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入五臟 防病又治病 五音療法”最早是2000多年前我國醫(y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提出來的?!拔逡簟敝傅氖菍m、商、角、徵、羽五種民族調式音樂。古人認為,這五種調式音樂與人的五臟一一對應,都能通過影響人的情緒來改善相應的臟腑功能。 ![]() 宮調式樂曲 風格優(yōu)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也就是像大地)一樣寬厚深沉,古人認為這種樂曲可入脾(脾在五行中屬“土”),脾胃不好的人可多聽這種音樂。 商調式樂曲 樂聲高亢、悲壯、雄勁、鏗鏘,具有“金”的特性,像敲擊金屬發(fā)出來的聲音那樣響亮、有力,古人認為這種樂曲可入肺(肺在五行中屬“金”),肺臟不好的人可多聽這種音樂。 角調式樂曲 能構成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具有“木”的特性,能讓你覺得好像置身在綠色世界一樣,這種樂曲可入肝(肝在五行中屬“木”),肝不好的人應多聽這樣的音樂。 徵調式樂曲 旋律輕快、明朗、歡暢,具有“火”的特性,能讓你產生一種輕松、活潑、跳躍的感覺,這種樂曲可入心(心在五行中屬“火”),心臟不好的人適宜多聽這類音樂。 羽調式樂曲 風格清幽、明凈、凄涼、哀怨宛如白紗垂掛在天空,像行云,似流水,具有水的特性,給人以柔潤、清純之感,這種樂曲可入腎(腎在五行中屬“水”),腎不好的人應多聽這樣的音樂。 音樂不僅能治病,還能防病,特別是在防治腫瘤方面,有很明顯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腫瘤的發(fā)生與心理因素很有關系,而音樂恰好能有效地調整人的心理和情緒。 ![]() 中醫(yī)音樂療法的起源 中醫(yī)五行音樂治療之二:商調音樂(肺)五音養(yǎng)生篇 商樂介紹: 特殊設計的商調式音樂,能達到調神、寧心凈腦的良好作用,亦可調和肺氣的宣發(fā)、肅降。鑼、鐘琴明朗的演出配合堅實的曲風,傳達出初秋清涼的感受。 功能與適應癥: 商為秋音,屬金主收。能促進氣機的內收,調節(jié)肺氣的宣發(fā)和肅降,兼有保腎抑肝的作用。 用于養(yǎng)生、保?。悍屋^虛弱者,秋季宜多聽。 用于練功:可促進聚氣藏能,靜功宜配用。 用于調神:可寧心靜腦,對于用腦過度,興奮不已不能自控者宜聽用。 用于聽育運動:可降低興奮性,在運動后需放松、消除疲勞時易聽用。 用于治療:適用于肺氣虛衰、氣血耗散、自汗盜汗、咳嗽氣喘、心煩易怒、頭昏目眩、悲傷不能自控等病證。 樂曲介紹: 商屬金,先強后漸弱的金鑼聲為商調式音樂揭開了序幕;之后由鐘琴明朗而堅實的聲音,娓娓的表現(xiàn)「金」的特性。商調式樂曲,略帶一絲悲傷的氣息但卻不凝重,描繪出「西風乍起黃葉飄,日夕疏林杪」的秋之景象。 商調式音樂:音樂高亢、悲壯、鏗鏘、雄偉。五行屬金,通肺,五志屬悲。 金:在五行中的屬性,具有清潔、降、收斂的作用。 商調式音,是金石類材料制造的樂器:如編鐘、磬、鑼鼓、鈴鈸、長號、三角鐵等演奏的商調式音樂,渾厚、清脆的 金石之聲,聲聲連綿不斷地回蕩在天地間,氣勢磅礴、高昂,起伏委婉,震蕩心肺,幫助人們擴充肺腑,加大肺活量,吸納大量氧氣,入肺經,大腸經,主理肺、腸的健康。聽商樂,使人品端莊,正直且好義。 金石音樂旋律選擇了編鐘、磬等樂音,能夠演奏出中華民族文化氣勢磅礴的尊貴與威嚴,宏大嘹亮的編鐘音樂顯示出了歷史鼎盛時期的輝煌,贊頌太平盛世的繁榮昌盛!古典音樂表達了先輩們創(chuàng)造文字、音樂、數(shù)學、哲學、醫(yī)學、歷法等高度的文明文化,教化人們心氣和平,積善事、調魂魄,行愛心、得神明,從而達到強肺強魄,驅除疾病與后患,增強體質的目的。 商(即2-Re)調式樂曲:《將軍令》《黃河》《瀟鄉(xiāng)水云》《金蛇狂舞》《十五的月亮》、《第三交響曲》、《嘎達梅林》、《悲愴》可調節(jié)悲痛情緒。 商調,為秋音,以商音為主音,屬金,主收,通于五臟中的宰相—肺。