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智能手機而言,其搭載的SoC是衡量性能強弱的唯一準繩,因為一顆SoC芯片內(nèi)就集成了CPU(處理器)、GPU(顯卡,包括集成的核顯和獨顯)、ISP(影像處理器)和Modem(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等模塊,只要掌握了SoC的強弱關系,就很容易直擊最具性能價格比的機型。對筆記本而言,決定其性能強弱的則取決于CPU和GPU兩顆芯片,前者影響整機的運算性能,而后者則掌管游戲世界的流暢。 當我們將目標鎖定在筆記本專用的移動處理器領域后,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正處于“混亂之治”的時代。以英特爾為例,哪怕是大家很熟悉的第八代酷睿平臺,就包含3代工藝(14nm 、14nm 和10nm),以及Kaby Lake-Refresh、Kaby Lake-G、Coffee Lake、Cannon Lake、Whiskey Lake、Amber Lake等6大平臺。此時,如果再算上AMD最新的移動銳龍(Ryzen)平臺,以及英特爾面向入門級市場推出的Gemini Lake平臺……哪怕是CFan小編也會呈現(xiàn)一臉蒙圈的表情。 問題來了,筆記本專用的處理器中,誰的性能最強?誰的性能又最弱?AMD現(xiàn)在是否具備了挑戰(zhàn)英特爾的實力?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有必要對時下主流的移動處理器進行一番梳理。 本著一切向前看的原則,本文就不討論已被歷史淘汰的舊平臺,全部以市面上正在銷售的,英特爾 旗下針對輕薄本定制的低功耗處理器為主,至于AMD和游戲本專用的移動處理器,將于明天繼續(xù)奉上。 本文涉及的單核/多核跑分成績,數(shù)據(jù)來源于www.notebookcheck.net網(wǎng)站對應處理器型號的Cinebench R15(64bit)平均分數(shù)。由于搭載同一款處理器的不同型號筆記本,因散熱設計和功耗墻/溫度墻閾值不同,實際性能可能存在浮動,所以此成績僅供大家參考。 筆記本的散熱設計會非常影響實際性能發(fā)揮 賽揚奔騰 昔日明珠今蒙塵 賽揚和奔騰,曾經(jīng)代表了一個時代。可惜,自從酷睿橫空出世之后,這兩個最經(jīng)典的處理器品牌就逐漸淪落低端,只能在不足3000元的入門級市場貢獻力量。 低端新晉代言人 在低于2000元的筆記本陣營中,不少產(chǎn)品還在搭載Atom X5-Z8350和賽揚N3350這些“古董級”處理器。如果你買筆記本只是為了看片碼字,此類產(chǎn)品足以勝任。 但如果你希望筆記本具有更高的“生產(chǎn)力”,就需要認準英特爾在2017年底最新發(fā)布的金牌/銀牌奔騰,以及新款賽揚處理器了(表1)。 英特爾目前最低端的筆記本處理器,就要數(shù)隸屬Gemini Lake平臺的成員了,包括銀牌奔騰N5000、賽揚四核N4100和賽揚雙核N4000。而再高一個檔次的4410Y、4415Y和4415U,則被歸類到“金牌奔騰”陣營,而它們屬于Kaby Lake(七代酷睿)的簡化版。 不必糾結(jié)于金銀屬性 看到奔騰分“金牌”和“銀牌”,相信很多用戶都會以為前者具備壓倒性的性能優(yōu)勢吧?實際上,從Cinebench R15測試來看,哪怕是四核賽揚N4100的多核成績也要在金牌奔騰4415U之上,而它似乎還可以秒殺金牌奔騰4415Y? 這不是錯覺。金牌奔騰4415Y的頻率太低,而且它的物理核心也只有2個。這類處理器主打的是支持更高容量的內(nèi)存,以及(相對)領先核顯性能,所以才會獲得更高的排位。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其實還是實際性能最為關鍵。所以,當我們在選擇入門級筆記本時,瞄準四核賽揚N4100就足夠了,更高檔的金銀奔騰反而不夠經(jīng)濟。 比如,采用PC平板二合一形態(tài)的微軟Surface Go售價2988元起(金牌奔騰4415Y 4GB 64GB),看起來還不錯? 如果你對平板電腦的使用模式不感冒,其實在相似或更低的價位上就能獲得比Surface Go更好的性能體驗。比如,炫龍阿爾法L9,這款15.6英寸的輕薄本搭載了金牌奔騰4415U,而且還配備獨立的MX150顯卡,售價不過3099元。