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太清境的中階層,前面已經(jīng)仔細介紹了張?zhí)鞄?,但其實他在神界的履歷在這里是最淺的。其他神人就是上到玉清境也不算屈才,為何留在太清境?當然是有原因的了。 位于張?zhí)鞄熤碌?strong>東華左仙卿白石生是一位很古老的仙人。有說他在彭祖時期已經(jīng)活了二千來歲,但是看起來還象一個三十多歲的人。而且精力還很旺盛,有時一天就能走三四百里。他為什么可以這么長壽呢?有說他就是拿白石來當口糧,又有說他居于白石山中。還有說法他就是一個白石精。這讓人想起張良的師父黃石公。 白石生很早就已經(jīng)有了升天的能力了。但他卻樂于在人間當一個地仙。彭祖問他為什么這樣?白石生說:“天上未必有人間快樂啊。我們在人間想看書就看書,想吃什么吃什么。而天上卻有很森嚴的等級。當了神仙可能還沒人間自由。” 但就算是白石成精,未入正道,千萬年可能也就是一只野猴子。所以白石生最終還是投奔于東華帝君門下,成了“左仙卿”。他還收了一些弟子,這些弟子比他還有名。彭祖可能就是其中一位。 白石生以下的三位是一個組合。他們基本是“榮譽成員”的味道。地位雖尊,但被架空,“不領兆民”,這里面可能涉及到復雜的宗教斗爭。 這三位是:張叔茂、元始天王、玄成青天上皇。 先來介紹一下張叔茂。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都很陌生。而且在這里感覺有點怪。是的,這感覺沒有錯,就算道經(jīng)也沒記載這個張叔茂是何許人也,有何事跡。 好在可以根據(jù)一些其他教派的資料來探索。在靈寶派的經(jīng)文里同樣提到了這個三人組合。但排名第一的不是“張叔茂”而是“天真皇人”。 峨眉山 天真皇人是一位傳說中的遠古仙人,他身材高大,渾身黑毛披體。隱居在峨眉山。在那里,他用蒼玉在絕壁下建成了自己的居所。房間的里的家具坐椅全部是用黃金做成的。仙童玉女服待著他。傳說黃帝尋仙找到了天真皇人,得到了他的指教。 天真皇人是怎么變成了“張叔茂”呢?有說是上清派與靈寶派間的明爭暗斗所致。但在隱約的傳說中,峨眉道派本來也是與正一、上清、靈寶、太清不同的道派。有說戰(zhàn)國時號“白猿道人”的司徒玄空已經(jīng)開辟了中國三大武術之一的峨嵋派(沒郭襄什么事)。這時峨嵋道的影響已經(jīng)擴散開來,所以后來才有陸通歸隱峨眉。但這些都很難考證。因為從本宗門出發(fā),每一個宗派都會竭力地鼓吹自己,貶低他人。相對而言,道教已經(jīng)很平和的了。 另一方面,張姓在神界地位不低,因為傳說玉皇大帝就姓張,而且還有“祠山張大帝”。因此“張叔茂”其實是某位大帝或者就是天真皇人的本名也未可知。事實上,太清境還有好幾個強大的存在。比如后面要提到的“九天真王”就是其中一個。雖然他沒有出現(xiàn)在這份名單里,但你能說他絕對不是“張叔茂”嗎? 排第二的“元始天王”,之前已經(jīng)說過他與元始天尊、東王公、西王母的關系。所以出現(xiàn)在這里,很明顯是想與元始天尊劃清界限。元始天尊是元始天尊,元始天王是元始天王。 也有說法認為他就是開天辟地的盤古。按照靈寶派的經(jīng)文和其他的道教典籍綜合,元始天王的來歷是這樣說的:當陰陽二儀未分之時,宇宙間只有一團暝涬鴻濛,萬物都沒有成形。天地日月都沒有具備。世界就象一個大雞蛋。這就是混沌玄黃。一切的光與暗都沒有分開。這時就有了盤古真人。他是天地精華所生,稟承天地自然的嫡系,在混沌之外的彩霞中成形,在虛無中形成了靈胎,于空洞無際的世界中誕生。