正商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內收,調節(jié)肺氣的宣發(fā)和肅降,兼有保腎抑肝作用,調理與肺臟等相關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以防治氣的耗散,增強其抵抗力,具有養(yǎng)陰保肺、補腎利肝、瀉脾胃虛火之功效。用于養(yǎng)生保健、可以調養(yǎng)肺氣,利于入靜,增進睡眠,緩解疲勞,促進放松,肺氣較虛者,秋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緊氣貯能,適用于靜功;用于腦力勞動,可寧心靜腦,對于用腦過度、興奮不已者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降低興奮性,利于運動后的放松和消除疲勞;用于治療,適用于肺氣虛衰、肺氣不足、氣血耗散、自汗盜汗、咳嗽氣喘、形體畏寒咽部潰瘍疼痛、鼻塞、容易感冒、易出汗心煩易怒、頭暈目眩、悲傷不已、精神萎靡等病證。 悲哀在五行中屬“金”,悲痛時,在人們痛苦欲絕,欲哭不能情況下,應聽商調式樂曲,如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悲傖》交響曲、《第三交響曲》、《嘎達梅林》、《悲愴》、貝多芬的《三、五、九交響曲》等,樂曲高亢悲壯,能發(fā)泄心頭郁悶,抒發(fā)情感,使人情緒松弛,補心平肺、擺脫悲痛,振奮精神。對于久哭不止,極度悲傷的患者,應聽徵調式音樂,如《春節(jié)序曲》、《溜冰圓舞曲》、《閑聊波爾卡》等。其旋律輕松愉快、活潑,能補心平肺,擺脫悲傷與痛苦。 最佳曲目:《陽春白雪》。肺氣需要滋潤,這首曲子曲調高昂,包括屬于土的宮音和屬于火的徵音,一個助長肺氣,一個平衡肺氣,再加上屬于肺的商音,可以通過音樂把你的肺從里到外徹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賞時間:15:00-19:00。太陽在這個時間段里開始西下,歸于西方金氣最重的地方,體內的肺氣在這個時段是比較旺盛的,隨著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間,里應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準備一杯白茶,里面少放一些紅茶和黃茶,以起到生補肺氣,同時清除肺中雜質的效果。 【特性】: 達到安神助眠的良好作用;亦可調和腎臟、膀胱功能,并抑制心火。柔婉的琴音傳達出如水般的清涼,帶來通體的舒暢自在。 【羽樂(正調)】 的功能和適應范圍 羽為冬音,屬水主藏。正羽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下降,調節(jié)腎與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陰制心火的功效。 用于養(yǎng)生保?。耗I氣較虛者,冬季宜多聽。 用于練功:可促進儲能練精和丹田建設,靜功宜配用。 用于調神:可鎮(zhèn)定安神,對于大腦疲勞、氣血上沖、頭脹腦熱、難以入眠者宜聽用。 用于體育運動:可抑制興奮,對于賽后休整,減少能耗,恢復體能時宜聽用。 用于治療:適用于諸般氣逆、虛火上炎、心煩失眠、夜寐多夢、腰酸腿軟、性欲低下、或陽萎早泄、腎不藏精、小便不利等病癥。 【樂曲介紹】 羽屬水,琴音傳神的表現(xiàn)了山泉涓滴漸漸匯流成小溪,流過峽谷、流過平原....。柔和溫婉的音樂流泉,熄去了煩憂的心靈之火,給您一份悠遊在山邊水流的快樂心境。 羽調式音樂: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有如高山流水,富于清澈與光彩。五行屬水,通腎,五志屬恐。 水:在五行中,有潤澤、向下運行等作用。 羽調式音樂,是鼓、水聲等音樂,入腎經與膀胱經,主理腎臟與膀胱的健康,利于防治氣的上逆或過分上炎。其旋律模擬地下泉水,溶洞水,山澗小溪、江河、湖泊、海洋的之水聲音,風雨雷電交加水,天雷為火,天雨為水,水火相激、濟,交響轟鳴,震蕩寰宇,天地能量迸發(fā)。聽羽樂,使人講究整潔規(guī)矩,且愛好禮節(jié)。 水是萬物著母,主腎,生命之根,腎氣蒸發(fā),天地合,生命誕生。 羽(即6-La)調式樂曲:《船歌》《梁祝》《二泉映月》《漢宮秋月》《平沙落雁》、《月光奏明曲》。 羽調,為冬音,以羽音為主音,屬水,主藏,通于五臟中的作強之官—腎。