此外,宏碁湃3 A314、聯(lián)想揚天V330、華碩X441和惠普246 G6,也都是2xxx元價位上就搭載了Gemini Lake平臺的高性價比產(chǎn)品。 總之,英特爾新一代奔騰和賽揚雖然性能較過去有了些許進步,但我們依舊不能對它們的實際表現(xiàn)抱有太大的期望,只能在低畫質(zhì)下流暢運行LOL級別的游戲而已。因此,我們不妨將其視為“新時代的上網(wǎng)本”,主辦公、輕娛樂,適合扮演家里第二部筆記本的角色。 聯(lián)網(wǎng)優(yōu)化 酷睿Y系添新丁 從第五代酷睿(Broadwell)開始,英特爾就針對PC平板二合一設備定制了名曰“酷睿M”,TPD僅有4.5W且無需風扇輔助散熱的全新Y系列芯片,并一路從Broadwell-Y→Skylake-Y→Kaby Lake-Y進化而來。只是,隸屬于第八代酷睿的Y系列處理器,在2018年卻“遲到”了。 遲到的八代Y系家族 英特爾早在2016年Q2就發(fā)布了七代酷睿家中的Y系成員(Kaby Lake-Y),可惜該系列近兩年一直沒有更新,市面上看到的輕薄本/二合一新品依舊是搭載隸屬七代酷睿Kaby Lake-Y平臺的酷睿M3-7Y30等。好消息是,前不久英特爾終于補全了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家族,其中就包括代號為“Amber Lake-Y”的新一代Y系列處理器。 “生產(chǎn)力”的下限所在 Amber Lake-Y平臺包括酷睿i7-8500Y、酷睿i5-8200Y和酷睿M3-8100Y三款產(chǎn)品(表2),它們均采用14nm 工藝打造,在架構(gòu)層面和七代酷睿Kaby Lake-Y基本相同,只是將TDP從4.5W提升到了5W,并進一步拔高了主頻。官方表示Amber Lake-Y的性能對比上一代酷睿M有了兩位數(shù)的性能提升,并改進了Wi-Fi和LTE性能,針對手寫筆和觸摸進行了優(yōu)化。 據(jù)悉,年底戴爾XPS13二合一版和蘋果12英寸的MacBook會首先獵裝Amber Lake-Y平臺處理器,而其他品牌最晚也會在2019年初陸續(xù)跟進。 作為參考,上代酷睿M家族中最低端的酷睿M3-7Y30在Cinebench R15中的跑分成績?yōu)?05(單核)和250(多核),性能明顯領先金/銀奔騰家族??梢哉f,歷代的酷睿M都是同期酷睿處理器家族中“生產(chǎn)力”的下限,只有搭載它們的輕薄本/二合一設備才具備主流級別的辦公和娛樂潛力,足以勝任家中的第二臺PC的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酷睿M是“第二臺PC”,可不是前文賽揚/奔騰對應的“第二臺筆記本”哦。平時玩大型3D游戲和視頻編輯等重負載應用交給PC,其余的應用環(huán)境酷睿M設備基本都可以搞定。 一門三將 酷睿U系新舊交替 在英特爾歷代酷睿家族中,擁有15W TDP的U系列低功耗版處理器堪稱“中流砥柱”,它們代表著性能和功耗的完美平衡。然而,由于英特爾產(chǎn)品策略的不斷調(diào)整,U系列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也成為了史上最為混亂的存在。 第一波:Kaby Lake Refresh 英特爾早在2017年8月就發(fā)布了代號為“Kaby Lake Refresh”平臺的第一波U系列第八代酷睿處理器,首發(fā)成員包括i5-8250U/i5-8650U和i7-8550U/i7-8650U(數(shù)字帶6的還主打博銳技術),隨后又在2018年Q1新增定位更低的酷睿i3-8130U(表3)。 上述型號應該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移動處理器了,得益于4核8線程以及更高主頻的優(yōu)勢,i5-8250U和i7-8550U在散熱設計的允許下,性能表現(xiàn)已經(jīng)非常接近45W TDP的七代酷睿i5-7300H了,足以承擔重度辦公和中度娛樂的任務,在搭配MX150獨顯時可以在720P 低畫質(zhì)下流暢“吃雞”。 Kaby Lake Refresh平臺主要的服務對象是輕薄本,并常與NVIDIA MX110/MX130和MX150獨顯搭配,適合注重便攜和性能,但對3A游戲大作不感冒的用戶選擇。