他稱自己為“元始天王”,在無邊的浩漫太虛中度過了七千余劫的時間。這時,天地初分,天朗氣清,日月之暉相纏。于是元始天王的頭上生出了玄云紫蓋,身后現(xiàn)出六氣之電。他的身軀發(fā)出亮光,照耀著整個天地。 盤古開天 這時,天地的中心出現(xiàn)了一座大山,這就是玉京山,山中有各種以金玉裝飾的宮殿。元始天王就上了玉京山,在這里仰吸天空中的靈氣,俯首飲用地脈中的靈泉。 就在這時,太元圣母誕生了。元始天王一見她那曼妙的身姿就愛上了她。兩位作為宇宙中最早的男人和女人,當然沒別的選擇。于是“通氣結精”,。生下了扶桑大帝東王公與九光玄女西王母。開創(chuàng)了這個世界。 與神話中盤古的記載有所差別的是,在開天辟地后,元始天王沒有告別這個世界。而是有了更強的神通,他變成芬香撲鼻的靈煙,上升入“霄霞之境”,在這里潛心修煉,繼續(xù)著他偉大的創(chuàng)造。終于元始天王取得了突破,達到到了大逍遙的境界,于是有駕著玄龍的碧輦玉車來接他。在耀目的電光中,元始天王飛升天宮。他東行進入碧水茂林中的世界,在青霞蕩漾的九曲房中登上金闕。 受封為“玉清紫虛高上元皇”(正是玉清界元始天尊下的第一位上神),是誰為他加封的呢?當然是元始天尊。后世基本都認為元始天王是元始天尊的直接下屬。 雖然都叫“元始天”,但元始天尊與元始天王的威勢不可同日而語,元始天尊的左右近侍沒記載數(shù)量,但他以下的靈寶天尊左右有玉童玉女三十萬人。而元始天王雖然有“金晨之童”與“玉華之女”但總數(shù)標準才六千。不過守衛(wèi)在他的玉闕前的還有無數(shù)飛龍毒獸,長千尋的巨虬揮舞著它們的利爪。各色神仙在羽蓋鳳章的掩映下拿著各種寶物來到他的庭前。因為元始天王管理的就是位置達到上皇高帝這樣的真仙。 太清三尊中的最后一位是玄成青天上皇。這位應該一直生活在太清境,管理著這里的仙神,幾乎沒有下降人世。所以世人對他一無所知,只知道他修煉的是萬劫一出的《神洲七轉七變化舞天經(jīng)》。太微天帝、后圣帝君也是修煉的此經(jīng)。對照其他文字,他有可能是寧封的師父玄威清天上皇,授予了他《蓬萊高上真書》。寧封的故事見后文。 天帝 再以下的三位即南上大道君、天帝君、九老仙都君 ,是個小團體,曾經(jīng)與老君和無上大道君并列。南上大道君統(tǒng)治的是與無上大道君相對的“太清南宮”。從各種情況來看,可能是后世的“南極長生大帝”的前身。為什么“南上大道君”不如“北上大道君”呢?這是因為南不如北。中國自古就有北天極崇拜,稱那里的星星為“北極星”,后來又說成“紫微星”,這是因為中國在地球的北半球所以決定的。 “天帝君”這個名字過于簡單,簡單得不好找淵源。他統(tǒng)治的是“太清東宮”。在中國神話中,雖然沒有描寫天帝的改朝換代,但還是能夠看出朱絲馬跡。如后世的張?zhí)炀〈鷦⑻炀适隆_@個“天君”也就是“天帝”,劉天君在被張?zhí)炀龏Z了大位后只能在五岳間游走,也說他后來成了五岳神。而五岳神君也正好在太清境中。 九老仙都君很容易被認為是統(tǒng)治扶桑大帝那里的“九老京”山的神仙,但其實這個“九老”是太清境中的一座仙都,不是地界的。對他的情況,同樣凡人一無所知。 接下來不得了了,東方靈威仰、南方赤熛弩、西方曜魄寶、北方隱侯局、中央舍樞紐這五位在《位業(yè)圖》上排得很靠后,但在神話界里都是赫赫有名的。因為他們就是五方五帝。 五帝 可能有人會說:“你別騙我,五帝不是東方太昊、西方少昊、南方炎帝、北方顓頊、中央黃帝嗎?” 是的,這也是五帝,只是這是“人五帝”,也叫“儒家五帝”。而靈威仰、赤熛弩、曜魄寶、北方隱侯局、舍樞紐被稱為“神五帝”,也叫“太清五帝”。