正羽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潛降,調節(jié)腎與膀胱的功能,增強腎的功能,兼有助肝陰、制心火的功效,有利水滋陰,寧心降火的功能。具有養(yǎng)陰、保腎藏精、補肝利心、瀉肺火的作用。用于養(yǎng)生保健,保養(yǎng)腎氣,利于放松入靜、促進睡眠、消除疲勞,腎氣較虛者,冬季宜多聽;用于練功,可促進貯能化精和丹田運氣;用于練功,具有貯能練精、建設丹田和促進練神還虛的作用,適用于靜功;用于腦力勞動,可鎮(zhèn)靜安神,對于大腦疲勞、氣血上沖、頭脹腦熱、難以入眠者宜聽用;用于體育運動,可抑制興奮,對于賽后休整、消除疲勞、減少耗能、恢復體力有積極作用;用于治療,適用于諸般氣逆,陰虧火旺、氣化不利、虛火上炎、咳喘嘔逆、心煩意躁、心煩失眠、頭痛失眠、夜寐多夢、腰酸腿軟、性欲低下、陽痿早泄、腎不藏精、小便不利、小便短少、鎮(zhèn)定安神、水腫、耳鳴、煩躁、多夢、高血壓、面色暗、尿頻、腰酸、性欲低、黎明時分腹等病證。 絕望在五行中屬“水”,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創(chuàng)傷而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絕望,故必須以歡快、明朗的徵調式樂曲,如《輕騎兵進行曲》、《喜洋洋》,中國的吹打樂等,補火制水,重新喚起對美好未來的希望。能緩和、制約、克制煩躁情緒,延續(xù)快樂、歡暢的心境。另外情感上的“沮喪”在五行中屬“水”,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創(chuàng)傷,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絕望、故深沉、流暢的羽調式樂曲亦適合這類人。如《江河水》、《二泉映月》等,能釋放內心的苦痛,重新喚起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在過于失望時,就聽宮調式音樂,其穩(wěn)重悠揚,可調節(jié)精神情緒,如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花好月圓》等。精神上“煩躁”的人,應多聽這些羽調式音樂,如《漢宮秋月》、云南民歌《繡荷包》等。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腎氣需要蘊藏,這首曲子中舒緩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經意間運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復的、逐一的將產生的能量源源不斷輸送到腎中。一曲聽罷,神清氣爽,倍感輕松。 最佳欣賞時間:7:00-11:00。這段時間在一天里是氣溫持續(xù)走高的一個過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響的,在這個時間段,太陽在逐漸高升,體內的腎氣也蠢蠢欲動地受著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時能夠用屬于金性質的商音和屬于水性質的羽音搭配比較融洽的曲子來促使腎中精氣的隆盛。 伴茶:準備一杯黑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1、遠古 中國音樂療法的歷史,可以從遙遠的古代回溯到近代,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圖案中已有音樂舞蹈行為,并可以意會到其中的保健治療意義。如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等?!秴问洗呵铩す艠菲吩疲骸拔籼仗浦畷r……民氣郁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舞以宣導之。”原始歌舞實際就是一種音樂運動療法,對舒解郁氣、暢達筋脈、調理心身確有好處,而且容易普及施行。 