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知道唐代孟郊這位詩人,是因為一首詩《游子吟》,詩里對純情母愛的描寫,叩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引起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喚起普天下兒女們的親切聯(lián)想和深摯懷念,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孟郊詩《游子吟》 這首《登科后》則是寫金榜題名的喜悅,兩次落第的孟郊終于在46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新生面,按耐不住的滿心得意喜悅之情,化成這首小詩。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詩一開頭就直抒心情,說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局促不安都不再值得一提,今朝題名金榜,郁結(jié)的悶氣一如風(fēng)吹云散,心里有說不盡的暢快。 孟郊詩《登科后》 “齷齪”,是指處境之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謹(jǐn)局促,與現(xiàn)在北方的方言“窩囊”意思相近。 “放蕩”,意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與“曠蕩”、“放達”意思相近,但不同于現(xiàn)在所認(rèn)為的“放浪”的意思。 讀者也能理解,一個兩次“高考”落榜的人,這一次竟然“高分上榜”,實在是出乎意料,真的仿佛是從苦海中被超渡出來,一下子登上歡樂的峰頂。 于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見眼前天宇高遠,前景輝煌,大道空闊,似乎只待如同快馬一樣四蹄生風(fēng)了。 這兩句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出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tài),酣暢淋漓地抒發(fā)了他心花怒放的喜悅之情。 孟郊詩意圖 在寫作手法上,這兩句神妙之處在于情與景會,意到筆到,將詩人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 按照唐制,進士大考在秋季舉行,發(fā)榜則在下一年春天。 這時候的長安,正值春風(fēng)吹拂,鮮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里宴集同年,新進士們“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可知作者所寫春風(fēng)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也正是這首詩“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兩句詩,給后人留下了“春風(fēng)得意”、“走馬看花”兩個成語。 其實,詩人并沒有流連于客觀景物的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一日看盡長安花”。 想象一下,在車馬喧囂、游人如潮的長安道上,怎能容他策馬疾馳呢? 還有,偌大一個長安城,春花無數(shù),“一日”又怎能“看盡”呢? 然而,詩人盡可自認(rèn)為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不妨說一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 《孟東野詩集》 同時,詩句還具有象征意味:“春風(fēng)”既是自然界的春風(fēng),也是皇恩浩蕩的象征。 所謂“得意”,既是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 可見,詩句的思想藝術(shù)容量很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后人喜愛的名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