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甲子乙丑海中金——以子曰水,又為湖,又為水旺之地。兼金死于子,墓于丑,水旺而金死墓,故曰海中之金也。又曰:氣在包藏,使極則沉潛。
【原文】丙寅、丁卯爐中火——以寅為三陽(yáng),卯為四陽(yáng),火既得位,又以寅卯之木生之。此時(shí)天地開爐,萬物始生,故曰爐中火也。天地為爐,陰陽(yáng)為炭。
【原文】戊辰、已巳大林木——以辰為原野,巳為六陽(yáng)。木至六陽(yáng)則枝榮葉茂,以繁茂之大林木而生原野之間,故曰大林木也。聲播九天,陰生萬傾。
【原文】庚午、辛未路旁土——以未中之木,生午中之旺火,火旺則土于敗而受刑。土之所生,未能育物,猶路旁土也。壯以及時(shí),乘厚載水,多不喜木。
【原文】壬申、癸酉劍鋒金——以申酉金之正位,兼臨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則成剛矣。剛剛無逾于劍鋒,故曰劍鋒金也。虹光射斗牛,白刃凝霜雪。
【原文】甲戌、乙亥山頭火——以戌亥為天門,火照天門,其光至高,故曰山頭火也。天際斜暉,山頭落日,散綺因以反照,舒霞本自余光。
【原文】丙子、丁丑澗下水——以水旺于子,衰于丑,旺而反衰,則不能為江河,故曰澗下水也。山環(huán)細(xì)浪,雪涌飛湍,深流三峽之傾,澗壑千尋之例。
【原文】戊寅、己卯城頭土——以天干戊己屬土,寅為艮山,土積而為山,故曰城頭之土也。天京王壘,帝里金城,龍?bào)辞Ю镏危⒕崴木S之勢(shì)也。
【原文】庚辰、辛巳白臘金——以金養(yǎng)于辰,生于巳,形質(zhì)初成,未能堅(jiān)利,故曰白臘金也。氣漸發(fā)生,金弱在礦,交棲日月之光,凝象陰陽(yáng)之氣。
【原文】壬午、癸未楊柳木——以木死于午,墓于未。木既死墓,雖得天干壬癸之水以生之,終是柔木,故曰楊柳木。萬縷不斷之絲,千條不針之線。
【原文】甲申、乙酉井泉水——金臨官在申,帝旺在酉,金既生旺,則水出以火,然方生之際,力量未洪,故曰井泉水也。氣息而靜,過而不竭,出而不窮。
【原文】丙戌、丁亥屋上土——以丙丁屬火,戌亥為天門,火既炎上,則土非在下而生,故曰屋上土也。以火木而生旺,是從增其勢(shì),至于死絕,喜以安。
【原文】戊子、己丑霹靂火——丑屬土,子屬水。水居正位而納音乃火,水中之火,非龍神則無,故曰霹靂火。電掣金蛇之勢(shì),云驅(qū)鐵騎之奔,變化之象。
【原文】庚寅、辛卯松柏木——以木臨官在寅,帝旺在卯,木既生旺,則非柔弱之比,故曰松柏木也。揚(yáng)雪凌霜,參天覆地,風(fēng)撼奏笙簧,雨余張旗旆。
【原文】壬辰、癸巳長(zhǎng)流水——辰為水庫(kù),巳為金長(zhǎng)生之地,金則生水,水性已存,以庫(kù)水而逢生金,泉源終不竭,故曰長(zhǎng)流水也。勢(shì)居?xùn)|南,貴安靜。
【原文】甲午、乙未沙中金——午為火旺之地,火旺則金敗。未為火衰之地,火衰則金冠帶,敗而方冠帶,未能作伐,故曰沙中金也。
【原文】丙申、丁酉山下火——申為地戶,酉為日入之門。日至此時(shí)而藏光也,故曰山下火。酉沉兌位,復(fù)喜東南,出震明離,其光愈輝,暗惡火,明喜濟(jì)。
【原文】戊戌、己亥平地木——戌為原野,亥為木生之地。夫木生于原野,則非一根一林之比,故曰平地木也。惟資雨露之功,不喜雪霜之侵。
【原文】庚子、辛丑壁上土——丑雖土家正位,而子則水旺之地,土見水多則為泥也,故曰壁上土也。氣具閉塞,物尚包藏,掩形遮體,內(nèi)外不及故。
【原文】壬寅、癸卯金泊金——寅卯為木旺之地,木旺則金羸。且金絕于寅,胎于卯,金既無力,故曰金泊金。氣尚寅則金形絕地,薄若繒縞,乃云。
【原文】甲辰、乙巳覆火燈——辰為食時(shí),巳為禹中,日之將午,艷陽(yáng)之勢(shì),光于天下,故曰覆燈火。金盞搖光,玉臺(tái)吐艷,照日月不照處,明天地未明時(shí)。
【原文】丙午、丁未天河水——丙丁屬火,午為火旺地,而納音乃水,水自火出,非銀漢不能有也,故曰天河水。氣當(dāng)升降,沛然作霖,生旺有濟(jì)物之功。
【原文】戊申、己酉大驛土——申為坤,坤為地;酉為兌,兌為澤。戊己之土加于坤澤之上,非其他浮薄之土,故曰大驛土。氣以歸息,物當(dāng)收斂,故云。
【原文】庚戌、辛亥釵釧金——金至戌而衰,至亥而病,金既衰病,則誠(chéng)柔矣,故曰釵釧金。形已成器,華飾光發(fā),厭乎生旺,貴乎藏體,火盛傷形,終為不喜。
【原文】壬子、癸丑桑柘木——子屬水,丑屬金,火方生木,金則伐之,猶桑柘方生,人便成伐,故曰桑柘木也。氣居盤屈,居于水也,未施刀斧之勞。
【原文】甲寅、乙卯大溪水——寅為東北,維卯為正東。水流正東,則其性順,而川澗池沼俱合而歸,故曰大溪水。氣出陽(yáng)明,水勢(shì)恃源,東流滔注,故云。
【原文】丙辰、丁巳沙中土——土庫(kù)在辰而絕在巳,而開下丙丁之火至辰冠帶,而臨官在巳,土既庫(kù)絕,旺火復(fù)興生之,故曰沙中土。土疏氣散故不宜。
【原文】戊午、己未天上火——午為火旺之地,未中之木又復(fù)生之,火性炎上又逢生地,故曰天上火。氣過陽(yáng)宮,重離相會(huì),炳靈交光,發(fā)焰炎上,故云。
【原文】庚申、辛酉石榴木——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此時(shí)木則絕矣,惟石榴之木復(fù)實(shí),故曰石榴木。氣歸靜肅,物漸成實(shí),木居金上,其味秋果成實(shí),故云。
【原文】壬戌、癸亥大海水——冠帶在戌,臨官在亥,水則力厚矣。兼亥為江,非池水之比,故曰大海水。勢(shì)趨天門,歷事已畢,生旺不泛,死絕不涸,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