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醫(y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張先生得糖尿病有幾年了,最近查出頸動脈長了斑塊,還發(fā)作過幾次心痛,醫(yī)生告知要更加嚴格控制血糖,還需要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防心梗腦梗的發(fā)生。但他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在醫(yī)院取的阿司匹林是每片100mg,吃完后再到藥店去買,發(fā)現(xiàn)阿司匹林有25mg、50mg、100mg不同的規(guī)格,既然是小劑量服用,服用的越少肯定副作用會越小,不然怎么會有不同的劑型?所以他想知道: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防治心腦血管病時,小劑量是多少就合適? 張先生真是個有心人,很多去人買藥只問藥名,從來不會關心藥品的劑量規(guī)格是多少,特別是有些藥的名字包裝完全一樣,價格卻相差很多,不少人往往會買便宜的,想著反正都是一樣的藥,能省點不是更好?實際上,價格的差別正是因為藥品的劑量不同,而劑量不同在治療效果上就會不一樣。 比如阿司匹林,它在心腦血管病防治中是通過抑制凝血細胞血小板上的聚集因子,阻止血小板聚集成團,從而起到預防血栓形成來起作用的。臨床上使用阿司匹林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還可用于急性梗塞性疾病的急救,比如急性心梗時需要服用300mg才有急救作用,而平常長期服用時需要的劑量是75-150mg,那么服用多少就合適呢? 研究證實:當體內(nèi)80%以上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被抑制時,即可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要達到80%的血小板被抑制的效果,每日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小劑量是75mg,但通?;颊咴诜脮r大都是每天100mg,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實際上100mg是一個大眾化的劑量,因為不同的人體內(nèi)血小板數(shù)量不同,不同的患者病情也不一樣,比如已經(jīng)發(fā)生了心梗、腦梗等的患者,相比只是存在發(fā)生心腦血管病發(fā)生風險的人,抑制更多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更為重要,因此常把100mg作為了大多數(shù)患者服用的通用劑量。 當然并非人人都必須服用100mg,對只是存在心腦血管病發(fā)生風險的人,或是服用阿司匹林可能發(fā)生不良反應的人,是可以服用75mg最低劑量的。比如服用阿司匹林偶爾有牙齦出血、皮膚瘀斑、鼻出血,或是尿酸高、哮喘得到有效控制的人等等,最小的服用劑量既可達到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使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最小化。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需要減少服用劑量時,如果服用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不能掰開服用,因為腸溶片是在普通阿司匹林外面包裹了一層抗酸包衣,以抵抗胃酸使之不在胃中分解,從而起到避免對胃粘膜的損傷作用,如果掰開服用即會失去這種保護作用,應選擇25mg、50mg的劑型組合服用。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