2、春秋戰(zhàn)國時代 隨著中華古代文明的全面發(fā)展,中國音樂保健治療意識和方法也得到完善和發(fā)展,這以《樂記》音樂理論和《內經》的五音學說為集中代表,形成早期的中醫(yī)音樂療法的思想體系。 2.1 《樂記》 《樂記》是我國最早、影響最大的音樂理論專著,為《禮記》的一個篇章,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相傳為孔子再傳弟子公孫尼子所作。漢成帝時,劉向?!抖Y記》輯得二十三篇,以十一篇編入《樂記》,這十一篇包括:樂本、樂論、樂禮、樂施、樂言、樂象、樂情、樂化、魏文侯篇、賓牟賈篇、師乙篇等?!稑酚洝穼σ魳防碚撨M行系統(tǒng)的整理,把五音(角、徵、宮、商、羽)的理論確定下來,探討音樂的原本;音樂的產生與欣賞;音樂對社會與個人作用,重視樂和禮的關系?!稑酚洝吩疲骸皹氛邩芬玻偕獦沸?;感物后動,審樂修德;樂以治心,血氣以平?!保瑥闹锌赏敢暢鲆魳放c心身調理的關系。 2.1 《黃帝內經》 先秦時代的《黃帝內經》認為音樂與宇宙天地和人體氣機密切相通的,把五音引入醫(yī)學領域,不但與人體內臟、情志、人格相密切聯(lián)系,而且可以用來表征天地時空的變化。 《靈樞·五音五味篇》有專章命題論述,把五音所屬的人,從性質和部位上,分別說明它和臟腑陰陽經脈的密切關系,并指出在調治方面所應取的經脈。同時又列舉五谷、五畜、五果和五味,配合五色、五時對于調和五臟及經脈之氣各有重要作用。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金匱真言論》把五音階中宮、商、角、徵、羽與人的五臟(脾、肺、肝、心、腎)和五志(思、憂、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內容用五行學說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詳細地提出:“肝屬木,在音為角,在志為怒;心屬火,在音為徵,在志為喜;脾屬土,在音為宮,在志為思;肺屬金,在音為商,在志為憂;腎屬水,在音為羽,在志為恐?!?《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中,根據(jù)五音多與少、偏與正等屬性來深入辨析身心特點,是中醫(yī)陰陽人格體質學說的源頭,由此可見辨證配樂的思想。 中醫(yī)五運六氣學說,提出五音健運,太少相生。五運的十干既各具陰陽,則陽干為太,陰干為少。例如:甲巳土宮音,陽土甲為太宮,陰土巳為少宮,太為有余,少為不足。又如甲為陽土,陽土必生陰金乙,即太宮生少商;陰金必生陽水丙,即少商生太羽;陽水必生陰木丁,即太羽生少角、陰木必生陽火戊,即少角生太徵;陽火必生陰土巳,即太徵生少宮。如此太少反復相生,則陰生于陽,陽生于陰,而不斷地變化發(fā)展。應用五音來表征大自然時空變化的規(guī)律,成為“天人合一”學說的重要基石。 3.從漢代到清代這二千多年來,中醫(yī)音樂療法由一些醫(yī)家在臨床醫(yī)學的多個方面,開展實踐運用,積累了不少經驗,但就整體理論和操作方法體系而言,發(fā)展緩慢,也不系統(tǒng),未得到廣泛傳播和應用。 近十多年來,隨著人類醫(yī)學模式的變化和對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再認識,中醫(yī)傳統(tǒng)音樂療法開始受到不少國內外音樂治療的學者的積極關注,并展開了研究,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二、音樂的五行歸類 中醫(yī)的音樂療法的五行歸類,就是是根據(jù)宮、商、角、徵、羽(分別對應1、2、3、5、6)這五音表現(xiàn)為基礎,以五調式來分類,力求準確地符合五臟的生理節(jié)律和特性,結合五行對人體體質人格的分類,分別施樂,從而達到促進人體臟腑功能和氣血循環(huán)的正常協(xié)調。 1、土樂 以宮調為基本,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給人有如“土”般寬厚結實的感覺,根據(jù)五音通五臟的理論,宮音入脾,對中醫(yī)脾胃功能系統(tǒng)的作用比較明顯。 