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祖逖北伐 《司馬睿討石勒檄》 (東晉元帝司馬睿 公元317年) 逆賊石勒,肆虐河朔,逋誅歷載,游魂縱逸。復遣兇黨石虎季龍,犬羊之眾,越河南渡,縱其鳩毒。 平西將軍祖逖,帥眾擊討,應時潰敗。今遣車騎將軍瑯琊王裒等九軍,銳眾三萬,水陸四道,徑造賊場,受逖節(jié)度。 有能梟虎季龍首者,賞絹三千匹,金五十金,封縣候,食邑二千戶。又賊黨能梟送季龍首者,封賞亦同之。 東晉軍隊 白話文: 逆賊石勒,在河北朔方一帶肆虐猖獗,逃脫了朝廷的追捕已經(jīng)好多年了,就像一個游蕩在北方大地上的幽靈一樣?,F(xiàn)在又派遣他的大將石虎(石季龍),率領虎狼之眾,跨越黃河南渡,侵擾中原,并且縱容石虎之軍在中原大地上燒殺搶掠,荼毒百姓。 現(xiàn)在我命令平西將軍祖逖率領大軍征討逆賊石勒,大軍到時,必定一擊而潰。如今又派遣車騎將軍瑯琊王司馬裒等領各路大軍,總共有精銳之兵三萬人,分路水路四路大軍,直奔逆賊石勒的老巢而去,這四路大軍都接受祖逖指揮。 眾軍有能斬獲敵人首領石虎首級的,賞賜絹三千匹,賞賜五十金,封縣候,并且賞賜食邑二千戶。如果敵軍中有能斬獲敵人首領石虎首級的,有同等的賞賜。 司馬睿 《司馬睿討石勒檄》發(fā)布人和發(fā)布歷史背景介紹 司馬睿于西晉武帝咸寧二年(公元276年)生于洛陽,祖父瑯琊王司馬伷是司馬懿的庶子,魏帝曹芳正始年間,始受封為南安亭侯。西晉開國后,司馬伷歷任尚書右仆射、撫軍將軍、鎮(zhèn)東大將軍、假節(jié)、都督徐州諸軍事等職,初封東莞郡王,后改封瑯邪王。平吳之役,司馬伷率軍出涂中,立有大功,遂進拜侍中、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并督青州諸軍事等職。司馬睿父司馬覲為司馬伷長子,初拜冗從仆射,后襲爵瑯邪王。一生平庸,卻地位顯赫。 西晉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馬覲去世,年僅十五歲的司馬睿依例襲瑯邪王爵。同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在動蕩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中,處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馬睿無兵無權,為避殺身之禍,他采取恭儉退讓的方針,盡量避免卷入斗爭的旋渦。在洛陽,司馬睿交結(jié)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導。王導出身于北方頭等士族的瑯邪王氏,公認的名士領袖王衍是其族兄。王氏家園所在的瑯邪國,是司馬睿的封國。司馬睿的瑯邪國在西晉算是大諸侯國,并與司馬越的東海國相鄰。 西晉永興元年(公元304年)七月,西晉歷史上的“八王之亂”進入高潮。東海王司馬越挾待晉惠帝司馬衷親征鄴城。當時,坐鎮(zhèn)鄴城的將軍是皇太弟成都王司馬穎,在取得了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等職務之后,司馬穎將皇帝的乘輿服御盡數(shù)劫入老巢,并以鄴城遙制洛陽。司馬穎的橫暴和專權,引起了另外一些實力派人物的不滿。尚書令司馬越乘機以惠帝的名義發(fā)布檄書,征召四方軍隊討伐司馬穎。時任左將軍的司馬睿奉命參加了討鄴戰(zhàn)爭,年二十九歲。兩軍在蕩陰(今河南湯陰)展開激戰(zhàn)。結(jié)果司馬越兵敗,遁回封國東海?;莸奂半S軍大臣被司馬穎劫掠入鄴,司馬睿也在其中。不久司馬睿的叔父東安王司馬繇因得罪司馬穎而遭殺害。司馬睿害怕禍事殃及自己,潛逃出鄴。在出奔洛陽的途中,他行至黃河岸邊曾被津吏捕獲,險遭不幸。司馬睿到達洛陽,馬上將家眷接出赴往瑯邪(今山東膠南縣)去了。 西晉永興二年(公元305年),東海王司馬越起兵下邳,準備西迎惠帝時,起用瑯邪王司馬睿為平東將軍兼徐州諸軍事,留守下邳,為他看管后方。司馬睿受命后,請王衍從弟、參東海王越軍事的王導為司馬,委以重任。 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九月,司馬睿偕王導渡江至建鄴。永嘉南渡后,王導始終居機樞之地,王敦則總征討于上游,王氏家族近屬居內(nèi)外之任,布列顯要者人數(shù)甚多。 西晉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劉曜長圍長安,12月11日,晉愍帝無奈出降,西晉亡。 西晉建興五年(公元317年)4月6日,司馬睿承制改元,即晉王位,改元建武,史稱東晉。他廣辟掾?qū)僖詾檩o佐,有“百六掾”之稱。農(nóng)歷六月,孤懸在北方的晉地方長官劉琨、段匹磾、劉翰等一百八十人上書勸進。 