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痃癖癥塊(按:癥狀為心胸絞痛,有積塊)。取桑條燒灰,淋去苦汁,曬干。另按硇砂一兩和水三兩的比便,把硇砂、水、灰拌合起來,使干濕適當(dāng),然后放入瓶中。放前,瓶底熱灰約半寸,放后,還要將灰填蓋好。如此處理完畢,再以文武火煅紅。冷定取出,倒藥在小竹箕上(箕上先鋪好三層紙),用熱水淋藥,收取濾汁,淋至硇味去盡為止。保持濾汁于熱灰中,常令鼓出小魚眼小泡。待汁干后,再煅一次,取藥重研,加粟飯揉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酒送下。
2、脅下痃癖(按:脅下覺有積聚,呼吸時常抽痛)。用雄黃一兩、巴豆五錢,同研細(xì)。加白面二兩,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四丸。以開過幾次再放冷以后的水沖服。大便暢通,病即轉(zhuǎn)好。此方名“煮黃丸”。 3、治痃癖氣塊。以蠶沙一斗、桑柴灰一斗,水淋五次取汁,煮鱉一個如泥,去骨,再煮成膏,搗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一天服三次。 4、小兒氣癖。用三棱煮汁給授乳的母親吃,也把少量給小兒吃。小兒新生百日及十歲以下,無論熱痃癖等,服此藥都有效。 5、痃癖(脅下堅(jiān)塊如石)。用荊三棱(炮)一兩、川大黃一兩,共研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湯送下。
|
|