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吳冠中出生在江蘇宜興一個農村家庭 父親是小學教員 母親是普通的家庭婦女 兄弟姐妹有六七位 他經過自己的奮斗考取了杭州國立藝專 受過林風眠先生和潘天壽先生的教育 對中外古代藝術非常尊重 畢業(yè)后在大學里做助教 經過國家考試獲得去法國公費留學的資格 《巴黎鄉(xiāng)村教堂》
1949年新中國成立 雖然當時在巴黎藝術創(chuàng)作的條件比較好 1950年他還是決定要回來 他為人民解放事業(yè)的勝利而歡欣鼓舞 他要用藝術為祖國效勞
1954年《北京清真寺》
《1974·長江》 1977年 《長江三峽》 改革開放給他帶來的大好機遇 知識界、文藝界的思想比較活躍 他發(fā)表了很多文章 在中國美術界掀起了波瀾 「美術作品是靠形式來感染人的,形式語言不好就不能感動人」 這一言論打中了當時中國美術的要害 80年代《江南水鄉(xiāng)》 80年代開始以畫水墨畫為主 積累了40年的油畫素養(yǎng)竟是使他事半功倍的墊腳石 油畫、水墨畫成為他的“雙刃劍”
他主張藝術要讓群眾看得懂 主張“風箏不斷線” 藝術家要研究抽象美 有對抽象美的認識 藝術作品才會有強烈的形式美感 《周莊》 《長城》 《石榴》 《小鳥天堂》 他非常崇拜魯迅,他認為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需要魯迅。 少一個魯迅,中國的脊梁要軟得多」 他愿意像魯迅先生《野草》中的過客那樣 永遠走向未知 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是前人的腳印 吳冠中先生走的路也非常堅實 他的探索精神、他的藝術創(chuàng)造 必將會給未來留下印跡深刻的腳印 《野草》 《魯迅的故鄉(xiāng)》 吳冠中更多作品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