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宵 樂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 · 辛棄疾 《青玉案 · 元夕》 元宵節(jié)起源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ji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為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 元宵節(jié)的習俗類型繁多,吃元宵、賞花燈、舞龍等是幾項最為重要、普遍的傳統(tǒng)習俗。《青玉案·元夕》一詞便寫盡了宋時的元宵之美。 對于老紹興們來說,正月十三(俗稱“上燈日”)始紮各色燈彩,節(jié)日將延續(xù)至十八日(俗稱“收燈日”),高潮則在十五日,人們會走出家門,去看看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的熱鬧景象。 ![]()
賞 燈 ![]() 大禹陵景區(qū)內山水環(huán)繞、梅香撲鼻,神道兩旁、祭禹廣場等地懸掛著大紅燈籠,烏篷船上貼了福字,年味猶濃,令人禁不住吟上一句“梅映南鎮(zhèn)掛燈籠,福字生金萬戶紅”。 ![]() ![]() ![]() ![]() ![]() 祈 福 ![]() 祭禹廣場撞鐘祈福,祈福鐘聲喜迎元宵,幸福安康慶團圓,為家人、朋友送去心底的祝福。 ![]() ![]() 許 愿 ![]() 在月桂樹下掛一塊許愿牌,在元宵佳節(jié)這一年的伊始,寫下新的目標、新的祈愿。 ![]() 游 玩 ![]() 中國民間的踏春習俗,先秦時已存在。到唐代,踏春在元宵收燈后即開始,一直持續(xù)到農歷三月末。石帆山山道平緩,是登山踏春的好去處,不如早早約上三五親友,到大禹銅像下,俯瞰紹興城內的春景吧。 ![]() ![]() ![]() 白天體驗一把古老會稽山下的春節(jié),在開闊的戶外活動活動筋骨。夜幕降臨之時,一家人團團圍坐,閑話之中,天闊地闊;繪著青花的湯碗盛著一顆顆滑嫩的湯圓,熱氣騰騰地端到桌案上,蒸白了老人的眼鏡兒,而小輩們則早已迫不及待地按著雙數將湯圓往嘴里送…… ![]() 元 宵 佳 節(jié)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宋 · 歐陽修 《生查子 · 元夕》 又到一年元夜時,萬家燈火暖春風。 恭祝各位元宵團圓,闔家幸福! 喜樂元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