2、金樂 以商調為基本,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肅勁嘹亮,具有“金”之特性,根據(jù)五音通五臟的理論,商音入肺,對中醫(yī)肺功能系統(tǒng)的作用比較明顯。 3、木樂 以角調為基本,風格悠揚,生機勃勃,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舒暢調達,具有“木”之特性,角音入肝,對中醫(yī)肝功能系統(tǒng)的作用比較明顯。 4、火樂 以徵調為基本,旋律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情緒歡暢的感染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徵音入心,對中醫(yī)心功能系統(tǒng)的作用比較明顯。 5、水樂 以羽調為基本,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羽音入腎,對中醫(yī)腎功能系統(tǒng)的作用比較明顯。 (2)治療樂曲舉例 近現(xiàn)代以來,基于五行理論的治療音樂有了初步的發(fā)展,按中國音樂學院編制的中國天韻五行音樂,是比較符合中醫(yī)五行理論的一套音樂,并結合不同病人體質或證型給予安排設置。該五行音樂每行分陰陽二韻,可用于辨證施治,茲簡要介紹如下。
三、五音處方的組成規(guī)律 1、中和之道 《樂記·樂論篇》認為:“樂為天地之和”,中國傳統(tǒng)音樂是表達“中和之道”的藝術,強調“中和之美”,和諧、自然,不追求強烈,非常宜于治療,平衡身心,協(xié)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所謂“滋味聲色所以養(yǎng)人”,過度則易生病,平和可養(yǎng)生益壽。 2、情緒調節(jié) 古老的中國音樂表達朦朧、超越的藝術意境,與人類精神心理世界緊密相聯(lián),而其中音樂與情緒的相關性,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可以成為與現(xiàn)代醫(yī)學和現(xiàn)代音樂治療學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銜接點之一。中醫(yī)認為七情過激引起氣機的過度變化,“怒則氣上,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喜則氣緩,憂則氣聚,悲則氣消,思則氣結?!鼻榫w過激能導致體內功能失衡,是引起情志因素疾病的主要因素。 中醫(yī)認為人的各種情志之間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約的動態(tài)關系,針對情緒的過激變化,中醫(yī)提出了情志相勝理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當某種情緒過甚而致發(fā)病時,可以用另一種“相勝”的情志來“轉移”、“制約”或“平衡”它,從而使過度的情緒得以調和。該法的要點在于情緒轉移、制約和平衡,也可配合文學、美術和等其它藝術形式來更好地實現(xiàn)。 舉例,肝陽上亢類型高血壓病人,容易發(fā)怒,我們給予有商調式或悲傷色彩較濃的音樂聆聽,如《小胡笳》、《江河水》、《漢宮秋月》、《雙聲恨》和《病中吟》等,這些樂曲,以悲情見長,凄切感人,有良好制約憤怒和穩(wěn)定血壓作用,比較其它類型音樂差異顯著。 如果是陰虛陽亢類型患者,還可以選擇羽調的水樂,如《二泉映月》、《寒江殘雪》、《平沙落雁》、《瀟湘水云》、《小河淌水》等,這些樂曲有柔和、清潤的特點,能導引精氣,滋陰潛陽。有時候,根據(jù)具體心理特點,投其所好,安排一些有歡樂愉快類型的樂曲,如《花好月圓》、《喜洋洋》《瑤族舞曲》《喜相逢》《鳥投林》等,或升發(fā)調暢類型的音樂,如《光明行》、《霸王卸甲》《戰(zhàn)臺風》《賽龍奪錦》等,使患者進入情緒狀態(tài),或溫厚、中和類型的音樂,如《梅花三弄》《陽春白雪》《霓裳曲》《滿庭芳》《憶多嬌》等,使得患者的憤怒情緒需要順勢轉移、宣泄或撫慰,再以悲調樂曲施之,則亢陽興奮的狀態(tài)得到化解,氣血回復平衡,心中平和自然顯現(xiàn)。 