考慮到輕薄本的散熱設計普遍不夠完美,所以大家在挑選輕薄本時不必強上酷睿i7-8550U(更容易觸發(fā)降頻而影響性能),i5-8250U足矣,用省下來的錢升級更大的SSD更實際。 第二波:Kaby Lake Refresh 2018年4月,英特爾為Kaby Lake Refresh平臺增加了集成“銳炬”(Iris)核顯的新成員,它們分別為i7-8559U、i5-8269U、i5-8259U和i3-8109U(表4)。與i5-8250U等家族前輩相比,新U系列的八代酷睿處理器將TDP從15W提升到了28W,并將UHD620核芯顯卡換成了Iris Plus 650,這顆GPU代表了英特爾顯卡技術的最強音,其性能足以媲美NVIDIA GeForce 930MX。 此外,新U系列酷睿可以搭配英特爾最新的300系列芯片組主板,從而獲得千兆級無線網(wǎng)卡、原生USB3.1 Gen2和對傲騰內(nèi)存的支持。 可惜,輕薄本們更喜歡搭配MX150,成本高、GPU性能也談不上無敵的新U系列酷睿的定位稍顯尷尬,至今也多為NUC這種迷你PC、以及極少數(shù)高端輕薄本獵裝,普通用戶可以無視之。 第三波:Cannon Lake 2018年5月,英特爾官網(wǎng)的ARK數(shù)據(jù)庫中增加了一款型號為“i3-8121U”的八代酷睿處理器。雖然它同樣隸屬于U系列,但卻首次用上了傳說中的10nm工藝,要知道,英特爾曾表示10nm工藝需要2019年底才能商業(yè)化量產(chǎn)! 沒錯,我們可以將i3-8121U視為英特爾10nm工藝Cannon Lake平臺的試水,壓根也沒打算大范圍量產(chǎn)。所以,迄今為止國內(nèi)只有聯(lián)想IdeaPad 330這么一款筆記本武裝了i3-8121U處理器,而這顆芯片的性能也就是七代酷睿i3(U系列)的水平,同價位已經(jīng)可以買到酷睿i5-8250U的機型,所以同樣并不值得我們太多關注。 第四波:Whiskey Lake 2018年8月底,英特爾突然宣布了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家族的新一代U系列成員。需要注意的是,新U系列不再隸屬于Kaby Lake Refresh平臺,而是升級到了最新的Whiskey Lake平臺,首發(fā)成員包括i7-8565U、i5-8265U和i3-8145U(表5)。 與Kaby Lake Refresh平臺前輩相比,同屬八代酷睿的Whiskey Lake平臺改用了最新的14nm 工藝,不僅大幅提升了睿頻加速頻率,還具備出色的省電特性。據(jù)悉,新平臺在搭載了i7-8565U處理器、使用集成顯卡以及52Wh電池時,可以持續(xù)播放16個小時的本地1080P視頻,這個成績比如今普遍的10小時提升巨大。 同時,Whiskey Lake平臺還首次針對輕薄筆記本電腦和2合1產(chǎn)品的網(wǎng)絡連接能力進行了優(yōu)化,集成了千兆級別的WiFi控制器和原生的USB3.1控制器,增加了語音識別所需要的DSP模塊,可以為眾多語音助手提供相應支持,提供更強的語音識別能力。此外,新平臺還集成傲騰控制器,消費者可以選擇傲騰+HDD的方案達到容量和性能的平衡。 綜合來看,Whiskey Lake平臺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性能,加強了I/O接口功能,并可大幅延長筆記本的續(xù)航能力。 目前,我們已經(jīng)可以買到搭載新平臺芯片設計的新款輕薄本了,比如惠普暢游人星15(i5-8265U MX150)、宏基翼5 A515(i5-8265U MX130)、戴爾靈越燃5000 3代(i5-8265U MX150)和惠普新ENVY13(i5-8265U 核顯)等,只是較搭載Kaby Lake Refresh平臺的老型號略貴一點而已。 考慮到Whiskey Lake平臺的高主頻和功能上的優(yōu)勢,i5-8265U的表現(xiàn)就足以媲美甚至超越i7-8550U。所以,如果你近期有購買新款輕薄本的計劃,不妨優(yōu)先考慮基于新平臺設計的產(chǎn)品。 看了這篇文章,99%的讀者還會點擊:
|
|
來自: 我愛故鄉(xiāng)的霧 > 《數(shù)碼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