他們的歷史可能要比人五帝早。 而在另外的道書里,認為他們就是五方五老,還有名為“五方天官大夫、玉女”的大量屬官,詳細描述是這樣的: 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號為“蒼帝”,其精青龍,姓焰,諱開明,字靈威仰。頭戴青精玉冠,衣服是九氣青羽飛衣。經(jīng)常駕著蒼龍,打著鶉旗,左右跟從的神仙被稱為“甲乙官將”,數(shù)量有三十萬人。他的領地在天界叫“東方青牙九氣天”,在凡間叫“歲星”,在地界是泰山。在后宮中服待他的是青腰玉女,在堂前受他調遣的是太上真王。 南方焚寶昌陽丹靈真老,號為“赤帝”,其精朱雀,姓洞浮,諱極炎,字赤熛弩。頭戴赤精玉冠,衣服是三氣丹羽飛衣。經(jīng)常駕著丹龍,打著朱旗,左右跟從的神仙被稱為“丙丁官將”,數(shù)量有三十萬人。他的領地在天界叫“南方朱丹三氣天”,在凡間叫“熒惑星”,在地界是霍山。在后宮中服待他的是太丹玉女,在堂前受他調遣的是元氣丈人。 五帝 中央玉寶元靈元老,號為“黃帝”,其精麒麟,姓通班,諱元氏,字含樞紐。頭戴黃精玉冠,衣服是五色飛衣。經(jīng)常駕著黃龍,打著黃旗,左右跟從的神仙被稱為“戊已官將”,數(shù)量有十二萬人。他的領地在天界叫“中央元洞太帝之天”,在凡間叫“鎮(zhèn)星”,在地界是嵩高山。 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號為“白帝”,其精白虎,姓上金,諱昌開,字曜魄寶,別字白招拒。頭戴白精玉冠,衣服是白羽飛衣。經(jīng)常駕著白龍,打著素旗,左右跟從的神仙被稱為“庚辛官將”,數(shù)量有七十萬人。他的領地在天界叫“明石七氣天”,在凡間叫“太白”,在地界是華陰山。在后宮中服待他的是太上素女,在堂前受他調遣的是元氣大夫。 北方洞陰朔單郁絕五靈玄老,號為“黑帝”,其精玄武,姓黑節(jié),諱靈會,字隱侯局,別字葉光紀。頭戴玄精玉冠,衣服是玄羽飛衣。經(jīng)常駕著黑龍,打著皂旗,左右跟從的神仙被稱為“壬癸官將”,數(shù)量有五十萬人。他的領地在天界叫“玄滋五氣天”,在凡間叫“辰星”,在地界是常山。在后宮中服待他的是夜光玉女,在堂前受他調遣的是太玄真人。 很明顯,他們其實都是被道教招安的上古神,所以稱他們?yōu)椤白匀恢瘛薄,F(xiàn)代有個小說家“樹下野狐”,跟據(jù)這些名字創(chuàng)出了本玄幻小說《搜神記》,把這五位做為上古高手,當然這與《位業(yè)圖》毫無關系。 再以下是“三天玉童”,有說他名叫“高玉賢”,字“無常在”。又稱“玉清三天玉童道君”, 明顯是玉清境的,怎么會流落到太清境?可能還是和宗教斗爭有關。 這群高層的最后一人是救苦真人君執(zhí),也就是后來的“太乙救苦天尊”,《西游記》里九靈元圣的主人。為什么在這里位置這么低呢?這是因為太乙救苦天尊是受到很多因素影響而誕生的一位大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正是他信仰的產(chǎn)生時期。你可以把他理解為先后從上古太乙帝、佛門觀音等人處學道。經(jīng)歷十分復雜。這個“君執(zhí)”就有可能是“尹軌”的誤寫。尹軌是晉代的一個道士,字公度,他的神通就是煮石為糧。他在人間活了一百歲,經(jīng)常為人治病降妖,排憂解難,收了個叫“山世遠”的弟子。最后他進入了太和山成仙了。這可以將其理解為救苦天尊的一世。 太乙救苦天尊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