根據(jù)腦功能學,各種情緒產生于大腦中樞,它們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微妙的復雜性聯(lián)系。情緒心理應激,導致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功能失調,是產生各種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與中醫(yī)理論有不謀而合的相通之處,中醫(yī)學早已從整體和辨證的思路認識到,人的各種情志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約的動態(tài)關系,故中醫(yī)情志理論的描述與人的狀態(tài)相結合,更為直接和生動,并指導臨床各種方法的運用。 3、結合其它方法 3.1 結合物理電療法-音樂電針 音樂電針是在電針的基礎上結合音樂療法,并吸取了電療的特點發(fā)展起來的,具有刺激經穴和音樂治療的雙重作用。它與傳統(tǒng)的針刺穴位(包括電針療法或以電極代替毫針導入脈沖電流) 一樣,通過穴位的刺激,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補虛瀉實,提高免疫功能;同時,它又兼有音樂的欣賞性和娛樂性,充分發(fā)揮音樂的生理、心理功能,尤其是由音樂信號經過換能處理,音樂脈沖電流不僅具有調制特點,而且是低、中頻脈沖電流的集合體,其頻率范圍廣,約在20~20000Hz之間,具有音樂風格和特點的同步音樂脈沖電流,刺激經絡穴位,治療效果也隨之明顯提高。音樂電針療法具有舒心活血、鎮(zhèn)靜催眠、解痙止痛、抗炎消腫、蠲痹降壓、預防肌肉萎縮等功效。該療法目前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進一步深入的開發(fā)性研究正在開展,隨著音樂元素中更有針對性的符合人體特性的信號規(guī)律的闡明和發(fā)現(xiàn),該療法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3.2 結合導引、按摩等養(yǎng)生方法 運用音樂輔助導引的方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容易為人所接受的方法之一。在優(yōu)雅、恬靜的音樂環(huán)境下,進行調心、調息、調形,通過養(yǎng)心安神,吐濁納清,運行氣血精氣,煉意調神,增強定力,可以治療精神心理疾患,尤其適合精神過度緊張,身心失調諸疾患者。 一種是專門以音聲導引,通經行氣,祛病療疾的如六字決、念誦法、歌詠法、樂器演奏等;另一種是傳統(tǒng)音樂與運動導引有機結合,主動運動類型有如各種太極拳、易筋經、養(yǎng)生氣功、保健功等,被動運動主要是按摩為主,在合適的音樂配合下,更容易使人放松,進入狀態(tài),提高療效。 3.3 結合精神心理調節(jié) 音樂治療以其卓著的情感及精神效應、聯(lián)想效應和心身效應,是調節(jié)精神心理狀態(tài)的最佳手段之一。針對患者心理,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的一系列方法。 ① 順志從欲法 通過滿足人的意愿、感情和生理需要,來達到祛除心理障礙的方法。古醫(yī)家張景岳說“若思慮不解而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難取效?!币砸魳芬饩澈掀淝橐?,順遂其欲,疏導氣機,促進康復。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情緒狀態(tài)直接給以性質類同,感覺相近的音樂,得到共鳴后,引導患者步向良好狀態(tài)。 ② 精神內守法 中醫(yī)認為,心為五臟六腑之主,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隙诵睦硪蛩貙C體各臟器生理狀況和過程的重要影響?!疤竦摕o,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是減少疾病和加快身體康復的基本健康策略。