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漢奸與奸臣有種與生俱來的痛恨,小時候聽評書《岳飛傳》,對金兀術(shù)倒沒多少仇恨,但一聽到秦檜就不禁“怒從心頭起”,還有萬俟卨和羅汝楫,恨不得讓劉蘭芳手撕了他們。不過聽到高寵一槍把金古祿挑飛到半天云里,岳飛錘死金彈子還是很激動興奮的。 接上章,金國面臨蒙古的步步緊逼,已無還手之力。公元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使來宋,商議宋蒙聯(lián)合夾擊金國,由于當(dāng)時金軍主力已在“三峰山之戰(zhàn)”被蒙古軍殲滅,金國已是亡國之態(tài),宋廷當(dāng)朝大臣大多贊同聯(lián)蒙滅金,只有趙范反對。宋理宗答應(yīng)了蒙古的要求,蒙古也允諾滅金之后將河南還給宋朝。 金哀宗得知后,也派使節(jié)來宋朝陳述利害,向宋理宗說明“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聯(lián)合抗蒙,但即位不久的宋理宗在國家及民族仇恨和恥辱下,加之在朝大臣的建議,并沒有理會金哀宗的要求,繼續(xù)伐金,宋理宗任命史嵩之主管滅金事宜。 公元1232年,宋攻下金的鄭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后逃往歸德,再逃至蔡州。公元1233年,宋軍攻克鄧州,次年五月,攻克蔡州,金哀宗自縊,金國滅亡。宋將孟珙將金哀宗遺骨帶回臨安,宋理宗將金哀宗遺骨帶到太廟,以告慰徽、欽二宗在天之靈。 但這一下尷尬了,南宋在蒙古族滅亡金國后,失去金國作為屏障,令南宋面臨比金更強大的蒙古南下威脅。 這不由讓人想起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宋徽宗見遼國力衰弱,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聯(lián)金滅遼事宜。大遼消亡后,宋付上巨額贖款給金,以換取燕京等地,但其后金兵南下,趨東京開封府。宋欽宗即位,與金人和議,金人解兵北歸。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和皇室、大臣等三千余人北去,北宋覆滅。血淋淋的教訓(xùn),血淋淋的現(xiàn)實,然而一百多年后的宋理宗卻忘記了歷史的教訓(xùn),糾纏在復(fù)仇雪恥的恩怨中,不知不覺引狼入室。 金國滅亡后,蒙軍北撤,河南空虛,南宋想趁蒙古退兵之際,收復(fù)被蒙古占去的土地,宋理宗意圖據(jù)關(guān)(潼關(guān))、守河(黃河)、收復(fù)東京(今河南開封)、西京(今河南洛陽)、南京(今河南商丘)三京,光復(fù)中原。蒙古這邊,大汗窩闊臺考慮到糧草不足、天氣轉(zhuǎn)熱,將大軍北撤黃河以北,河南就成了無人占領(lǐng)的地區(qū)。在黃河南邊的只有大將速不臺和塔察兒兩支機動部隊,其余的守備部隊都是原金兵投降蒙古被改編的漢軍。 公元1234年五月,宋理宗任命趙葵為主帥,全子才為先鋒,下詔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復(fù)南京(今河南商丘)。七月五日,宋軍進駐開封。但由于糧草不濟,貽誤戰(zhàn)機,宋軍進攻洛陽時被蒙軍伏擊,損失慘重。各路宋軍全線敗退?!岸似饺肼濉毙媸?,宋在此役中損失慘重,大量精兵與物資付諸流水,也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岸似饺肼濉敝?,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聲色犬馬,朝政大壞。這還不算,最慘的是雙方因“端平入洛”不可避免地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 但南宋一直以和為主,并無強大的軍事力量,所以雖出兵但未達到預(yù)期目的。南宋的這一舉動反而成為蒙古南侵的借口。公元1235年,蒙軍派遣大軍南侵。公元1238年,塔思率軍攻下安慶府(今安徽潛山),劫掠而還。由于宋軍拼死抵抗,蒙古軍被迫后 。公元1254,蒙古軍陷潼關(guān),直逼西京,章夢飛受命掛帥抗御,任御苑統(tǒng)衛(wèi)兼左司馬事,行軍不坐乘,愛兵如子女,與士兵同食,深得將士愛戴,士氣十分高漲。 公元1255年七月,盛夏溽暑,蒙古軍失去戒備,章夢飛計劃收復(fù)潼關(guān),用緩兵計麻痹敵人,時機成熟后,便指揮宋軍猛攻敵軍陣營,蒙古軍遭到宋軍的突然襲擊,潰不成軍,潼關(guān)一舉被宋軍攻克,章夢飛因此名聲大振,深得宋理宗的敬重,被提拔京湖宣撫使、節(jié)制五城大司馬兼督糧餉事,因賈似道執(zhí)政而急流勇退。 