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惠解,吳郡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東吳會稽王孫亮的皇后。其父全尚官至尚書,母親孫氏是全公主孫魯班的侄孫女。因全公主與太子孫和母子關(guān)系不好,為了拉攏孫權(quán)的潘夫人,于是讓全惠解與潘夫人所生的孫亮成親。
吳大帝赤烏十三年(庚午,公元250年),全公主與潘夫人聯(lián)手,終使太子孫和母子失寵,孫和的太子位也被廢除,而改立孫亮為太子。全惠解被納入太子宮為妃。這一年,孫亮年僅八歲,全惠解多大史冊沒有記載,大約倆人年紀相仿。翌年,孫亮的生母潘夫人被立為皇后。
吳大帝神鳳元年(壬申,公元252年),孫權(quán)重病臥床,征召大將軍諸葛恪為太子太傅,會稽太守滕胤為太常,一道受詔輔佐太子。同年四月,孫權(quán)崩,年僅十歲的孫亮繼位登基。全惠解被冊封為皇后。當了皇帝的孫亮因年紀小,所以對她的話是言聽計從。于是,全氏家族有五人掌握兵權(quán),全氏的父親更是從城門校尉、太常、衛(wèi)將軍,做到了尚書,又由原來爵封都亭侯,改封為永平侯。
吳廢帝太平三年(戊寅,公元258年),全皇后的舅舅孫綝當上了丞相,但他對全氏一家無功而受祿感到十分不滿,處處與全氏家族作對。于是,孫亮與岳丈全尚商議想將他除掉。一天,孫亮密令全尚率軍行動。然而全尚無意中卻把這個軍機要密告訴了妻子孫氏。孫氏因不忍弟弟被害,就告訴了孫綝。結(jié)果孫綝連夜發(fā)兵,將全尚逮捕,又將孫亮貶為會稽王,改立孫權(quán)第六子孫休即位,是為吳景帝。隨著孫亮的下臺,全皇后也被迫交出皇后印綬,由將軍孫耿押送到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居住。
吳景帝永安三年(庚辰,公元260年),孫亮的封地會稽傳出謠言,說孫亮將返回建業(yè)復(fù)辟,而孫亮的侍從亦聲稱其在祭祀時口出惡言,于是孫亮又被廢為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侯,并將他與全氏遣送至封地,結(jié)果,時年17歲的孫亮在半途中喪命。據(jù)相關(guān)記載,孫亮可能是自殺,也可能是吳景帝派人將他毒死。而全惠解一直在其封地,直至東吳滅亡,才回到吳郡。
晉惠帝永寧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全惠解卒,時年50余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