傳統(tǒng)古典音樂,有一種有規(guī)律合乎自然的節(jié)奏,能有效的疏緩那些引起內心不安和騷動的外界刺激,保持內心的平靜;自然地對待七情變化,調節(jié)欲望,有節(jié),不貪不縱,保持中和,精神內守,真氣從之。 ③ 認知引導療法 《素問·移精變氣論》中說:“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己?!彼^移精變氣,就是移易精神,改變氣機。所謂“祝由”就是告之疾病的來由。人的行為受信念、興趣、態(tài)度等認知因素所支配,所以要改變當事人的不良行為,就必需先引導其認知的改變。傳統(tǒng)音樂者,調和陰陽,舒暢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調整精神情緒,舒展血脈,不良行為和認知得到導引和改善。 ④ 暗示療法 采用語言或某種刺激物以含蓄、間接的方式對病人的心理狀況施加影響,誘導病人接受某種信念,重建自信心,或改變其情緒和行為,使其情緒和行為朝向特定的方式反應。該法尤其適合于因疑心、誤解、猜測、幻覺等所導致的心理障礙和文化因素相關的精神疾病情況。音樂的非語言方式非常適合進行暗示。 中醫(yī)音樂療法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理論指導下,辨證施用音樂,進行調理心身平衡的療法,尤其在心身疾病治療方面,應用潛力很大。目前國內中醫(yī)領域的音樂治療主要集中于五行音樂、音樂電療法和音樂綜合療法等方面,結合當前現(xiàn)代醫(yī)學和音樂學發(fā)展的新趨勢,把握音樂的精神心理效應這一核心,在繼承傳統(tǒng)音樂療法的基礎上,理解、引進與應用現(xiàn)代音樂治療技術和研究方法,完善有中國特色的中醫(yī)音樂治療方法體系,針對改善生存質量,提高療效,開發(fā)新的一系列的新的音樂治療技術,滿足人民的不斷提高的需求,是當前中醫(yī)音樂治療學最為重要的任務。
寶雞市養(yǎng)生協(xié)會首席顧問、陜西好運來養(yǎng)生文化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導師、多家跨國集團國際健康顧問、全國“治未病”培訓基地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學EMBA客座教授反射療法專家、《中國手療》一書編委、北京大學出版的《健康營養(yǎng)管理學》培訓教材副主編——阮海燕教授積極倡導各位踐行音樂養(yǎng)生,希望親們在開車的時候、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放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音樂,聽歌就可以保健,可以上網(wǎng)去下載,中華音樂養(yǎng)生歌王孔太。今天特送給大家一首《大樂蓮花》養(yǎng)腎歌曲。 阮教授關于音樂養(yǎng)生的傳授課程隨后將不斷地分享給大家…… 角音疏肝 角音,相當于簡譜中的“3”。角調式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之感,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常聽角音,有助于氣血調達。人體以氣血為用,氣血流暢,全身氣機調達,營養(yǎng)得以輸送全身,身體代謝的廢物也能及時排出體外,這樣人體內部臟器運動和諧,體現(xiàn)于外則神清氣爽、容光煥發(fā)。 收聽時間:午夜23-1時 中醫(yī)認為,23~1時氣血流至膽經,1~3時氣血流至肝經。23點前睡眠有利于肝臟、膽臟的機能恢復。所以收聽時間可以安排在睡眠前1小時左右,并配合相應的穴位按摩,可以取得較好的保健效果。 適合人群:抑郁、易怒、乳房脹痛、口苦、痛經、舌邊部潰瘍、眼部干澀、膽小、容易受驚嚇等癥。肝對應怒,屬木。木性喜舒展調達,所以情志爽朗、豁達有利于保護肝臟。如果長期情緒抑郁,會影響肝氣的正常流動,日久就會影響肝臟的代謝功能,而產生相關疾病。 配合穴位:期門穴,左向右揉之;少海穴,從深向淺揉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