢美、意境美、風格美、自然美。軍法先生的書法,有傳承更有創(chuàng)新,雅俗共賞更注重雅。隨心所欲而不愈規(guī),靈活多變又法度嚴謹,融入隸篆、章草等筆意,豐富多彩。他的作品重造大勢,大空間、大格局,有膽量、有智慧。在白紙黑字之間營造出多元效果。大空間、大格局不是靠篇幅大、字大來營造的??空路ā⒉季?、筆墨線條等產(chǎn)生的集群效果,從而產(chǎn)生震撼力、視覺沖擊力。華山的險和江南園林的秀都令人震撼,而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軍法先生的作品更像江南園林,不是開門見山,而是柳暗花明,別有洞天般的驚喜、驚艷。
制造矛盾、化解矛盾,制造沖突、化解沖突,天翻地載,萬殊一象,這是軍法先生作品的一大特點,也是魅力所在。他的書法作品沒有危樓高百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卻像一個柔情似水的女子,平靜的外表當中內(nèi)心波瀾起伏、洶涌澎湃。他的作品從大處謀篇,筆法、結構、章法行氣渾然一體,在沖突中求和諧,共榮共生。
字的大小、長短、方圓變化無窮。墨的濃淡、干潤,用筆粗細、輕重、徐疾、虛實、剛柔,以俯仰、倚正、疏密,延伸跌宕和疏密等各種的處理上,在矛盾、沖突中尋求和諧、統(tǒng)一,知其陽、必知其陰,知其黑、必知其白,知黑守白,畫面干凈空靈。許多人以為空靈就是留白。不是空處必靈,靈處必空。所留的空白都必須依靠實體的襯托與暗示才能產(chǎn)生空靈的效果。如,在白紙上畫一條小船,空白處便成了水,否則還是白紙。軍法先生對此悟得很深,沒有深厚的積淀,難得其妙;沒有常年的積累,難得瞬間。
書法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既有共同的審美,也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高軍法先生是何紹基的傳承人,也有人說他的書法是展覽體,甚至有人說也屬于“丑書”。我認為,他的書法就是他,獨具一格,展覽體也不能一概否定。書法上升為藝術以后,不是書面交流的載體,藝術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書法藝術欣賞,起碼要會賞形、賞質、寄情。他的字型美,歪歪斜斜,卻字字穩(wěn)穩(wěn)當當。他的字質感好,字法、筆法靈活多變,章法如行云流水,疏可走馬,密不透風,計白當黑,妙趣橫生。墨法“帶躁方潤,將枯遂濃”。達到了“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談笑”的境界。
我完全相信,軍法先生書法藝術一定能行穩(wěn)、走遠,意清致遠。
2019.2.21于半水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