蒙軍并不甘心失敗,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兩次南侵,其前部幾乎接近長江北岸。由于宋軍英勇作戰(zhàn),打敗元軍,再一次挫敗元軍度江南下的企圖。而后,南宋軍民又在抗蒙將領(lǐng)曹友聞、王堅、章翔、孟珙、孟瑛、余玠、張鈺等人的指揮下,多次擊退蒙軍,使其不得不企圖繞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汗蒙哥在征戰(zhàn)合州時受宋軍的流矢所傷因而死于軍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與宋軍交戰(zhàn),聽到蒙哥死訊后,又得知幼弟阿里不哥準(zhǔn)備在和林稱汗,立即準(zhǔn)備撤軍以爭奪大汗之位,賈似道借機派人與忽必烈議和,以保太平,這樣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為汗。 公元1264年十二月,宋理宗去世,趙禥即位,是為宋度宗。趙禥即位后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右丞相賈似道因此擅權(quán)。賈似道結(jié)黨營私,排斥異己。終日在葛嶺別墅中與妻妾玩樂,由于他好斗蟋蟀,時人稱他為“蟋蟀宰相”。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鎮(zhèn)襄陽,是為襄樊之戰(zhàn)。宋軍利用漢水把物資源源不絕送入城內(nèi),才能堅守城池。守將呂文德及呂文煥堅守城池六年,賈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兩者之間不和。賈似道封鎖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襄陽、樊城被圍三年后,度宗才得知此事。 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市)建國號為“大元”。 公元1272年,張順,張貴兩兄弟的義兵曾血戰(zhàn)蒙元軍。公元1273年,樊城失守,襄陽城破,在宋軍繼續(xù)巷戰(zhàn),呂文煥最終投降,六年的襄陽保衛(wèi)戰(zhàn)結(jié)束。這樣故事就回到了本文的開頭,崖山海戰(zhàn)讓南宋江山徹底斷送,大宋王朝壽終正寢。 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一邊是經(jīng)濟、文化、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一邊卻是軍事越來越孱弱;人民一邊過著安居樂業(yè)的日子,一邊卻不斷飽嘗戰(zhàn)火的襲擾;一邊是前線捷報不斷,但一邊是英雄冤死的噩耗頻頻;一邊是前線戰(zhàn)士的浴血奮戰(zhàn),一邊卻是后方官僚的鶯歌燕舞……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南宋的社保制度,我們還有資格憤慨嗎?還有底氣鄙視嗎?如“荒政”制度,它是由朝廷官府向災(zāi)民無償提供或借貸提供錢糧物,將災(zāi)民暫時遷移到豐收地區(qū)或動員富豪平價售糧,并且在各州縣普遍設(shè)置“義倉”,以解決暫時的糧食短缺問題。再如“養(yǎng)恤”制度,它有賑濟流落街頭的老弱病殘乞的福田院;有收養(yǎng)遭了天災(zāi)的居民和孤寡貧窮不能自存者的居養(yǎng)院;有收養(yǎng)并醫(yī)治孤寡貧病不能自存者的安濟院;有安葬無人認(rèn)領(lǐng)的尸體的漏澤院;有收養(yǎng)社會棄子棄嬰的慈幼局、嬰兒局;有杭州官辦的養(yǎng)老機構(gòu)的養(yǎng)濟院等。再如 “義莊”制度,義莊主要由科舉入仕的士大夫憑其秩祿買田置辦用于出租。租金用來賑濟族人的生活。我們不汗顏嗎?我們不感動嗎? 所以,這又是一個悲壯的時代,可歌又可泣;這是一個仁政的時代,卻飽嘗外敵的欺侮;這是一個讓世界矚目的時代,令人尊敬又鄙視;這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時代,一切痛并快樂著。時間不會停下腳步,歷史也不會網(wǎng)開一面重塑另一種可能,岳飛死前說“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不是天看不見,一切都是天的安排,誰也無法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