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多才多藝的皇帝為數(shù)不少,且有的很高的造詣。下面摘錄的是部分朝代的帝王之作,以供大家賞鑒。 一、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一生酷愛藝術(shù),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即當(dāng)時的宮廷畫院。同時他自己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chuàng)“瘦金書”字體,瘦挺爽利,側(cè)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 宋徽宗繪畫: 聽琴圖 自創(chuàng)“瘦金書”字體: 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 二、明宣宗:朱瞻基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1399~1435),仁宗朱高熾嫡長子,明太祖朱元璋曾孫,宣宗皇帝,在位十年,自號“長春真人”。愛好翰墨,尤工繪事,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均得其妙。其臨政時畫院興盛,宮中畫師每呈作品,均一一觀覽加以評論,常作圖書賜重臣。 明宣宗《戲猿圖》 朱瞻基書法則瀟灑勁健,被后人評為“書出沈華亭兄弟,而能于圓熟之外,以遒勁發(fā)之?!苯Y(jié)字近于趙孟頫,反映出明初以來的風(fēng)尚。 朱瞻基《書上林冬暖詩》軸 (圖片: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三、清朝:乾隆 乾隆皇帝(1711~1799),著名的“文人”皇帝,他擅書法,游藝筆墨,兼擅山水、花草、蘭竹、梅花、折枝。喜用董其昌筆法,作平遠(yuǎn)小景。一生寫了上萬幅書法。留下如此多的墨跡,乾隆皇帝一生所作繪畫,至少有一千四百幅之多,只是鮮為人所提及罷了。 乾隆御筆《蘭竹秀石》 乾隆書法: 清乾隆行書《心經(jīng)》墨跡(圖片: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四、漢章帝:劉炟 漢章帝劉炟(57~88)是東漢第三位皇帝。章帝還是一位書法家,他的草書非常有名,被稱為“章草”。漢章帝《辰宿帖》,也稱漢章帝習(xí)字帖,是有記錄的關(guān)于《千字文》的最早書法作品,也是現(xiàn)今存世最早的帝王書作。此帖是宋《淳化閣帖》第一帖,書體為章草。見宋《淳化閣帖》(蘭州肅府本殘本)。 .章草《千字文》書法 五、梁武帝:蕭衍 蕭衍(464~549),是我國南朝梁王朝的創(chuàng)建者,世稱梁武帝。梁武帝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可以在古代善書的帝王中排上前幾位。王羲之后一百余年的梁武帝,可能是歷史上最早重視王羲之書法的皇帝。即使拋卻他的帝王身份,以一個書法家的標(biāo)準(zhǔn)來評判他的字,也自有其可觀之處。梁武帝還留下了《觀鐘繇書法十二意》、《草書狀》、《答陶隱居論書》、《古今書人優(yōu)劣評》等書法理論著作。 梁武帝蕭衍書法 六、魏武帝:曹操 三國時期的曹操(155~220)在書法上也有獨到成就?!靶栄倍质墙ò捕?215年),曹操西征張魯?shù)綕h中,經(jīng)過棧道咽喉石門(今陜西褒城)時,看到河中景象所書,字刻于河水礁石上。“袞雪”二字表現(xiàn)了河水洶涌澎湃的流勢,河水沖擊石塊水花四散濺出,水大石眾,猶如滾動之雪浪,故云“袞(滾)雪”。此石現(xiàn)存陜西博物館。 魏武帝曹操書法 七、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604)不但是政治家,而且精通書法。他的書法用筆靈動,格調(diào)高古,筆畫穿插清爽悅?cè)松裰荆o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無須故作驚人筆,寫得性靈品字高”,頗有魏晉風(fēng)范。 隋文帝楊堅行書《雙林寺慧則法師帖》 八、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598~649)在位期間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在中國書法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首創(chuàng)行書刻碑而著稱于世。著名的《溫泉銘》,便是其以行書入碑的代表作。 ![]() 唐太宗書《溫泉銘》唐拓本(圖片:法國巴黎圖書館藏) 九、唐高宗:李治 李治(628~683)是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唐高宗在書法上造詣很高,他寫起來隸書、草書、飛白書、楷書都很得心應(yīng)手。 ![]() 唐高宗李治《李勛碑》 十、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卻怠慢朝政,導(dǎo)致后來長達(dá)八年的安史之亂。李隆基工書,是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帝王書家之一?!杜f唐書·本紀(jì)》稱李隆基“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 ![]() 李隆基《鹡鸰頌》 十一、李后主:李煜 多才多藝的書法家李煜(937~978),從皇帝的龍座上摔下來,到身為囚虜服牽機(jī)藥而死,是李后主的悲劇。但他善詩文、工音樂、精書畫,于詞一道堪稱圣手,在書法方面也有才能。在書法創(chuàng)作、書法理論方面,他都有遺跡流傳后世。 ![]() 李煜《入國知教帖》 十二、宋太宗:趙光義 宋太宗趙光義(939~997)好讀書,“開卷有益”典故即來自他。他亦工書法,善草、隸、行、篆、八分、飛白六種字體,尤其善書飛白體,宋朝的貨幣淳化元寶也是太宗親自題寫的。 ![]() 宋太宗趙光義書法 十三、宋真宗:趙恒 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趙恒(968~1022)。他也是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作者。宋真宗楷書的清新、俊逸、自然。運筆平正,點畫厚重,遒勁而不失清秀。他的楷書結(jié)構(gòu)緊湊,端莊謹(jǐn)嚴(yán),有一派雍容的皇家氣象。 ![]() 趙恒書法 十四、宋仁宗:趙禎 宋朝第四位皇帝趙禎(1010~1063)。史家把仁宗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是中國皇權(quán)社會的極盛之世。宋仁宗琴棋書畫詩,樣樣精通,特別是書法,擅長飛白書法。宋歐陽修云“仁宗萬機(jī)之暇,無所玩好,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為神妙?!?他臨寫的《蘭亭序》,千百年來廣受書畫大家的的好評。 ![]() 宋仁宗臨《蘭亭序》 十五、宋孝宗:趙昚 宋孝宗趙眘(1127~1194),宋朝第十一位皇帝,他是太祖的七世孫,高宗養(yǎng)子,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讓位于趙眘,是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回到了宋太祖一脈。孝宗是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孝宗書法學(xué)高宗,《書史會要》稱“孝宗書有家庭法度”。 ![]() 趙昚書法《池上詩團(tuán)扇》,(圖片: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十六、宋光宗:趙惇 受宋代皇室文風(fēng)影響,光宗趙惇(1147~1200)的字不差,寫得頗端正,《五言聯(lián)團(tuán)扇》這件作品,寫在素絹之上,以楷書字體寫成,文曰:“高標(biāo)凌秋嚴(yán),貞色奪春媚。”其中的“貞”字,缺了最后的一點,乃為了避君主、尊長的名諱,因此從這形式上的恭敬來看,此作應(yīng)是未繼皇位前的作品。 ![]() 宋光宗趙惇 《五言聯(lián)團(tuán)扇》 十七、宋理宗:趙昀 宋理宗趙昀(1205~1264)是趙匡胤次子趙德昭的九世孫,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 ![]() 宋理宗趙昀 《枝上詩團(tuán)扇》 (圖片: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十八、宋高宗:趙構(gòu) 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趙構(gòu)(1107~1187)精于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人神韻。 ![]() 宋高宗趙構(gòu) 《賜岳飛批卷》 十九、明太祖:朱元璋 (1328~1398) ![]() 朱元璋大軍帖 二十、清圣祖:康熙(1654~1722) ![]() 康熙書法 二十一、清世宗:雍正(1678~1735) ![]() 雍正書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