東晉建武二年(公元318年)4月23日,晉愍帝死于漢國的訃告?zhèn)鞯浇瓥|,司馬睿才于4月26日即皇位,改元太興。東晉政權只據(jù)有長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區(qū)。 司馬睿即位后,因為在皇族中聲望不夠,勢單力薄,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穩(wěn)。但是,他重用了王導。王導運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馬睿,使北方南遷的士族也決意擁護司馬睿,穩(wěn)定了東晉政權,維持了偏安局面。司馬睿十分感激王導,任他為宰相,執(zhí)掌朝政。時人謂之“王與馬,共天下”。以王導、王敦為代表所構成的王氏家族勢力在當時是非常牢固的,這使“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在江左維持了二十余年,直到庾氏家族興起,抑制王氏并凌駕于王氏為止。 司馬睿 司馬睿完全信任王導,叫他“仲父”,把他比作自己的“蕭何”。王導也經(jīng)常勸諫司馬??思呵趦€,優(yōu)待南方,與人為善。司馬睿和王導在草創(chuàng)期上演了一場君臣相敬相愛的佳話?,樼鹜跫乙策_到了權勢的高峰,除了王導擔任丞相,王敦控制著長江中游,兵強馬壯;四分之三的朝野官員是王家人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另外,王家在南朝時期出了八位皇后。 大權旁落引起司馬睿極大的不滿,他引用劉隗、刁協(xié)、戴淵等為心腹,試圖壓制王氏權勢。 東晉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素有野心的王敦以誅劉隗為名,在武昌起兵,直撲石頭城(即建康)。王導為保全王氏家族利益,暗助王敦。王敦攻入建康,殺戴淵等,劉隗投奔石勒。 司馬睿一敗涂地,無奈之下,司馬?!懊撊忠?,著朝服”對王敦說:“你如果想當皇帝,早和我說啊,我把皇位讓給你,還當我的瑯邪王去。何苦讓百姓跟著受苦呢?”司馬睿近似哀求的話,并沒有撫平王敦的野心。 不久,王敦便自己為自己加官進爵,自封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司馬睿征討王敦時,曾下令“有殺敦者,封五千戶侯”,而王敦卻把自己“封武昌郡公,邑萬戶”,無疑又將司馬睿嘲弄了一番。 司馬?;实弁骄咛撁眩腥魏问虑槎加赏醵刈鲋?。王敦看到太子司馬紹有勇有謀,便想以不孝而廢之,后因百官皆不從而作罷。四月,王敦還師武昌,遙控朝政。此后,王敦更加猖狂,以至于司馬睿和他的朝廷成了擺設。 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導勢力,自己名為天子,號令卻不出宮門,漸漸憂憤成病,臥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只有司徒荀組對自己比較忠順,就任命他為太尉兼領太子太保,打算讓他參與朝政,鉗制王導。不料司徒荀組受任不久就病死,司馬睿更加憂傷,病勢加重。 東晉永昌元年閏十一月初十日(公元323年1月3日),晉元帝憂憤病逝。終年四十七歲,在位六年。謚號元皇帝,廟號中宗,遺詔由太子司馬紹繼位。 東晉政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滑稽又可憐的“奇葩政權”,從建國的第一天起,朝廷實際權力就在權臣和各地方軍閥的操控中,皇帝是名副其實的擺設,基本上沒有掌握過實際權力,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滅亡的那一天。 這也許就是一種天道的報應吧,晉朝生于不義,自然最終死于恥辱! 西晉末年北方少數(shù)民族內(nèi)侵,建立了多個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司馬睿于公元317年6月,傳檄天下,就是這篇《司馬睿討石勒檄》,命司馬裒等九軍受東晉名將祖逖指揮,進行東晉歷史上第一次北伐,目標是北方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后趙政權。 作者擷取司馬睿的曾祖父、漢末三國一代梟雄司馬懿僅存后世的一首詩,感慨萬千 詩云: 天地開辟,日月重光。 遭逢際會,奉辭遐方。 將掃逋穢,還過故鄉(xiāng)。 肅清萬里,總齊八荒。 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王與馬共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