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多美的句子,讀一遍就心生歡喜,雖然還不知它寫的是什么。 詩句出自宋代詩人白玉蟾的《早春》: 早春 宋·白玉蟾 南枝才放兩三花, 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 深深籠水淺籠沙。 題為“早春”,其實寫的是“早梅”,試問人間花木萬千,有哪一種蘇醒得比梅花還早呢? 梅花開得早,有時竟早過了頭,好像成了冬天的花卉,總是綻放在了舊年,所以李商隱曾作詩抱怨,曰“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最好的“早”,是“早”在新春——當春雪還在飄飛之時,當大地似醒未醒之時,梅花露出了粉腮,這才適逢其時。 所以,詩人白玉蟾寫早春,卻只盯住了“南枝”的兩三朵梅花。 “南枝才放兩三花”句,十分簡潔明了,實際上卻包含了不少的內(nèi)容: 其一,“南枝”即朝南的樹枝,常借指梅花,如蘇軾“愿及南枝謝,早隨北雁翩 ”,李清照“夜來清夢好,應(yīng)是發(fā)南枝”。朝南的樹枝,得光照,易受暖,最先生芽開花,所以能體現(xiàn)一個“早”字。 其二,“兩三花”非兩三枝,花開的越少,越能體現(xiàn)春之早。前面再加上“南枝”,這是雙重的強調(diào)與暗示。 這還不夠,須將梅花置于雪中,才能進一步突出“早字”。所以,緊接著的便是“雪里吟香弄粉些”。末字“些”,無實義,作為句末助詞,起到了押韻的作用。(“些”的古音屬于六麻韻) 這里,將人物(即作者自己)引入到畫面,通過“吟香弄粉”四字,來寫梅花的清香與姿色。 作者玩賞梅花的過程中,必然傾注了自己的情感,所見的景物也就有了情味。 “淡淡著[同“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顯然是參照了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的寫法,作者采用互文手法,將月、煙、水、沙、梅、雪渾融起來,營造一種朦朧清美的意境。 這兩句不僅美在意象、意境,更美在“淡淡”、“深深”的疊字上,讀起來婉轉(zhuǎn)悅耳,和諧有致,再者就是特殊的對仗上,不但上下句對仗,還有句中自對,極大程度上增強了詩的美感。 讀罷,不待解釋,相信你已明了。 緣分,或許就在“好看”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